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5528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本合同段内主要工程有:

互通立交两处(眉县互通、蔡家坡互通),停车区1处,分离立交157.32m3处,路基挖土方15421m3,路基填方909800m3,排水、防护137829m3,路床处理14.275km,新旧路基衔接工程冲击碾压(25KJ20遍)361870m2,拼接地基处理117177m,小桥8.64m1座,中桥39.64m1座,通道1765.55m84处,涵洞861.27m39道,立交收费广场2处。

3.地形、地貌

本项目工程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渭河阶地区,主要沿渭河一、二阶地布设,局部跨越渭河及其支流河床区。

该区地形开阔平坦,总体西高东低,局部略有起伏。

4.气象、水文

路线所经区域为大陆性半湿润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4℃~13.6℃,一月平均-1.2℃,七月平均27.3℃,年均降水590mm~800mm,多集中在7-9月,最大冻深40cm。

工程区属于黄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渭河及其支流,渭河河道蜿蜒曲折,河谷宽阔,谷底平坦。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地表水系较发育,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大,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入渗、地表灌溉入渗,经地下水水质分析,本合同段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5.地质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属祁吕贺山字型、秦岭纬向、新华夏系及陇西系等几个构造体系经复合而形成的沉降盆地,呈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接构造,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性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区域稳定性较差。

6.地震区划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西安—沣河段为Ⅷ度,沣河至杨凌段为Ⅶ度,本合同段位于沣河至杨凌段内。

7.不良地质

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砂土地震液化。

特殊性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

8.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经过西安、咸阳、宝鸡等县市,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区域,西安市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主,咸阳、宝鸡主要为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项目沿线乡村道路密布,可满足运输车辆方便、快捷的要求。

9.筑路材料、工程用水及用电

沿线筑路材料均较为丰富,天然砂砾:

路线以南渭河沿岸河漫滩有多家个体采砂场,砂为中粗砂、天然砂砾级配较好。

碎石:

路线北部峨山南坡乾县、扶风、岐山一带分布有大量的石料场,岩性为石灰岩,料场规模较大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好,上路运距较远,运输条件便利。

石灰:

在路线以北乾县、扶风、岐山一带靠近北山附近,分布大量个体石灰窑,石灰满足路用技术要求。

路线经过区域水源丰富,储量及水质可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的要求,沿线电力情况供应良好,工程用电可与地方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10.工程技术标准

本项目工程公路等级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不允许中途停留。

对不平之处,及时用较细的混合料原浆补填找平,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振动梁底面保持平直,当弯曲超过2mm时调直或更换。

最后再用平直的滚杠进一步滚揉表面,对表面进一步提浆并调匀,使表面保持均匀的砂浆层,以利密封和作面。

⑸表面整修、养生

采用振动梁复振一次能起匀浆、粗平及表面致密作用。

它通过挤压研磨作用消除表层孔隙,增大表层密实度,使表层残留水和浆体不均匀分布现象得到改善,以减少不匀收缩。

然后用原浆对路面进行精确找平,用3m直尺检查,反复多次检查直至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

混凝土表面修整完毕后,进行养生。

养生用无纺布覆盖于板的表面,每天均匀洒水,保持潮湿状态,但注意洒水时不能有水流冲刷。

混凝土板在养生期间和填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养生期满后方可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得留有痕迹。

⑹接缝施工

纵向施工缝拉杆设置是在模板上设孔,立模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拉杆穿在孔内。

横向缩缝可采用切缝法施工,切缝前检查电源、水源及切缝机组试运转的情况,切缝机刀片与切缝线在同一直线上。

开始切缝前,调整刀片的进刀深度,切割时随时调整刀片切割方向;

停止切缝时,先关闭旋扭开关,将刀片提升到混凝土板面上,停止运转。

切缝时刀片冷却用水的压力不低于0.2Mpa。

切缝后,尽快灌注填缝料。

为保证胀缝与路中心线垂直、缝隙宽度一致,施工时预先设置好胀缝板和传力杆支架,并预留好滑空间,混凝土连续浇注,胀缝板以上的混凝土硬化后用切缝机按胀缝的宽度切两条线,待填料时,将胀缝板以上的混凝土凿去。

施工缝尽量设于胀缝或缩缝处,并避免左、右幅施工缝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施工缝设传力杆,其一半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先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与缝壁垂直。

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及时填封接缝。

填缝前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

4.7桥梁工程

4.7.1钻孔灌注桩基础

钻孔桩有陆地桩,有水中桩,水中桩采用钢板桩搭设施工平台围堰施工,陆地桩采用旋挖钻施工,泥浆护壁,导管灌注水下砼,隔孔施工,开始施工前须做试验桩进行检测,获取施工参数。

4.7.1.1施工准备

4.7.1.1.1成孔方法选择

通过对附近桥梁桩基施工情况的调查,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选择静态泥浆护壁旋挖成孔工艺。

本工艺采用旋挖钻机用钻头将孔内渣土直接取出,并同时加注提前制备的泥浆护壁。

4.7.1.2泥浆循环系统的布置

施工场地设两个泥浆池,容积不小于150m3,泥浆中废弃部分要及时排放,沉淀物要及时清理。

4.7.1.3护筒埋设

护筒有导正钻斗,控制桩位,隔离地下水渗漏,防止孔口坍塌,抬高孔内静压水头和固定钢筋笼等作用。

埋设护筒前先放出桩位点,过桩位中心点拉十字线在护筒外80-100cm处设控制桩,然后在桩位处用钻头边刀挖一个比护筒外径大20cm、深度比护筒略小30cm的圆坑。

并在坑底填筑20cm的粘土,然后将护筒采用钢丝绳对称吊放进坑内,用水平尺(或吊线锤)校验护筒竖直后,并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位移不能超出20mm,方可在护筒周围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且要防止护筒倾斜。

4.7.1.4泥浆的制备

4.7.1.4.1调查地质及施工条件

⑴对地质柱状图的研究:

a、是否有坍塌层;

b、有无漏水层。

⑵地下水的调查;

a、能否保证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2米以上;

b、了解承压水层潜流水和无水层及地下水流速成;

c、测定地下水盐分及钙离子的含量;

d、PH值测定。

4.7.1.4.2原料及配比

泥浆原料采用黄土,施工过程中当孔内有渗漏时,应掺泥浆量的1—2%的锯木屑;

泥浆量1.7%的稻草末或水泥。

泥浆用水应为PH值为中性,钙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0PPm,否则要掺入分散剂。

防漏剂的选定:

一般认为防漏剂的粒径相当于漏浆层土砂粒径的10%—15%左右效果为最好。

各种掺加剂宜先制成小剂量溶剂,按循环周期均匀加入并及时测定泥浆指标,防止掺加剂过量。

4.7.1.4.3泥浆粘度的选定

保持地层稳定的泥浆漏斗粘度(泥浆静止工法)

地基条件泥浆性能对策泥浆粘度经验值(S)

烂泥地基增大泥浆密度高浓度膨润土浆100以上

粘土层粉土层低浓度泥浆膨润土浓度4—6%20—33

细砂—粗砂层脱水量中等膨润土浓度7—9%32—38

砂砾层浓度高CMC降脱水量膨润土浓度8—10%50—80

4.7.1.4.4泥浆基本配合比的确定

4.7.1.4.5泥浆配制试验和修正

泥浆是各种材料特性的综合产品,但它是否完全满足施工条件和地层情况,还要在基本配合比的基础上修正、调配,最后才能得到合适的施工配合比。

要对泥浆的各种特性逐项试验:

a、稳定性检验;

b、对泥皮形成性能的检验;

c、对泥浆流对性的检验;

d、对泥浆密度的检验。

4.7.1.5钻孔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首先,使钻机按预定桩位就位,且使钻机停在硬实地面,调整桅杆偏差,保证桩位移,倾斜度不超标,并在成孔中间不定期检查调整。

由于旋挖钻机自身成孔工艺决定其造浆能力较差,故所用泥浆全部为提前12个小时预拌好的高级泥浆。

开始前先在护筒加入适量的泥浆以保证孔内水头压力,即浆面最少高出地下水位2m以上,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及时补充泥浆,保证孔内水头压力,防止坍孔。

正常钻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钻进时应根据土层情况掌握钻进速度。

⑵不同桩径应选择不同的钻斗升降速度及空斗升降速度。

4.7.1.6检孔

钻孔中,须用检孔器经常检孔。

检孔器用钢筋笼做成,其外径等于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的4—6倍。

每钻进10m,接近通过易缩孔土层(软土、软塑土层、低液限粘土等)或更换钻斗前都必须检孔。

不可用加重压冲击或强撞检孔器等方法检孔。

当检孔器不能沉到原来钻达的深度,或偏离大绳(拉紧时)的位置即偏移护筒中心时,应考虑可能发生了弯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况,如不严重时可调整钻机位置或钻具继续钻孔;

如严重时可回填粘土重新钻进。

钻进达到设计标高经检验合格后即可终孔。

4.7.1.7钢筋笼制安

钢筋笼在加工车间胎模上分节制造,并进行预拼编号,然后根据编号顺序调至孔内安装。

4.7.1.8灌注水下砼

⑴导管吊装前进行试拼,检查接口连接是否严密牢固,若接口胶垫有破损,更换后使用。

同时检查拼装后的垂直情况,根据桩孔的总长,确定导管的拼装长度。

使用前,进行过球、水密及承压试验,试验时的水压,大于井孔内水深至少1.5倍的压力。

吊装时,导管位于井孔中央,并在灌注前进行升降试验。

⑵复测孔底标高,检查沉渣的厚度,判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满足灌注要求。

满足要求后,方灌注砼。

⑶在导管上端连接砼漏斗,其容量必须满足储存首批砼数量的要求。

开始灌注时,在漏斗下口设置砂袋,当漏斗箱内储足首批灌注的砼数量时,剪断吊住砂袋的铁丝,使砼猝然落下,迅速落至孔底并把导管裹住。

灌注砼时确保有足够的砼储备量,以保证桩基砼浇筑的连续性及桩基的施工质量。

⑷砼的灌注连续进行,有短时间停歇时,经常起动导管,使混凝土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灌注过程中边灌注边提升导管和边拆除上一节导管,使砼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

当导管底埋置于混凝土的深度达3m左右,或导管中混凝土落不下去时,开始将导管提升。

提升速度不能过快,提升后导管的埋深不小于2m且不大于6m。

根据砼的浇筑情况和埋管深度逐节拆除导管。

提升导管要保持导管垂直及居中,不能倾斜以免牵动钢筋骨架。

⑸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砼清除,增加的高度为0.5m~1.0m。

4.7.2扩大基础

1)基坑开挖和处理

本标段大桥扩大基础,开挖时采用机械开挖,剩余20cm时,人工清底、找平即可。

基坑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基础的尺寸、支模及操作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一般大于基础尺寸50cm。

2)模板及钢筋

在设置模板前按前述做好基底的处理,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钢管脚手架和方木进行模板加固。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模板设计,以保证使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各部形状、尺寸的准确。

模板要求平整、接缝严密、拆装容易、操作方便。

安装就位后,支撑牢固。

钢筋的制作严格按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台身的预埋钢筋位置要准确、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