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6451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文档陶艺和泥技巧推荐word版 21页Word格式.docx

方法一:

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

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

方法二:

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

放在案板上。

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度,

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

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

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

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

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

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

即可复原。

盘制方法: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

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狂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

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

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

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连续盘制法

1.将陶土放在转盘中心,一面慢慢旋转

转台,一面用手掌侧面拍打,做出适当

厚度的泥片为底。

泥片下最好垫上纸片

或撒上干泥粉,以免泥片粘在转台上。

2.将搓好的泥条盘在泥片的周边,用

手指挤压泥条的内侧使其与泥片粘接

结实。

3.第二根泥条接前一根连续盘上,

泥条外部也用指尖轻压与底片粘接。

注意泥条与痛片之间不可以有气泡

进入。

4.顺势向上盘起,转动转盘,

用指尖将上一层泥条与下层的内外

依次挤压粘劳。

5.大拇指在内四指在外轻捏坯体,调整作品形状。

单环盘制法

l.把泥条盘与泥片旋转一周,独立

成行,同样指压泥条内侧与泥片粘接。

2.上一层平行盘与下层之上独立层行,指压b层内侧与下层粘接,外部不作处理,保留泥条排列效果。

3.每做一层随时调整作品造型。

做敞口造型,需将上层泥条盘与下层偏外一点,依次向上盘起;

收口则反之。

注意变化不能太突然,以免塌落变形。

4.口部回收后用水拍拍平。

佳作欣赏:

篇二:

陶艺学习心得体会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

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

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

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

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

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

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

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

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

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

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

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

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

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

应该越来越小才好。

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

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

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

忌讳。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

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

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

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

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

那身不由己的奴隶。

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

好不容易把那些

泥巴揉成长长圆圆的形状,该往拉坯机上“砸”了,要求是砸到正中间,可在我砸了两次之

后,我发现它就爱往拉坯机边缘上粘,我该怎么砸,唉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让它

比较稳固的粘在拉坯机上了。

那就开始拉坯吧。

那泥巴随着拉坯机转啊转,我的手就推啊推,

大约用了半个小时,那泥巴的位置终于可以入眼了,我跟泥巴战斗期间,是何其惨烈,泥巴

带着我手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啊甩,个子不算矮,那围裙穿着和没穿差不多,我的裤

子就无处躲闪了,可想而知,我虽是战斗的胜利者,可代价也是惨痛的。

总算到中间了,可

以拉了吧。

刚开始有个小碗的雏形时,我满怀信心能把它做成平时吃饭用的碗,可当它又长

大了一倍时,就不协调了,全身上下不是一起运动的,结果就在下面转的快,上面追不上的

情况下,碗消亡了,变成杂乱无章的泥片了,它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

品,不得已只能把它放进泥桶。

接下来

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所以不确定是什么的壁,

是因为不确定能做出什么,最后就只能做出什么就叫它什么了。

嗯,这次不错,做出了一个

很小的坛子。

这节课也算是在我的胜利中谢幕了吧。

看看双手,真不敢相信这是我的胜利啊,

当成拉坯机胜利了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节课,还是拉

坯课。

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作品总是有点歪斜以及厚度控制不好。

于是请教了女老师,老师

说歪斜主要是我扶正不到位导致的,而厚度呢,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修坯的时候还可以修

改,另外要把表层的软泥给完全去除,还要注意不要有气泡。

老师还给我演示了一遍,自然

老师的作品,我就收入囊中啦。

这两节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

很有几次做的时候都很急,当然结果就是作品失败,完全不成形状。

所以,总结出一个经验,

除非十分熟练的情况下,还是要一步步、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

修坯——最用的上

心的时刻

第四节课和第五节

课都是修坯课。

上课之前就听老师说到多数的作品都是在这个阶段损坏的,心里不禁有点惴

惴然。

从架子上取出自己之前做的产品,一看,都太厚了。

桌子上的工具很齐全,不过还是

担心自己在打薄时会把作品弄破,那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所以特别珍惜这硕果仅存

的几件作品。

将已经干了的作品进行修坯,也就是刮、修、掏。

可能因为太小心了,修了好

长时间,发现别人都修了好几件了,自己还在修那一件。

于是加快了速度,不想被拒

就这样发生了,我的作品的底部被修穿了,得不偿失。

一旁的同学打趣道:

“就叫一米阳光好

了.”又觉得欣欣然,艺术嘛,终究讲究一些特殊的意义的。

上釉——华丽的收

感触:

在课堂上经常听老

师说道很多中国古代的陶艺制造方法现在已经失传了,很多的制造工艺现在看来都几乎是“不

可能”完成”。

每当听到这这些时,我的心里是半喜半忧。

一半为中国有这么高超的陶瓷工艺

而自豪骄傲。

另外不经又为现在的陶艺失传而觉得失落。

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

它曾经的辉煌成就另外国人一提到陶瓷就会想到中国,可以说,陶

瓷已经是中国的另一张名片。

但是现在国人对陶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是这次才有机会

近距离接触陶瓷的,我想像我这样的应该不在少数,或者有的还没接触过。

而在国外,从小

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

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

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加大对陶艺的重视程度,

应该从小孩就开始抓起,向公众提供更多接触学习陶艺的机会,不然我们的陶瓷艺术真的会

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的建议:

陶艺欣赏课:

内容

丰富精彩,将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出来,从起源到现代发展状况都有涉

及。

并重点介绍了其中各个时期的名品。

使我这个之前对中国陶艺基本一窍不通的也可以在

同学面前炫耀炫耀了。

老师讲课风趣,从老师口中时不时蹦出另全班爆笑的话语。

采用ppt

与视频共同教学,使得课堂不在变得富有活力。

陶艺制作课:

老师亲自教授制作技巧

及细节。

使得我们这些对制作基本上从零开始的也能够很快上手。

另外制作时放上音乐是我

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觉得这样的课堂轻松愉快,很有意思。

当然,老师讲课的

特色肯定不止上面我所概括的这些,要不然我也不会苦思两天毫无战果。

不过老师你说,提

建议很有加分的可能,

陶艺培训心得体会

艺培训心得体会

百江小学翁金

25日我们怀着一

颗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为期5天的陶艺制作课。

看,老师们都像个孩子似的玩起了泥巴,那么专

注、那么入神,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那颗童心再次被点燃。

以前一直没接触过

陶艺。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陶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陶艺是中

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制作陶艺需要理论、技法和创造性都具备。

下午的实践课我认识了陶

艺泥料,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习了揉泥的基本方法。

还学会了手工制作的基本

方法,如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法等。

我们运用所学技巧:

如“压印纹、肌理、拍打、刻花等

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将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了修饰。

当一件件作品展现在眼前时,大家都感

到无比的震撼和欣慰,拿出自己的相机不停地拍照。

通过短短5天陶艺

培训收获和感悟很多,比如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要有耐心,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

其次

要动脑筋,把握好感觉,充分地了解泥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和泥融为一体,进

而做出好的作品。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内容不同,感触和快乐也有所不同。

相信通过我们今后

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练习,一定会熟练陶艺制作,做一名合格的陶艺教师。

201X.7.29

篇三:

陶艺心得体会

之旅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

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

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

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

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

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

行我们的小创作。

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

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每个周的陶艺课我

们都会很早赶到陶艺工作室来完成我们的每件小作品,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相继完成了几个

作品,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深深体会到啊,但我们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