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677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

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

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

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板书)

二、新课讲解: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

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

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

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怎样证实你的猜测?

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判断:

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

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指名画线段。

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几开始画?

如果从2开始呢?

从3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剪下1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

8.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

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

出示:

1米里面有()个1分米。

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

板书:

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

师:

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

得出结论:

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

毫米。

3.认识。

放大1厘米。

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了一些小格。

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演示从刻度线0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1毫米。

4.进率。

一格一格数,数到5毫米时停下,问:

这根刻度线有什么不同之处?

指出:

从刻度线0到这根刻度线就是5毫米。

演示5毫米。

继续往下数。

填空:

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

你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了吗?

1厘米=10毫米

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你感觉1毫米比较怎样?

怎样数比较方便?

(用笔尖数)学生数一数。

5.举例。

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

师示范量1分硬币的方法,学生同桌合作。

用同样的方法量1元硬币、银行卡的厚度,再量一量多少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达标检测:

1.想想做做第1、2、3题。

(1)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想想怎样看更方便。

(2)第2题,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

(学生独立测量,汇报交流。

(3)第3题。

先估一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

各接近几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测量,记录数据。

汇报交流。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铁钉长2()。

(2)床长2()。

(3)大米宽2()。

让学生独立选择,在交流时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选择的长度单位,然后交流讨论为何选这样的长度单位。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

都是什么单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吗?

读一读。

简单的换算第2课时

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1.谈话:

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

小兔:

“我跳了9分米”,小猫:

“我跳了80厘米”。

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

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

(学生自由说)

2.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

学了“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

1.教学例题: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

师:

同样的笔芯,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厘米,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

小结:

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

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

所以6厘米=60毫米。

2.试一试:

(1)一张电脑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

同桌合作,量一量。

(学生活动)

(2)小朋友量得电脑桌的高是7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

(先交流,再回答。

1分米=10厘米,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

3.我这儿还有一块橡皮,量得它的长度是50毫米;

教室的门量得它的高度是20分米。

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50毫米=()厘米20分米=()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填写在书上。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做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5题:

哪条线段长?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5.“想想做做”第6题:

(1)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

(2)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1、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吗?

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样?

2、课外实践活动:

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

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

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过一段时间全班交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1课时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

通过对比建立长度的表象,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选择合适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巩固各长度单位的概念。

教学重点:

测量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

学会估测,提高估算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复习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

(毫米、分米)那你能用手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完成练习五。

练习五)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2题。

学生自己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1)提问: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大家还记得吗?

(说给同桌听听)

(2)独立完成第3题。

注意100厘米=1米,大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五”第4题。

(1)学生在圆圈里填上“<

”或“>

”。

(2)指名学生口答为什么这样填。

三、综合训练:

1.完成“练习五”第5题。

(1)出示题目,学生集体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引导学生比较2分米、18厘米、2分米1厘米。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先估计5枚硬币摞起来的厚度,大家再用直尺量一下,看看你估计是否准确。

一、基本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

12厘米()2分米1米()10厘米100厘米()100毫米

40分米()50厘米33厘米()10分米2米()10分米

2.完成“练习五”第7题。

你们认为多长合适呢?

(2)生答后师总结。

二、综合训练:

1.完成“练习五”第8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题目,提问:

他们1小时走的米数都接近几千?

(2)生答后,师总结。

3.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想想10张纸厚1毫米,100张纸大约多厚?

1000张、10000张呢?

(2)指导学生估计后说一说。

反思总结

提问: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

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口算:

15+4=8+9=20+3=7+16=

12+5=18+9=5+30=5+16=

指名口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谈话引入课题,并板书: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二、新课讲解: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小红跳了多少下?

小军跳了多少下?

(2)明确问题:

“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

分别怎样列式?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4)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

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

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2.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

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交流中小结:

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

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1)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2)集体反馈,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

集体订正。

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

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