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2531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麦秸秆打包机Word格式.docx

2.4执行机构运动分析………………………………………………?

2.5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运动简图……………………………………?

三、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3.1传动方案设计……………………………………………………?

3.2电动机的选择……………………………………………………?

3.3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分配………………………?

3.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四、设计小结……………………………………………………………?

五、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

1.1设计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的初步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相关知识;

培养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机构运动简图设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培养具有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提高我们进行创造性设计、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技术数据诸方面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得到一次较完整的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构件的尺寸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是机械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

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2设计题目

麦秸打包机机构及传动装置设计

该麦秸打包机工艺动作如图所示,使人工将麦秸挑到料仓上方,撞板B上下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将麦秸喂入料仓,滑块A在导轨上水平往复运动,将麦秸向料仓前部推挤。

每隔一定时间往料仓中放入一块木板,木版的两面都切出两道水平凹槽。

这样,麦秸将被分隔在两块木版之间并被挤压成长方形。

从料仓侧面留出的空隙中将两根弯成∏型的铁丝穿过两块木版凹槽留出的空洞,在料仓的另一侧将铁丝绞接起来,麦秸即被打包,随后则被推出料仓。

打包机由电动机驱动,经传动装置减速,再通过适当的机构实现滑块和撞板的运动。

传动装置方案采用:

带传动+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

1.3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

执行构件的位置和运动尺寸如图所示,当滑块处于极限位置A1和A2时,撞板分别处于极限位置B1和B2,依靠重力将麦秸喂入料仓。

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T(秒),打包机机构的输入轴转矩为M。

其余尺寸见下表:

方案号

T(s)

M(Nm)

l1

(mm)

l2

(mm)

l3(mm)

l4

l5

l6

1

1.00

440

300

400

250

800

200

600

说明和要求:

(1)工作条件:

一班制,田间作业,每年使用二个月;

(2)使用年限:

六年;

(3)生产批量:

小批量试生产(十台);

(4)工作周期T的允许误差为±

3%之内。

1.4设计任务

1、执行机构设计及分析

1)执行机构的选型及其组合

2)拟定执行机构方案,并画出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示意图

3)画出执行机构的运动循环图

4)执行机构尺寸设计,画出总体机构方案图,确定其基本参数、标明主要尺寸

5)画出执行机构运动简图

6)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2、传动装置设计

1)选择电动机

2)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

3)计算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2.1功能分解与工艺动作分解

1)功能分解

为了实现打包机打包的总功能,将功能分解为:

滑块的左右运动和撞板的上下运动。

2)工艺动作过程

要实现上述分功能,有下列工艺动作过程:

(1)滑块向前移动,将草杆向右推。

(2)滑块快速向左移动同时撞板向下运动,将草杆打包。

(3)当撞板向下移动到最大位移处时,滑块也将再次准备向右移动,至此,此机构完成了一个运动循环。

2.2方案选择与分析

1.概念设计

根据以上功能分析,应用概念设计的方法,经过机构系统搜索,可得“形态学矩阵”的组合分类表,如表1所示。

表1组合分类表

滑块左右移动

曲柄导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组合机构

连杆机构

撞板上下移动

因滑块左右移动与撞板上下移动可用同一机构完成,故可满足冲床总功能的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有N个,即N=2X2X2X2个=16个。

运用确定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原则与方法,来进行方案分析与讨论。

2.方案选择

1)滑块水平运动的机构方案选择

滑块左右运动的要求:

主动件作回转或摆动运动,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左右往复运动,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称工作段),机构有较好的动力特性。

根据功能要求,考虑功能参数(如生产率、生产阻力、行程和行程速比系数等)及约束条件,可以构思出如下能满足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左右往复运动的一系列运动方案。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1:

三角正弦机构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2:

槽轮滑块机构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3:

六连杆机构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4:

连杆复合机构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5:

导杆机构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6: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7: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8:

内凸轮机构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9:

滑块左右运动方案10:

外凸轮机构

表2.上述满足执行构件水平运动各个机构运动方案定性分析

主要性能特征

功能

功能质量

经济适用性

运动变换

增力

加压时间①

一级传动角②

二级传动角

工作平稳性

磨损与变形

效率

加工装配难度

成本

运动尺寸

满足

较短

较小

---

一般

简单

较短

较平稳

剧烈

较高

较复杂

满足

---

较平稳

一般

较高

较大

较强

较大

较复杂

较难

一般有

6

较简单

7

有冲击

剧烈

8

9

简单

10

注:

①加压时间是指在相同施压距离内,撞板向下移动所用的时间,越长则越有利。

②一级传动角指连杆机构的传动角;

二级传动角指六杆机构或连杆复合机构中后一级机构的传动角。

③评价项目应因机构功能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以上方案初步分析如表2。

从表中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

方案2,3,5,9性能显较差;

方案:

1,4,6,7,8,10有较好综合性能;

其中1,4,7,10这四个方案可作为被选方案,待运动设计,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后,通过定量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2).撞板下压机构方案选择

撞板下压机构的运动要求:

主动件作回转或摆动运动,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或近似直线)上下往复运动,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称工作段),机构有较好的动力特性。

根据功能要求,考虑功能参数(如生产率、生产阻力、行程和行程速比系数等)及约束条件,可以构思出如下能满足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上下往复运动的一系列运动方案。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1: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2:

凸轮机构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3: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4:

齿轮复合机构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5:

凸轮复合机构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6: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7:

凸轮连杆齿轮齿条复合机构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8: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9:

齿轮齿条机构

执行构件铅垂运动机构方案10:

表2上述满足执行构件铅垂运动各个机构运动方案定性分析

功能

加压时间①

平稳性

运动效率

复杂性

2

3

较长

4

较好

5

对以上方案初步分析如表3。

从表中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方案2,4,5,7的性显较差;

方案1,3,6,8,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