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96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学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制复名数之间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上的内容和练习九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二、新授:

1、用米尺测量黑板、讲台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后问:

用“米”作单位,能不能用整数表示出来?

2、让学生自己测量课本的长和宽,能不能以“厘米”作单位,用整数表示出来?

3、导言:

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不够“1”的部分,如果仍然用高级单位来表示,可以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小数。

三、教学小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依次按照课本三幅图片的内容,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⑴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1米的长度。

提问: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

(1分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米)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

0.1米。

3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3米。

⑵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1厘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7厘米是

米,还能写成0.07米;15厘米是

米,还能写成0.15米。

⑶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多少毫米?

(1毫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米)还可以写成0.001米。

8毫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008米的形式,13毫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013米的形式。

2、什么是小数?

小数有哪些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属于哪种计数法?

3、、练习:

教科书第51页的“做一做”习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九的第1~2题。

四、作业:

练习九的第3~5题。

五、课后反思:

 

2、小数的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上的内容和练习九的第6~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知道小数每相邻两个单位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理解并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

  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0.6里面有( )人十分之一  0.4里面有( )百分之一 

0.008里面有( )千分之一

二、新授:

1、引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小数数位顺序表:

⑴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

⑵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计数单位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①小数的计数单位哪个最大?

它和整数的个位的进率是多少?

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个位右面的第几位上?

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

②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要写在个位右面的第几位上?

这个数位是什么?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③表示千分之几的数要写在个位右面的第几位上?

这个数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

④依理类推,再往下就是万分位、十万分位……

3、小结:

前面讲了写在个位右面,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实际应用时整数和小数常写在一起,这样的数还是叫做小数,小数点左面的数是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

4、教学小数的读法:

⑴出示例2:

读出下面的小数。

0、58      读作:

零点五八

3、5读作:

三点五

41、47  读作:

四十一点四七

⑵练习:

教科书第53页“做一做”1题。

⑶小结: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教学小数的写法:

⑴出示例3:

写出下面的小数。

一点四    写作:

1、4

五点八  写作:

⑵练习:

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2题。

(指名板演)

⑶小结:

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一定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是实心的小圆点,不是其它的符号),再写小数部分,并且要按照小数的读法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有遗漏。

三、作业:

练习九的第6、7题。

四、课外作业:

练习九的第8~12题。

五课后反思:

 

3、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上的内容和练习十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教具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

1分米= 厘米= 毫米    1元= 角= 分

  3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5元= 角= 分

二、新授:

1、引言:

我们在商店里常看到这样的标价:

手套2.50元,毛巾3.00元,这两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教学例1:

出示米尺并画出1分米的线段,问:

这段线段的长度有多长?

⑴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

米)写成小数呢?

(0.1米)

⑵1分米还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单位来表示?

(10厘米)10厘米用米作单位是几个几分之一米?

(10个

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0.10米)

⑶1分米如果用毫米来表示是多少?

(100毫米)100毫米用米作单位是几个几分之一米?

(100个

米)写成小数是多少?

(0.100米)

⑷引导学生观察:

上面是的三个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都是同一线段的长度,由此可见: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即:

0.1米=0.10米=0.100米

3、教学例2化简:

板书:

  0.70=0、7,105、0900=

4、小结:

大家观察一下,例1中的几个小数有什么不同?

末尾有什么变化?

提问后归纳出: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

5、练习:

练习十的第1、2题。

  强调:

小数末尾的“0”通常都可以去掉。

6、、自学例3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数的小数。

提问结果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如:

2.5元可以写成2.50元。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的右下角写上小数点,再添上“0”使之变成小数的形式,如:

3元=3.00元。

7、练习:

教科书第59页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的第3题

四、课后反思:

 

4、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上的内容和练习十的第4--11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里填上“<”、“>”或“=”号。

  999○1001   654○543   89864○89863

二、新授:

1、引言:

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之一是:

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较,相同数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那么,小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要学习这一方法。

2、出示例4:

比较3、052.842.882.93的大小。

问:

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表示多少元?

比较整数部分能分出大小吗?

哪应该比较哪一位?

十分位上哪个数大?

这两个小数哪个大?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后订正讨论总结方法。

三、小结:

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若不能分出大小,再比较十分位、百分位……方法与整数大小的比较相同。

四、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60页的“做一做”习题。

五、作业:

练习十的第4、5题。

六、课后反思:

 

小数点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61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十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一)、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 教师提问:

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了多少米(板书0.09米)

  同桌讨论:

把0.009米的小数点转化为0.09米,小数点是如何变化的?

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让学生把0.009米和0.09米化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

 0.009米=9毫米

1.09米=90毫米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从4毫米和到40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使学生认识到: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2.教师提问: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得到什么样的小数?

 把这两个小数转化成为毫米为单位的数.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小组讨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使学生明确: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1000倍。

 3.让学生从上往下观察这四个式子,并把二、三、四个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引导学生找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l)教师提问:

上面的四个式子,如果从下往上看,9米变化为0.9米,0.09米,0.009米,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原来的数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3)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5.做一做.

  

(1)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0.50650.60.0506

(2)1.下面的数,如果去掉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70.250.0060.5062.4

  三、巩固发展.

  1.下面的数,如果小数点都有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6.85.417.295128.6

 2.练习十1─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62—63页例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