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42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班级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班级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班级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班级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docx

《班级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管理.docx

班级管理

如何正确有效地批评学生

教师批评学生是常事,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过错往往采取“恶性刺激”的方式训斥、讽刺、挖苦等,让学生在怨恨中“吸取教训”。

这种刺激的效果,往往铸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怨恨心理,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我们成人有时都会犯错误,何况幼稚无知的青少年学生呢?

学生有过错是难免的,这就要看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过错。

第一,正面引导。

在简明扼要抓往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

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学生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

第二,尊重人格。

学生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

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学生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第三,避免当众批评。

有的教师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学生,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第四,看准时机。

学生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

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

那位父亲就既抓准了时机,又不失为及时。

 第五,相互配合。

学生有了过错,教师批,家长护,岂不效果相互抵销,何谈教育?

当然,父母与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也只有让学生在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正不足。

因此,对有过错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或严格的斥责,而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寓教育于幽默诙谐、充满爱心的话语当中,使过错免于给学生心灵留下创伤,反而会取得“良性刺激”效应,彻底改正错误。

批评和表扬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两种基本方法,相比较而言,批评之法用得更多一些。

大量的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

表扬,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往往引起学生反感。

换句话说,教师批评学生很容易,但真正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批评并非易事,即便是从教多年的女教师,也往往感到批评学生是件难事,效果令人不太满意,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怎样才能提高批评效果,达到批评的目的呢?

反思多年的教育实践,我感到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做到两点:

一是要端正态度,二是要讲究方法。

  正确的批评态度是达到批评目的的前提。

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批评态度,不少教师认识并不清楚。

一些老师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批评观”,使得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态度不端正,典型表现有三种:

  第一种,羞辱性批评。

羞辱性批评就是用挖苦、讽刺的语言批评,使学生感到难为情、窘迫,甚至感到受污辱。

一次,期中考试后一位教师把试卷发给学生,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发现老师判错了自己的试卷。

站起来向老师指出。

这位教师不但不接受学生的意见,反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

“你瞧瞧你考的那几分,还有脸提问题!

”这种批评就是典型的羞辱性批评,很容易刺伤学生稚嫩的心灵。

  第二种,威胁式批评。

威胁式批评就是用恐吓性的语言批评,使学生感到意外、害怕,甚至恐惧。

一些教师为了使批评能立即收到效果,往往用“要不然……”“否则……”之类最后通牒式的语言。

如学生上课迟到了,有的教师批评学生说:

“今后不能再迟到,否则就别进教室!

”有的教师为加强对后进生的管理,让学生叫家长到校进行协商,但学生常常因害怕不敢告诉家长,结果惹恼了教师,教师就甩出这样的话:

“我告诉你,明天再不叫家长来,你就别来上学了!

”威胁式批评只会产生负效应。

一方面威胁容易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对立,学生很难听进教师的批评,批评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

另一方面威胁式批评往往不付诸行动,时间一长,教师说话就会失灵,教师的威信也就丧失了。

  第三种,埋怨式批评。

埋怨式批评就是用教训、指责、怪罪的语言批评,使学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因而失去信心。

一些教师批评时爱用“总是”、“从来”、“我早料到了……”、“谁叫你不听我的……”之类的词句、以表示学生行为是故意的,老师早有先见之明,料到了你会这样做。

如学生在教室外踢足球,不慎打碎了窗玻璃,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批评学生:

“你总是违犯校规校纪,给班里惹是生非!

”再比如,学生上体育课,不小心扭伤了脚,到校医室去治疗,教师前去问情况:

“怎么回事?

我不是早就说过,上体育课要当心,你看,不听我的话,受伤了吧!

”这种埋怨式批评,学生难以接受。

  以上几种批评,由于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所以不会真心接受批评,更不会有所改进,批评也就失去了意义。

  作为教师,要想用好批评之法,必须首先对批评有一种科学的认识。

批评,就字面来讲含有品评、判断的意思。

教师的批评,是通过客观地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沟通师生的思想认识,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行为,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师批评学生首先要考虑用什么批评方式学生才能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我个人体会,批评学生应把握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和方法:

1.态度要诚恳,评价要客观。

批评学生,必须是真心实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能因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触动,丢了面子,把心中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进行挖苦、讽刺。

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爱心和关切,从而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

教师批评学生,评价要客观,对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夸大,也不缩小,不但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还要帮助找出改进方法,使学生地教师指导下改正自己的错误。

2.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面对同样情形,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语言批评学生,效果可能截然相反。

如前面提到学生打碎玻璃的事,通过了解发现学生并不是故意的,教师不妨换一种批评方式:

“教室前面场地小,踢足球很危险,万一打碎玻璃扎伤了同学怎么办?

”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会认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错误,把玻璃安装好,也不会在教室前踢足球了。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批评语言,可以是直述式的,可以是委婉式的,还可以用幽默的语言,以求收到更好的效果。

3.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批评学生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要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时间、地点、周围有什么人)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情绪状态来决定。

必须当场提出批评的,应及时批评;事态不严重的,也可以事后提醒;需要当众批评的,要注意方式方法;学生已经认识到个人的错误,并处于自责状态时,可以用委婉的语气批评或事后批评;学生认为自己有理,而且抵触情绪特别强烈时,最好不要正面严厉批评,以免引起师生冲突,出现难以控制的事态。

批评学生还要考虑其个性特点,不同性格的学生对批评的反应往往不一样,承受能力也不同,必须因人而异。

4.要做好必要的善后工作。

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进步,教师不能批了完事,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必须做好善后工作。

如教师判断失误,错批了学生,应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这不但不会损害教师的威信,还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当教师在情绪不稳状态下批评学生时,言词难免激烈、过火,事后要请求学生谅解,并冷静地指出其错误,帮助学生知错认错,认真加以改正;对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批评之后要做一些疏导工作,理顺情绪,以防发生意外事件。

 

班主任如何批评学生?

批评亦有“道”

批评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可是,如果批评的时机把握不好,批评的功效则会大打折扣。

如何运用好批评这种教育手段?

这就需要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批评观”。

   批评不应该是否定,而应该是给予

   育人的目的是使人“成人”。

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应该是“给予”,应该在批评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榜样,让他们学有目标。

   批评不应该是指责,而应该是关怀

   指责学生是班主任情绪不健康的一种反应。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应该是一种关怀,是一种心灵的碰撞。

   批评不应该是审判,而应该是交流

   不管学生有没有犯错,他与班主任都是平等的。

我们应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学生的言语和行为,以帮助学生发现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如果班主任自始至终都以审判者的角色来批评学生,学生就会从心底里反感、排斥,甚至是憎恨你。

这种说教式的批评,效果可想而知。

   树立了正确的“批评观”,我们还需要在批评学生时,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可以采取哪些好的方法呢?

   迂回

   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容易发怒,喜欢单刀直入,这会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前,要先全面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迂回的方式,旁敲侧击,委婉地进行批评,即把“良药”装在“胶囊”或是“糖衣”中,来解决苦口的问题。

   对比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有比较才能鉴别”,在对比中予以批评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能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微笑

   批评学生,固然不能嘻嘻哈哈,但总是拉下面孔,让学生望而生畏,效果也不一定好。

所以即使是批评,教师也应当和蔼可亲,严中有爱。

一个轻轻地拍肩膀的动作,一番轻声细语的分析开导,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嗔怒

   批评学生,必要时可以严厉一些,目的是击其要害。

嗔怒可以使极少数犯错明显又拒不认错的学生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心灵产生震动而承认错误并改之。

当然,嗔怒不是大发雷霆,而是恰到好处的警醒。

   我们在讲究批评方法的时候,更要关注学生被批评后的变化,这是证明批评教育有效与否的关键。

从哪些角度关注批评后的学生呢?

   一、主动接近,消除隔膜

   学生受了批评后,往往与班主任有一个疏远期,这就像动了手术的“伤口”不能立即愈合一样。

为了不让学生与自己疏远,班主任应该主动接近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他,以消除师生间感情上的隔膜。

   二、提供机会,振作精神

   由于学生尚未“成熟”,受了批评容易产生自卑感。

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班主任在批评学生后,应留心观察或向其他学生了解该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三、联系家长,共同教育

   在批评学生后,教师可依据学生所犯错误的轻重决定是否告知家长。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说明事情的经过,学生的态度,处理的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

但答应了学生不告诉家长的,就要严守信用。

另外,班主任不要事事都通知家长或频繁请家长来学校,这样会给学生及家长造成精神压力,甚至对班主任产生反感。

   总之,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学会批评,善于批评,努力用批评之“道”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成效。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十来岁的孩子。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惧怕学生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教师能运用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改正缺点,让我们每个学生都能沐浴教师爱的阳光,健康地成长。

为学生撑起一片绿荫,让学生在温暖的阳光里成长。

 

批评,总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而班主任却又是使用这个武器最频繁的人,毕竟我们打交道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会犯下这样那样错误的学生,因此,在学生犯下错误时,能否有一个合适的批评方式,使学生之后能够“口服心也服”,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永无止境探讨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和不正确的教育下,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就是逆反心理特别严重。

因此,如果批评惩罚的方法手段不当,很容易给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工作造成被动。

所以,我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总是先考虑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期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中如何正确的批评学生?

2009-09-0615:

44

在教学中如何正确的批评学生?

批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

但是我以为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但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

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有学者认为:

“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

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

一、寓批评于身教中

教师的行为原本就是学生的风向标。

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他们的言行处处折射着教师的形象。

因为来自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我班的教室除了一日三次的打扫卫生之余,教室里还是经常看到垃圾,有废纸、食品袋、笔芯等。

多次的教育几乎没什么效果,无奈之余,采用了班干部监督和扣分制,结果在一段时间内有了一些效果,但不久之后又“涛声依旧”。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看不过去,便自己弯下腰捡起了废纸,旁边一位女同学马上就帮我一起捡了。

我突然得到启发,以后经常主动去捡班里的垃圾。

渐渐的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会主动去做这件事情了,那些有乱扔习惯的同学也感到不好意思,渐渐地改掉了这一坏习惯。

可见,教师的行为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批评方式。

二、寓批评于关爱中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

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比如看到学生在教室的走廊上玩篮球,打破了窗户的玻璃,还差点打到了同学,如果此时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训斥学生:

“你总是违反校规校纪,做事莽撞,惹是生非!

这种斥责式的批评,学生一般难以接受。

如果,此时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说:

“教室的走廊上场地小,玩球很危险,不但容易伤到别人,同时也会容易伤到自己,还会给同学的行走带来不便,你课间喜欢运动是好事,老师希望你选一个能尽情玩又不会有太大危险的地方,好吗?

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会认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和同学的安全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

三、寓批评于尊重中

处在初中年龄段的中学生,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

教师在批评中应注意把握批评的尺度,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反之,不仅没有效果,甚至会激化师生的矛盾。

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不同性格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指课堂上或课堂下),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不能随心所欲和信口开河,尤其不宜在大庭广众的课堂上和异性面前指名道姓批评学生,令其尴尬和难堪。

批评中更不能咒骂、讽刺、挖苦学生,不拿学生非原则性的个性习惯做文章,不宜过早下断结论,要采取平等、商讨的态度,多用揭示语,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认识自身的问题。

倘若教师在批评中果真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学生也会很尊重你,乐意接受你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一些学生因为一时的疏忽,犯了一些错误,但他马上又认识到了,并要求老师不要在班里批评他,他保证以后会改正。

学生既然有这样的认识态度,做老师的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当然绝对不会违背他的意愿,而且当他看到老师这么尊重他,下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他也会愿意与老师交流,那么老师做起思想工作也就容易许多了。

四、寓批评于激励中

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可以将一个人引向成功。

相反,一个有伤自尊心、令人泄气的批评则会让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

比如:

有一次,我接任了一个比较乱的班级,其中有一个特别难管理的学生,被前任班主任称作“刀枪不入”型人物,也就是说软硬兼不吃的人。

一学期下来检讨书是成堆的,但还是错误不断,打架、上网、逃学、上课吵闹等样样照来。

为此,我想了一个办法,故意装作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不是非常的了解,而是在一次小小的违纪事件发生以后,找到了他。

跟他说:

“经过这段时间对你的观察,发现你是一个很好动的学生,而一般好动的学生都非常聪明的。

根据我上数学课时你的反应来看,你确实很聪明,像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不重用你实在觉得可惜。

今天老师请你回去思考一下,你觉得你能当个什么班干部,为班里做点什么呢?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可能是自己长期以来都已经习以为常被当成无用的学生了,第二天,他居然跟我说:

“老师,你看错人了,其实我是一个没的救的学生,不要为班里惹是生非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为班里做事?

老师你这么看得起我,我真的很感动,以后我尽量不为班里惹事了,当班干部就算了吧。

”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很高兴,说明我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我当然不会就此罢休,马上说到:

“老师是真心实意想让你当班干部的,我看你在同学中挺有威信,虽然以前没做过班干部,但我相信以你的聪明,应该不会难学的,你就先做副班长,多向班长学习,快点把工作做好,当好老师的小助手,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材,把你们的功课教好,好吗?

”听我这么说,他也就没再推辞了,说那就试试看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虽然还是要犯些错误,但错误明显比原来少了、小了,而且每次犯错,他都有些不好意思,我就经常鼓励他,说他在班干部工作中,有哪些做的很好,让老师很佩服等等,顺便再指出平时哪些地方应该加以注意的。

在最后毕业时,虽然他还没有改掉所有的毛病,但已经基本上不犯大的错误了。

后来他还在同学、家长面前却时常提起我,说我对的鼓励让他终身难忘,而且让他觉得自己原来还是挺能干的,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五、寓批评于宽容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

许多老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

学生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

学生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就经常随口而出:

“怎么这么苯?

学生一时成绩不好,他们往往会才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待学生;……

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局限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

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彩多姿的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因此,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你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有一次,我班的一位任课教师由于大意,下课时把包放在了讲台上,这时我班的一位男生看到了包里露出了一个皮夹,他于是就走到了讲台边,用报纸挡住了其他同学的视线,拿走了皮夹,由于班里人多,有几个男生已经看到了他的行为,虽然没看到他拿着皮夹,但已怀疑他从老师包里拿走了东西,于是就赶紧告诉了那位老师,这位老师赶紧看了一下包,发现钱包没有了,于是马上把那位男生叫到办公室,追问钱包的下落,结果他却坚决不承认拿了钱包。

因为他很清楚,拿走了老师的钱包,这一罪名可非同小可,弄不好是要处分的。

但另一方面,我发现他其实也很心虚了,一直低着头。

我想,他也是一时的贪念吧,也不能说他的品行能坏到哪去。

于是我就很诚恳地对他说:

“老师知道你也是一时的糊涂,根据老师平时的观察,你的品质还是不坏的,老师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以后保证不犯了,这次的事情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是可以的,但老师也要看你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希望你好好想想,也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你将来有好的表现,老师保证只字不提这次的事。

”听了我的劝告以及对他宽容的做法,他表示要好好改改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拿出了钱包。

以后他的表现也证明了这次对他的宽容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再也没听说他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了。

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这样的感觉:

你仍是我的学生,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会改正。

当然,在执行宽容这种批评方法时,我们一定要明白:

什么时候可以宽容,什么时候绝不姑息,是悄悄地宽容,还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事不过三,这些都是要有尺度的。

六、寓批评于无声中

心理学家莫勒比恩有一个公式值得借鉴:

感情表露=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

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教师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与爱护,从内心萌发和增强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所以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环境与气氛恰当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曾有这样一个事例:

一个学生经常缺课,有人把他告到了校长那儿,校长经过了解,发现他去玩康乐球。

于是校长便到康乐球室找到了他,站在他背后。

他发现校长严肃地看着他,一言不发,便放下球棒跟着校长回到了学校。

一路上,两人都不说一句话,到校后,校长只用手朝教室一指,他便进教室去上课了。

以后校长再也不提此事,下课也不找他,结果他连续几天都心事重重。

后来他自己到校长办公室去找校长,“校长,你什么时候批评我啊?

”校长说:

“不必了,你现在不迟到不旷课,又没有什么错误,批评什么?

”他如释重负地笑了。

长大后他对这件事念念不忘,他说:

“如果校长当时骂我一顿,我也许早就忘了。

校长越是不说,我自己就越是想得多,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无声批评”的巨大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必须有声地进行,有时无声的静场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也不妨试试无声的批评或惩罚。

比如当你步入课堂,看到喧闹不止的情景,不妨静静地站一会儿可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平时教育学生时总结出来的一些批评的方法与技巧,尽量让批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批评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

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件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激励的,而不是打击;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维护人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是藏在严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炽热的爱!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把学生比喻为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

小树苗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不停地为其浇灌、施肥、剪枝和除虫。

假如我们把表扬当作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就是剪枝、除虫。

要想让你的批评成为点石成金的魔戒,要想让学生们因你而从执迷不悟中豁然开朗,那么,你的批评中必须蕴含着爱、蕴含着真正的人文关怀!

@怎样批评学生

 

   怎样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失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

   暗示:

对课堂上轻微违纪的学生,可以目代言,使用体态语言,给其警告,以保护其自尊心,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引导:

指出学生错误在哪里?

为什么错了?

什么才是正确的?

耐心加以引导,不可粗暴训斥。

 

   谈心:

多找学生谈心,肯定其优点,找出其不足,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说理:

教育学生时,要力戒态度粗暴生硬,挖苦讽刺,更不能使用过激语言或体罚学生,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自纠:

对自己的错误,应及时纠正。

尤其是学生当面提出时,更应如此,不得回避,并要感谢学生。

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对学生说"不知道"、"我错了"。

   选择批评的方法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

即批评时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

   2、对于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