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树脂的合成实用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醇酸树脂的合成实用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醇酸树脂的合成实用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之比。
其计算公式如下:
以脂肪酸直接合成醇酸树脂时,脂肪酸含量(OLf)为配方中脂肪酸用量(
)与树脂理论产量之比。
=单体用量—生成水量=甘油(或季戊四醇)用量+油脂(或脂肪酸)用量-生成水量
为便于配方的解析比较,可以把OLf换算为OL。
油脂中,脂肪酸基含量约为95%,所以:
引入油度(OL)对醇酸树脂配方有如下的意义:
(1)表示醇酸树脂中弱极性结构的含量。
因为长链脂肪酸相对于聚酯结构极性较弱,弱极性结构的含量,直接影响醇酸树脂的可溶性,如长油醇酸树脂溶解性好,易溶于溶剂汽油,中油度醇酸树脂溶于溶剂汽油-二甲苯混合溶剂,短油醇酸树脂溶解性最差,需用二甲苯或二甲苯/酯类混合溶剂溶解;
同时,油度对光泽、刷涂性、流平性等施工性能亦有影响,弱极性结构含量高,光泽高、刷涂性、流平性好;
(2)表示醇酸树脂中柔性成分的含量,因为长链脂肪酸残基是柔性链段,而苯酐聚酯是刚性链段,所以,OL也就反映了树脂的玻璃化温度(
),或常说的“软硬程度”,油度长时硬度较低,保光、保色性较差。
醇酸树脂的油度围见下表:
油度
长油度
中油度
短油度
油量/%
>60
40~60
<40
苯酐量/%
<30
30~35
>35
例题:
某醇酸树脂的配方如下:
亚麻仁油:
100.00g;
氢氧化锂(酯交换催化剂):
0.400g;
甘油(98%):
43.00g;
苯酐(99.5%):
74.50g(其升华损耗约2%)。
计算所合成树脂的油度。
解:
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固其投料的物质的量为:
43×
98%/92=0.458(mol)
含羟基的物质的量为:
3×
0.458=1.374(mol)
苯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8,因为损耗2%,故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
74.50×
99.5%×
(1-2%)/148=0.491(mol)
其官能度为2,故其可反应官能团数为:
2×
0.491=0.982(mol)
因此,体系中羟基过量,苯酐(即其醇解后生成的羧基)全部反应生成水量为:
0.491×
18=8.835g
生成树脂质量为:
100.0+43.00×
98%+74.5×
(1-2%)-8.835=205.945(g)
所以油度=100/205.945=49%
第三节醇酸树脂的合成原料
一、多元醇
制造醇酸树脂的多元醇主要有丙三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等。
其羟基的个数称为该醇的官能度,丙三醇为3官能度醇,季戊四醇为四官能度醇。
根据醇羟基的位置,有伯羟基、仲羟基和叔羟基之分。
它们分别连在伯碳、仲碳和叔碳原子上。
羟基的活性顺序为:
伯羟基>仲羟基>叔羟基
常见多元醇的物性见下表:
单体名称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
溶点(沸点)
/℃
密度/(g/cm3)
丙三醇(甘油)
92.09
18(290)
1.26
三羟甲基丙烷
134.12
56~59(295)
1.1758
季戊四醇
136.15
(260)
1.38
乙二醇
62.07
-13.3(.2)
1.12
二乙二醇
106.12
-8.3(244.5)
1.118
丙二醇
76.09
-60(187.3)
1.036
用三羟甲基丙烷合成的醇酸树脂具有更好的抗水解性、抗氧化稳定性、耐碱性和热稳定性,与氨基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
此外还具有色泽鲜艳、保色力强、耐热及快干的优点。
乙二醇和二乙二醇主要同季戊四醇复合使用,以调节官能度,使聚合平稳,避免胶化。
二、有机酸
有机酸可以分为两类:
一元酸和多元酸。
一元酸主要有:
苯甲酸、松香酸以及脂肪酸(亚麻油酸、妥尔油酸、豆油酸、菜籽油酸、椰子油酸、蓖麻油酸、脱水蓖麻油酸等);
多元酸包括:
邻苯二甲酸酐(PA)、间苯二甲酸(IPA)、对苯二甲酸(TPA)、顺丁烯二酸酐(MA)、己二酸(AA)、癸二酸(SE)、偏苯三酸酐(TMA)等。
多元酸单体中以邻苯二甲酸酐最为常用,引入间苯二甲酸可以提高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但其溶点高、活性低,用量不能太大;
己二酸(AA)和癸二酸(SE)含有多亚甲基单元,可以用来平衡硬度、韧性及抗冲击性;
偏苯三酸酐(TMA)的酐基打开后可以在大分子链上引入羧基,经中和可以实现树脂的水性化,用作合成水性醇酸树脂的水性单体。
一元酸主要用于脂肪酸法合成醇酸树脂,亚麻油酸、桐油酸等干性油脂肪酸感性较好,但易黄变、耐候性较差;
豆油酸、脱水蓖麻油酸、菜籽油酸、妥尔油酸黄变较弱,应用较广泛;
椰子油酸、蓖麻油酸不黄变,可用于室外用漆和浅色漆的生产。
苯甲酸可以提高耐水性,由于增加了苯环单元,可以改善涂膜的干性和硬度,但用量不能太多,否则涂膜变脆。
一些有机酸物性见下表:
状态(25℃)
溶点/℃
酸值/(mgKOH/g)
碘值
苯酐(PA)
固
148.11
131
785
间苯二甲酸(IPA)
166.13
330
676
顺丁烯二酸酐(MA)
98.06
52.6(.7)
1145
己二酸(AA)
146.14
152
768
癸二酸(SE)
202.24
偏苯三酸酐(TMA)
192
165
876.5
苯甲酸
122
460
松香酸
340
>70
桐油酸
280
α-型48.5、β-型71
180~220
豆油酸
液
285
~202
亚麻油酸
脱水篦麻油酸
293
187~
~143
菜油酸
120~130
妥尔油酸
310
180
105~130
椰子油酸
208
263~275
9~11
篦麻油酸
175~185
85~93
二聚酸
566
190~
三、油脂
油类有桐油、亚麻仁油、豆油、棉籽油、妥尔油、红花油、脱水蓖麻油、蓖麻油、椰子油等。
植物油是一种三脂肪酸甘油酯。
三个脂肪酸一般不同,可以是饱和酸、单烯酸、双烯酸或三烯酸,但是大部分天然油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为十八碳酸,也可能含有少量月桂酸(十二碳酸)、豆蔻酸(十四碳酸)和软脂酸(十六碳酸)等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受产地、气候甚至加工条件的重要影响。
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
油酸(十八碳烯-9-酸):
亚油酸(十八碳二烯-9,12-酸):
亚麻酸(十八碳三烯-9,12,15-酸):
桐油酸(十八碳三烯-9,11,13-酸):
蓖麻油酸(12-羟基十八碳烯-9-酸):
因此,构成油脂的脂肪酸非常复杂,植物油酸是各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物。
油类一般根据其碘值将其分为:
干性油、不干性油和半干性油。
干性油:
碘值≥14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6个;
不干性油:
碘值≤10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4个;
半干性油:
碘值100—14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4~6个。
(1)油脂的质量指标
①外观、气味:
植物油一般为清澈透明的浅黄色或棕红色液体,无异味,其颜色色号小于5号。
若产生酸败,则有酸臭味,表示油品变质,不能使用。
②密度:
油比水轻,大多数都在0.90~0.94g/cm3之间。
③粘度:
植物油的黏度相差不大。
但是桐油由于含有共轭三烯酸结构,黏度较高;
篦麻油含羟基,氢键的作用使其黏度更高。
④酸价:
酸价用来测量油脂中游离酸的含量。
通常以消耗一克油中所含的酸,所需的氢氧化钾之量来计量。
合成醇酸树脂的精制油的酸价应小于5.0mgKOH/g(油)。
⑤皂化值和酯值:
皂化1g油中全部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为皂化值;
将皂化1g油中化合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称为酯值。
皂化值=酸值+酯值
⑥不皂化物:
皂化时,不能与KOH反应且不溶于水的物质。
主要是一些高级醇类、烃类等。
这些物质影响涂膜的硬度、耐水性。
⑦热析物:
含有磷脂的油料(如豆油、亚麻油)中加入少量盐酸或甘油,可使其在高温下(240-280℃)凝聚析出。
⑧碘值:
100g油能吸收碘的克数。
它表示油类的不饱和程度,也是表示油料氧化干燥速率的重要参数。
为使油品的质量合格,适合醇酸树脂的生产,合成醇酸树脂的植物油必须经过精制才能使用。
否则会影响树脂质量甚至合成工艺。
精制方法包括碱漂和土漂处理,俗称“双漂”。
碱漂主要是去除油中的游离酸、磷脂、蛋白质及机械杂质,也称为“单漂”。
“单漂”后的油再用酸性漂土吸附掉色素(即脱色)及其它不良杂质,才能使用。
目前最常用的精制油品为豆油、亚麻油和蓖麻油。
亚麻油属干性油,故干性好,但保色性差、涂膜易黄变。
蓖麻油为不干性油,同椰子油类似,保色保光性好。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的品种及产地的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
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半干性油,综合性能较好。
常见的植物油的主要物性见下表:
油品
酸值
皂化值
密度/(g/cm3,20℃)
色泽/号
(铁钴比色法)
桐油
6~9
160~173
0.936~0.940
9~12
亚麻油
1~4
175~
184~
0.97~0.938
豆油
120~143
185~
0.921~0.928
松浆油(妥尔油)
130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