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4613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台县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1文档格式.docx

1.2天台县西工业区功能定位

天台县西工业区的建设能极大的提升天台县经济发展水平,是天台县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

其功能性质是天台县重要的高水平产业制造基地,生态型的科技创业基地,天台工业形象的窗口。

工业园区的功能结构分为公共服务中心、科研文化区、一般产业区、生态型产业区、居住社区等功能区块。

2.现状特征解读

2.1用地范围

天台县西工业区用地范围:

西起规划的104国道,东至三茅溪,北起红旗渡漕,南至62省道(规划科平路),规划用地面积10.22km2。

2.2地形地貌特征

基地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狭长地带,其东部与天台新城衔接,以62省道分隔。

东北部滨临三茅溪,溪水蜿蜒流过。

西部有孟岸水库,环境较好。

整个地块较为平坦,在西南部有山体。

2.3景观要素

“青山相伴”-基地与天台山风景区隔三茅溪而立,临溪远眺,巍巍青山进入眼帘。

基地内西南部也有山体。

“绿水常流”-基地东部临着三茅溪,绿水蜿蜒而过,带来灵气和活泼。

西部的孟岸水库周围水源保护较好,环境秀美。

2.4周边交通

现状104国道贯穿整个基地,连接新昌,是基地内南北向主要的交通要道。

规划改线后的104国道是主要的过境交通道路。

62省道在基地南部边缘,连接磐安,是东西向主要的交通道路。

2.5用地构成

基地内现状有村镇农居和少量的公建用地。

在基地西南部,现状104国道边在建有农产品加工园区。

其余均为农田、水体和丘陵缓坡地。

基地外西部有220kV高压线。

各项用地构成详见现状用地构成表。

现状用地构成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公顷)

所占比例

(%)

1

R

村镇农居用地

134.96

13.2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04

0.2

3

M

工业用地

3.38

0.3

T

公路用地

12.61

1.2

4

E

水域及其它用地

85.1

其中

水域

5.82

0.6

山体

24.05

2.4

农田

838.91

82.1

规划范围用地合计

1021.77

100

现状规划区块内共涉及官塘余、新村、山岸等40个行政村,共约5208户,15515人。

村名

总户数

总人口

官塘余

282

902

新村

23

88

山岸

57

230

井头

97

321

田洋

103

349

上洋

44

130

隔塘

160

406

晚山

280

810

麻车

80

185

田前张

17

55

官塘市

95

275

湾里赵

98

横塘潘

53

152

下洋湖

86

295

官塘叶

112

332

官塘下

132

378

潘村

330

下齐

79

218

下洋

64

187

后坑

29

84

上严

52

165

何方店

45

140

何方

153

428

晚山张

125

387

上科山

164

516

曹村

90

鸡毛塘

28

83

山头陈

94

塘下丁

290

647

何方闻

271

下溪

96

279

何方赵

699

夏村

33

104

西涧

304

932

下宅

489

1398

上宅

382

1100

小田楼

139

390

大路下

242

721

孟岙塘

113

366

孟岸陶

135

460

总计

5208

15515

2.6区域协调

天台县西工业区位于天台县城西部,与新城相接壤。

是新城向西发展的延伸。

在工业区规划上需要充分考虑和新城的衔接,做好区域协调。

天台县新区的城市功能主要是承担新的行政办公中心、商贸中心、文教中心、居住生活区的功能,天台县西工业区在城市功能上应是对新城功能的补充,主要大型生活配套设施依托新城,和新城在功能上成为有机的整体,而不应是独立的部分。

2.7综合分析

2.7.1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

天台县处在浙江沿海与中部的连接点上,在浙江省产业由沿海向中部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其区位的优势逐渐体现。

加之上三高速公路从天台县穿过,62省道与104国道构成便利的对外交通,为天台县西工业区产业发展提供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2)良好的生态环境

天台县城性质是:

文化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其中天台山风景区于1988年列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县城周边群山环绕,绿水常流。

(3)自然条件良好

区块内地质条件较好,土地较为平坦,对工业产业的开发提供良好条件,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

其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具有盆地的气候特点。

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较多、光能充足。

2.7.2劣势

(1)天台县总体经济还处于较不发达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差,

产业的发展还不完善,不利于工业区产业的形成。

(2)区块内农村居民点较多,也比较分散,市政设施基础较差,农

村居住点改造所需开发成本高,难度大。

(3)规划区块的用地形状呈三角不规则形,对于工业地块的划分不

利。

2.7.3机遇

(1)浙江省产业的梯度转移

浙江省经济产业发展已经逐渐开始从沿海经济带向浙江中部地区梯度转移,抓住浙江经济再次发展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实施“开放立县、产业强县、城市兴县、生态名县”战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再创发展优势;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具有后发型经济特征

受地理条件影响,天台县经济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在优势明显。

随着上三高速公路的开通,交通区位优势凸现;

其次资源和环境也正成为天台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景广阔。

由于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已进入二次创业阶段,正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为天台县经济借助外力实现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2.7.4威胁

天台县城是浙江生态型的城市,其具有良好生态环境资源,同时,生态环境本身也具有极其脆弱性,而生态特征也是天台工业园区的显著特色。

在用地功能布局上,要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满足县委县府的产业政策。

充分考虑地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工业区发展定位和开发限度,提高工业区开发档次是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

3.规划理念

3.1指导思想

工业不应是冷冰冰的机器形象,人的创造和效率是工业区成功的关键。

因此工业区规划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和自然生态的融合,实现活力、高效、绿色、人本的城市工业区新形象。

活力:

工业区以信息化、现代化为手段,吸纳各种先进思想,激发拚搏、创新的动力,塑造生机勃勃的工作环境。

高效:

强调工业区管理运作的高效性,提高工业区对外交通的通达能力。

绿色:

利用现有的自然山水构筑高品位的工业区工作与生活环境,努力营造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人本:

工业以人为本,创造一个适宜生活的居住环境,体现天台人文内涵。

3.2规划理念

3.2.1区域协调——整合理念

协调整合县西工业区和周边地块之间功能关系,特别是与新城规划相协调。

在县域范围内与周边乡镇之间的功能结构和交通关系进行整合,从整个园区开发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出发,实现与天台县域内产业协调和区内的工业用地开发、农居改造、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全方位整合,使工业园区与县域整体协调发展。

3.2.2环境优先——生态理念

充分利用现状河网水系、山体,进行园区生态廊道的建设,使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有机地引入工业区内部,与园区内的生态景观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构成生态宜人的良好工业区生态环境。

3.2.3个性塑造——特色理念

工业园区的建设极易造成千城一面的工业区景观,为了提升工业园区的环境品味,应特别注重园区个性的塑造,尤其在工业园区的主要对外交通沿线和园区核心部位,做到生态型与现代化的相结合,体现园区的成果与效率,体现自身的特色。

3.2.4弹性规划——市场理念

工业区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即为招商引资、划地块出让建设,而投资工业的市场特点却是土地需求的不定量性,有的大、有的小。

为了适应土地买方市场需求的不定量特性,就要求规划应保持一定的弹性,在地方性道路组织和地块大小布置上,有利于配合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入园。

同时在不同区位预留部分备用地,应对今后城市设施建设需求。

3.3方案构思

3.3.1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过程,借鉴国内开发成功的工业区开发模式。

3.3.2利用交通引导开发理念,沿交通要道布置工业,有利工业产业开发。

3.3.3生态景观影响因子分析,沿水体宜布置居住,沿主导风向保留城市通风走廊。

3.3.4现状基地场地特征解析

(1)现状农居点的分布状况,以及需要保留和就地改造的农居点对工业区居住用地布局影响。

(2)现状道路主要是104国道和62省道,是工业区启动区块主要依托。

(3)规划104国道将成为工业园区的主要对外交通,原有104国道成为园区内部道路。

(4)基地内水渠可考虑运用引水入园。

3.4公共服务核心区选择分析

3.4.1临城方案            

优点:

(1)与新城中心区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充分依托新城的公共服务设施。

(2)有利于工业园区启动区块的开发建设。

缺点:

位置太偏,不利于为整个工业园区服务

3.4.2中心方案            

(1)位置居中,有利于为整个园区服务。

(2)结合周边现有村庄农居,减少农居安置改造费用。

(3)朝向三茅溪,可以借景入园。

缺点:

中心区形成时间上较晚。

3.4.3临道方案

靠近规划104国道,有利对外交通。

(1)不能利用三茅溪和对岸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