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043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

8%=8g。

故选A。

2.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

筛子"

,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D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A.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能除去海水的盐,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故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实现了氯化钠和水的分离,“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故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3.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

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本题考查难度不大,掌握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饱和溶液中

、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A.根据硫酸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1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7g,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5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9.0g,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溶液中,

进行分析判断。

A.由硫酸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看出10℃~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大于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7g,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7.7g硫酸镁固体,10℃时,72.3g水最多能溶解的硫酸镁的质量小于27.7g,则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7.7%,故选项说法错误;

C.5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9.0g,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9.0g硫酸镁固体,该温度下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0g:

100g=49:

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中

,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20%(无晶体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蒸发掉20克水②蒸发后溶液中还剩20克水③加入3.2克食盐④加入5克食盐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②④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

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40g-x)×

20%=40g×

10%,x=20g,由于原溶液中水的质量少于40g,而不是蒸发后溶液中还剩20克水。

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40g+y)×

10%+y,y=5g。

故①④方法正确。

5.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的步骤②③①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实验时,要严格步骤、规范操作,如果操作不当,步骤不合理,会影响实验结果。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

溶解、过滤、蒸发;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

A.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不正确;

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溅出,不正确;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时,量筒中的水是42mL,质量为:

1g/cm3×

42mL=42g,砝码质量是5g,溶质质量分数为:

,所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正确;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时,溶质质量不变,当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增大时,质量分数减小,所以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有影响,不正确。

6.已知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时,将甲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的甲。

下列操作一定会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A.再加入少量的水B.再蒸发一部分溶剂,恢复到20℃

C.升高温度到40℃D.加40℃甲饱和溶液,恢复到20℃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根据

来分析解答。

20℃时,将甲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的甲,即得到了该温度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A.再加入少量水,甲物质会继续溶液一部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改变,故错误;

B.再蒸发一部分溶剂,恢复到20℃时,会有部分晶体析出,但是仍为20℃时的饱和溶液,由

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C.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至40℃时,试管中剩余的甲会溶解,此时溶质的质量增加,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故正确;

D.加40℃甲饱和溶液,恢复到20℃时,溶液仍为20℃时的饱和溶液,由

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7.有一包可能含有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过分析可知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那么其中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

A.(NH4)2SO4B.NH4HCO3C.CO(NH2)2D.NH4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计算纯净物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与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相比,看谁的高;

若样品中的高,则杂质中氮的质量分数必定高于硝酸铵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若样品中的低,则杂质中氮的质量分数必然低于硝酸铵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纯净硝酸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880×

100%=35%,

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35%,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低,则杂质中氮的质量分数必定低于硝酸铵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选B。

8.在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时,导致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有少量杂质的食盐配制溶液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的因素(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若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若没有使用游码,所称量的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偏不变;

则故选项错误;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食盐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9.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

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晒盐过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乙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同

C.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丁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A、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甲到乙没有晶体析出,说明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因此A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乙和丙两溶液溶质质量不同,溶液质量也不同,无法判断两溶液质量分数的关系,因此B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丙溶液有晶体析出,说明其为饱和溶液,因此C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丁两溶液均有溶质析出,说明二者均为饱和溶液,根据溶液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可知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此D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0.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ag水或加入bg该物质都能成为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B.

C.

D.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找出溶质和溶剂,然后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题中的叙述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进行分析。

从题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蒸发a克水或加b克的溶质都会变成饱和,也就是说a克水和b克的溶质刚好可以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质量分数为:

1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加入的氯化钠质量(n)和溶液的质量分数(m)的关系变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