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5113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总复习文言知识梳理1文档格式.docx

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司马迁及《史记》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对后世影响巨大。

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

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

《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

《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阙秦以利晋“阙”同“缺”,损害

5、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

6、秦伯说,与郑人盟/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说”通“悦”,高兴 

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欺侮

8、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恐惧

10、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堂

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12、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环绕

13、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14、成五采“采”通“彩”,色彩

15、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使……进入

16、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1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

2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

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作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君王为人不忍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中

4、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5、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5、军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7、意

然不自意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心意、意图

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9、举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10、胜

沛公不胜杯杓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

在晚上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

向东

进兵北略地北:

向北

函封之函:

用盒子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

在早上、在晚上

箕踞以骂曰箕:

像簸箕一样

头发上指上:

向上

持剑盾步走步:

靠脚步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像鸟的翅膀一样

(2)名词动用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沛公军霸上军:

驻军

与郑人盟盟:

订立盟约

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

穿白衣,戴白帽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朝服:

穿朝服

籍吏民,封府库籍:

登记

沛公欲王关中王:

称王

范增数目项王目:

用眼睛看

道芷阳间行道:

取道

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动用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

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

变厚,变薄

刑人如恐不胜胜:

用尽酷刑

素善留侯张良善:

与……交好

(2)形容词名用

越国以鄙远远:

远方的国家

供其乏困乏困:

缺乏的东西

其人居远未来远:

远方、远处

此其志不在小小:

小的方面

沛公今事有急急:

危急时刻

3、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续:

延续

(2)动词作状语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驰:

骑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驰:

4、数词动用

且贰于楚也贰:

两属

5、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

使……退却

阙秦以利晋阙:

使……受损失;

利:

使……获利

拔剑撞而破之破:

使……破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使……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使……活命,救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

使……跟随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

使……止,阻止;

内:

使……进入

6、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鄙:

以……为鄙,把……当作边邑

既东封郑封:

以……边界

太子迟之迟:

以……迟

群臣怪之怪:

以……怪

古今异义词

1、且贰于楚也

贰古义:

从属二主今义: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

出使的人今义:

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

夫人古义:

那个人今义:

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5、今老矣,无能为也

无能古义:

不能今义:

没有能力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河南古义: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

省名

7、约为婚姻

婚姻古义:

儿女亲家今义:

结婚的事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古义:

意外变故今义:

十分,极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鱼肉古义:

鱼和肉今义:

鱼身上的肉

10、所以遣将守关者,

所以古义:

……的原因今义:

表示结果

11、而听细说

细说古义:

小人的谗言今义:

详细说来

1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

走投无路今义:

贫穷

1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

眼泪今义:

鼻涕

14、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

礼品今义:

货币

15、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

袒露一只臂膀今义:

偏护矛盾双方中的一方

16、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

宫廷的侍卫今义:

称中医医生

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

击今义:

垂手拿着

1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人古义:

现在别人今义:

与“古人”相对,现在人

19、左右既前,斩荆轲

左右古义:

周围侍从今义:

表方向或大约

偏义复词

出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重点虚词

1、之

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以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3、夫

夫晋,何厌之有(fú

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ú

代词,那)

4、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5、其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6、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重点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