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共2篇Word格式.docx
《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共2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共2篇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理论
该理论是描述绝症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发生的心理反应变化过程的理论。
它通过500多个案例分析,将人濒临死亡时的反应分为5个阶段:
第一,震惊与否认阶段:
病人感到震惊,并对濒死的事实进行否认。
第二,愤怒阶段:
病人表现出生气、愤怒及怨天尤人的情绪。
第三,讨价还价阶段:
病人接受自己濒死的事实,祈求和承诺做某些事情作为延长寿命的交换。
第四,沮丧:
当病人知道讨价还价无效之后,表现出抑郁、体重下降,甚至自杀等症状。
第五,接纳:
病人最后变得比较平静,已经无所谓真正的高兴与悲哀,只是接纳将要死亡的事实。
在面对死亡时,不光绝症病人自己的心理反应会经历上述5个阶段,而且他的亲人和家属也会经历类似的几个阶段。
对这些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的认识,为医护人员了解和对待绝症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例如,当病人及其家属处于愤怒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对医护人员提出无理的要求,甚至将无关的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反应。
此时,医护人员应给予较多地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机械和冷漠地面对,更不能据理力争。
否则将引起医患之间更大的冲突。
2.恐惧管理理论
该理论假设人们渴望生命却同时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
人们为保护自己免受死亡恐惧的威胁,通常采取两种途径来缓解:
一是努力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二是努力维持积极的自尊(自我价值)。
心理学家用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对此进行了证明。
那些在实验中被要求描写一段想到死有何感受的短文的人,比没有写这种短文的人,对违反他们价值观的行为给予更大的惩罚,在随后的“自我价值提升”实验任务上有更大的冒险性。
换言之,死亡恐惧加强了个体自我保护和寻求存在意义的动机。
不管是维护价值观还是维持高自尊,都可以理解为个体为抗拒死亡焦虑而寻求安全感和意义感的适应行为。
众所周知,很多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死亡意识的影响下。
加之工作本身的压力,他们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缺乏意义感。
但这些问题仅仅通过普通的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很难解决,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
恐惧管理理论的重点不仅在于指出自尊对于人们具有适应价值,而且认为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
有研究发现,那些歧视老年人的人,实则是自己害怕死亡(看到老人激发了他的死亡意识),自己不能接受变老的事实。
同理,如果一个医生不能坦然面对绝症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谈论死亡,很可能是他自己害怕死亡,而不一定就是怕病人无法面对死亡。
3.死亡接受与死亡反省理论
对待死亡,人们除了恐惧和焦虑之外,也可能会坦然接受甚至升华。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历过灾难或创伤的人,有部分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并给人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但也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尤其是经历九死一生的体验之后,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和人生成长。
他们比以前更感恩生命,关心他人,不在意给他人的印象,不重视物质,高度追求意义。
换言之,他们的人生哲学发生了改变,获得了新的生命领悟,不再恐惧死亡,对死亡完全接受。
与恐惧管理理论不同,这种死亡接受不是简单地想到死亡的结果,而是能够跳出当下的自我和生活对死亡进行深度反省的结果。
死亡接受能够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与行为。
对职业人士而言,帮助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常常表现为乐于帮助和指导他人,或转行从事服务性行业。
其实,医疗卫生事业正是一种需要利他精神的事业,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是很难将这份工作持续做好的。
虽然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偏低造成了一些问题,但毕竟面对生命和死亡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个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要避免长期受到直接或潜在的死亡恐惧的威胁而心理适应不良(包括冷漠和麻木),要持续提升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境界,通过注入更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中收获更大的满足与幸福。
二、死亡心理学与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通过上述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看出它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一定会打下诸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
不管是善待病人及其家属,还是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不管是改善医患关系,还是提升自己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
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不了解死亡心理学知识,则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困惑和矛盾,并产生不恰当的职业行为,极有可能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同时带来较低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
因此,死亡心理学理应成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处理生命和死亡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它区别于众多其他行业的本质特征。
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不了解人面对死亡时的基本心理规律,那么不仅他自己会遭遇困扰,而且他也不理解病人。
其次,死亡心理学不仅是纯人文的关怀,还包含了科学的研究发现。
死亡心理学是关于死亡心理的科学,它保证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知识正确性,而不仅是情感和价值的付出。
第三,以死亡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为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卫生工作的价值认同,提供强大的知识与思想支撑。
这也是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
三、死亡心理学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思路
1.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虽然临终关怀近年开始受到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但“死亡禁忌”的文化氛围使得死亡心理学在我国仍然较少受到关注,即使在医学院校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及推广死亡心理学。
因此,很有必要在医学院校、临床一线、以及医师职业资格管理过程当中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可以单独设置死亡心理学的课程,或者将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到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之中。
对于临床一线来说,可以举办死亡心理学的岗前培训,以及定期的死亡心理专题培训。
对于医师职业资格管理来说,应该在资格培训及考试当中适当增加反映死亡心理学的内容。
2.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
死亡心理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简单地、近距离地想象死亡引起死亡恐惧(焦虑),死亡恐惧产生自我保护的动机和行为,然后形成消极的心理适应;
深入地、远距离地死亡反省引起死亡接受,死亡接受产生帮助他人和追求内在精神价值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适应。
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没有人能够直接进入接受死亡的豁达境界。
因此,要结合死亡心理学来培养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必须从根本上树立和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
这不是一件易事,很可能由于死亡恐惧的先入为主而使一个死亡心理培训活动遭到参与者的拒绝,也可能由于参与者排斥死亡的问题,而使一个活动连死亡恐惧都不能引发。
因此,需要在培训当中精心设置环境、准备道具和材料,同时营造互相信任的团体氛围。
3.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
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病人及家属服务。
在医疗卫生工作者自己树立了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之后,要进一步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为病人及家属服务的水平。
首先,要理解绝症及危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包容他们由于死亡恐惧(可能是潜在的)而产生的过激反应,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要通过对死亡心理学的了解增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认同感,始终对生命存有敬畏和感恩之心。
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避免产生对工作和生命的冷漠和麻木。
第三,善待每一位到医院来就诊的人,因为医院本身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场所,每一位来医院就诊的人内心都或多或少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医疗卫生工作者既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这种焦虑和恐惧,又要适度地表达正能量。
4.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生和医院形象遭到破坏,以及民众对医生和医院失去信任,是我国目前医患关系恶化的集中表现。
即使有很多制度和资源的因素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共同原因,但民众和媒体还是惯性地抓住“人”和“医德”的因素不放。
对此,应该充分理解,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进入医院的人都不是淡定的。
换个角度而言,必须承认,医疗卫生工作与其他行业不同,所以它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制度和资源的改进得到完全解决。
因此,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永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件重要使命。
如果首先结合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做好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那么这项使命就成功了一半。
然后,再做好一些配套的工作将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例如,医院面对病人和公众开展死亡心理学的讲座,在灾难救助及危机干预中将抢救生命和尊重生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事件新闻发布工作中以尊重生命为首要考虑。
同时,还要经常向公众宣传医疗卫生工作,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第2篇:
心理学视阈下安娜的死亡情结与爱情悲剧
摘要:
托翁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显示了卓越的心理分析艺术,通过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安娜具有两种强有力的情结——爱欲情结与死亡情结。
安娜的离家出走与最终的卧轨自杀正是由于这两种情结驱使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的分析,试图得出安娜的死亡情结是她悲剧命运又一不容忽视的内在因素。
个人无意识有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特征,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
我们谈论一个人时说他有一种自卑情结,一种与性欲有关的情结,一种与金钱有关的情结,一种“年轻一代”的情结或与其他一切事物有关的情结等等。
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他执意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
按照荣格的心理学说,这情结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驱动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一、安娜的爱欲情结
世界文坛上的许多的作家都在心理描写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则博采众家之特长,不仅有效地接受了俄国文学前辈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西欧文学前辈的传统,把文学的心理描写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表现了安娜潜意识中对爱的渴求,即爱欲情结。
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还十分准确细致地刻画了在意识的作用下对这种爱欲的压抑的矛盾心理。
安娜的内心矛盾集中表现为:
一方面渴望达成有爱情的婚姻,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冲动。
不谙世事的安娜身不由己地嫁给了卡列宁,从此进入了不幸生活的轨道。
卡列宁是一个缺乏感情的“官僚机器”,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官晋爵,对生活毫无激情,和安娜更没有任何的爱情可言。
迫于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压力,安娜在毫无感情的家庭中生活了八年。
安娜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女人,她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内心深处始终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求,希望拥有真正的爱情。
这份对爱情的期盼与索求使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欲情结,并且执意地沉溺于对爱的追求以致不能自拔。
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这是她走上无家可归之路的真正起点。
在小说开头当渥伦斯基与安娜第一次在车站相见时,安娜那迷人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他感到那上面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全身,违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