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6593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招班Word文件下载.docx

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曾经说过:

“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越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道尔顿为近代化学科学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是

A.提出元素的概念

B.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C.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D.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

2.物质间的转化需要考虑反应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量,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⑥D.②④⑤⑥

3.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A.n(A-N+8)/(A+16)molB.n(A-N+10)/(A+16)mol

C.n(A-N+6)/AmolD.(A—N+2)mol

4.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能含有2种盐

B.气体a通入双氧水,可实现“绿色”转化

C.Y主要含有(NH4)2SO4,回收利用作化肥

D.(NH4)2S2O8中S的化合价为+7

5.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必须进行处理。

下面是一种处理方法的工业流程: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还原1molCr2O72—,需要6mol的Fe2+

B.改变反应①的平衡体系中c(H+)浓度,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C.若2v(Cr2O72-)=v(CrO42-),说明反应①达平衡状态

D.FeSO4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Fe2++2H2OFe(OH)2↓+2H+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pH试纸测定饱和氯水的pH

B.用50mL量筒能够量取8.61mL0.1mol•L-1盐酸

C.用图1所示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NO

7.短周期元素X、Y、Z、Q、T的原子序数与其常见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A.1molTX2与足量X2反应生成TX3的分子数目为NA

B.Z元素形成的可溶性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C.1molY2X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0.1molQ元素的含氧酸在水中电离出的H+数目为3N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②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③17O2和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第三周期非金属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⑤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⑥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A.②⑥B.②④C.①④D.③⑤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索,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含有Y元素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溶液中能反应生成沉淀,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5,X的氢化物分子式为XH4。

A.X、Z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W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硫离子半径

C.含有W元素的酸都有漂白性

D.室温下,含Y元素的阳离子与任何碱反应可转化为含有Y元素的阴离子

10.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热量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该反应热ΔH=+(a-b)kJ·

mol-1

D.断裂1molA—A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

11.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A.ΔH1>

ΔH2

B.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12.现有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石墨电极和如图所示的电解槽。

用氯碱工业中的离子交换膜技术原理,可电解Na2SO4溶液生产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是阴离子交换膜,允许Na+通过

B.从A口出来的是H2SO4溶液

C.阴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D.Na2SO4溶液从G口加入

13.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腐蚀过程中铜极上始终只发生:

2H++2e-=H2↑

B.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

C.若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

D.若将该铜板与直流负极相连,则铁铜均难被腐蚀

14.仅用提供的硅酸盐仪器(非硅酸盐仪器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的少量HCl:

导管、洗气瓶

B.提纯粗盐: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

C.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分液漏斗、烧杯

D.用18.4mol·

L-1浓硫酸配制100mL1.0mol·

L-1硫酸:

10mL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15.某固体可能含有NH4+、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Na+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u2+、Cl-、Na+

C.该固体中只含有NH4+、CO32-、SO42-、Cl-

D.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有Na+

16.将一定质量的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2B.1:

1C.2:

1D.3:

1

二、非选择题(共5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7.(10分)

(1)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

①CO(g)+0.5O2(g)=CO2(g)ΔH=-283.0kJ·

②S(s)+O2(g)=SO2(g) ΔH=-296.0kJ·

则处理CO、SO2的方法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

CO(g)+NO2(g)=NO(g)+CO2(g)ΔH=-akJ·

mol-1(a>0)

2CO(g)+2NO(g)=N2(g)+2CO2(g)ΔH=-bkJ·

mol-1(b>0)

若用标准状况下3.36LCO将NO2还原至N2(CO完全反应),则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放出的热量为_____(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kJ。

(3)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kJ·

mol-1 ①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 ②

若1mo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ΔH2______。

(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则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已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

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X与M同主族;

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电子式),在实验室中,制取该物质的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

式)。

(3)MX与水反应可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4)常温下不能与G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a.CuSO4溶液b.Fe2O3c.浓硫酸d.NaOH溶液e.Na2CO3固体

(5)工业上若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制G的单质,阳极产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写化学式)______。

19.(6分)Li—CuO二次电池的比能量高、工作温度宽,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空间领域。

(1)Li—CuO电池中,金属锂做_______极。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用来衡量电池的优劣。

比较Li、Na、Al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顺序:

____________。

(3)Li—CuO二次电池以含Li+的有机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示意如下。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氮化锂是一种紫色或红色的晶状固体,易水解,可用作贮氢材料。

在空气中长期暴露,最终会变成碳酸锂。

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N2与金属锂(密度为0.534g·

cm-3)反应制取氮化锂。

某实验小组拟选择下列装置完成该实验(有些装置可不用,也可重复使用)。

已知:

锂与氨会反应生成LiNH2和H2。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金属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制备少量氨气,选择上述装置制备少量氮化锂,则按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装药品;

②引发反应产生氨气;

③检査装置气密性;

④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

⑤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氮化锂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装置C中的产物为氮化锂:

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操作I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表示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