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138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新疆中考真题.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鄙夷(b)伫立(chù)潜心贯注(qián)

B.气氛(fn)霎时(shà)惟妙惟肖(xio)

C.屏息(bng)炽痛(chì)风雪载途(zài)

D.默契(qiè)殷红(yn)随声附和(hè)

1.C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勋章葱茏物竞天择B.托辞慷慨油光可签

C.狂斓委屈心无旁骛D.诀别伧俗妇儒皆知

2.A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堂,尽享天伦之乐。

C.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

D.“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3.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4.D

5.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朴素而、真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大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A.精巧B.端庄C.娟秀D.含蓄

5.C

6.学校将在读书日幵展“我读中外名著”的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提示完威下列读书卡,和同学交流。

(5分、前三空各1分、第四空2分)

我读中外名著

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国籍

主人公

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6.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或前苏联保尔或保尔·柯察金示例: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7.请将下列句子准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2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共26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毎空1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2)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3),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山不在高,(刘禹錫《陋室銘》)

(5)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歩,中无杂树,,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7)今年新疆的春季雨水格外殷勤,春意浓浓,俨然江南。

请你写出有春天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

(二)古诗阅读理解(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

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c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10.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2分)

阅读下面[甲文][乙文]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文]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乃人见()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于是、就通“遍”遍及、普遍虚报赐福、保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公将战,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2.鲁庄公要迎战,曹刿请求接见。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乙文]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

明日。

会天疾风。

左右止文候,不听,曰:

“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遂自驱车往。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B.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C.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D.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13.B

14.选文中魏文候是个的人。

(2分)

14.守信或诚实等。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24分)

母亲之躯(节选)

王族

正雪灾结束后,荒漠上的积雪在融化,春天终于来临。

沙漠不比雪山寒冷,在春天里温度上升一分,积雪就会融开一尺,荒野上慢慢地便露出绿的生机。

春天也是接羔的季节,让牧人们每天又惊又怕。

因为母驼到了临产期,肚子会一阵一阵地疼痛,它们便不会在一个地方老实待着,而是要在旷野上颠簸奔跑,想让肚子里的胎儿遭受颠簸而快些出生。

所以,塔把往往都是在较人找不到的地方独自产下幼驼。

是客配的习性,主人除了寻找它们外到无选择。

这时候麻烦就来了。

托拜阔拉沙漠草场上有很多长眉驼的天敌,其中最可怕的是狼。

狼生性粗野,是食肉欲望最强烈的动物。

到了母驼产春羔的季节,那些饿了一个冬天的狼终日在草场上游荡,嗅到母驼生殖的气息后,便远远地窥视,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牧民叶赛尔曾好几次经历过这样的事。

2003年春末,长眉驼群里有一峰毛色灰白,瘦骨嶙峋的母驼要分娩。

阿吉坎老人认为它产下的会是两峰毛色如雪的白色幼驼,但大家不相信他的话,因为它的皮色像一团乱七八糟的、沾着灰尘的抹布。

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猎人的儿子会造子弹”,说的是种族遗传的事。

那峰老母驼的毛色如此不好,怎能生出两峰毛色如雪的幼驼呢?

分娩的两天前,那峰母驼出走,在离家十几公里的一块大草滩抽搐着卧倒了。

整整两天两夜,它在那里抽搐着嘶吼,身子下的那块草皮都被磨秃了。

但任凭它如何嘶吼,草场上寂静无声,只有巨大的黑暗从四下里潜来将它遮蔽。

最后,它扬起挂满污浊汗水的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吼一声,两块湿乎乎的血块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两个新生命诞生了。

这时候,两关来转轉维精官的式慎根鑷近了。

当深身胤的用胞置着身手,从地上的由一道相大的特脑树理人大明时,联集中了官科有凶我的野性敏转地小过来一切晚住了它的臀邦,这时,官已没有力气扬起后歸。

很平特撕喷它的躯体,它流着泪把两峰刚周:

降生的幼胞护在了身学底下。

待阿吉坎和儿子赶到时,那峰刚刚做了母亲的长眉驼,身子已被狼啃吃了一小半,而且已死去多时了。

阿吉坎把母驼的身子翻转过来,奇迹发生了,两峰幼驼迎着晨曦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毛色洁白如雪。

再看那峰母驼,它死去的时候脸上很平静,没有丝毫挣扎的痕迹。

我感慨万分,母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位母亲的形象。

我跟着叶赛尔来到屋子后面的驼群里,寻找那两只毛色纯白的长眉驼。

在这样庞大的白色长眉驼群中,我认不出哪两头是它们的母亲用生命保护下来的长眉驼。

叶赛尔走到一峰面向夕阳,看上去有些傲慢的长眉驼跟前,喉咙间发出一声低低的呼唤声,用手抚摸着它的腿,似乎要让它听从他的话。

这峰长眉驼太高大了,已经习惯了享受这个地方被抚摸的慰悦感。

所以,当叶赛尔抚摸着它的腿时,它微微闭上了眼睛。

叶赛尔说:

“它就是那两只幼驼中的一只。

它也快要做母亲了,你看看它的肚子,鼓鼓的。

这时,太阳就要西沉了,空气中透着些许凉气,有一道夕光射到了它的腰身上,一层纯白的、微微透明的光晕映照着它俊美的体型。

它猛一甩头,就在这道夕光中弯下了修长的脖颈,用一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颇为含情的、琥珀似的大眼睛望着我,然后缓缓扭转脖颈,把柔软的嘴唇触到了叶赛尔的肩头,使自己变成了一座雕像。

我心中泛起一阵颤抖,眼前的这一幕让我相信,在这家人和长眉驼之间,并不仅仅是如此亲密的关系,在这颇为动人的一幕背后,还有着更为感人的人与长眉驼互相依存的生命故事。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依存,人与长眉驼才能够很好地在这里生存下去。

后来,再次见到阿吉坎时,我问:

“你怎么知道那峰长眉驼产下的就一定会是毛色纯白的幼驼呢?

”他微微一笑说:

“这很简单,我的记忆不会骗我,那峰母驼刚生下来的时候,毛色也是这种高贵的白色。

”(选自《意林》2018年第11期有删改)

15.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6分,每小题2分)

请给第段中加点字注音。

颠:

簸:

阅读第段,用个四字成语形容母驼此时的处境:

(3)说说第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15.[diānbǒ]

示例:

危机四伏(处境危机、险象迭生、进退维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6.文章第段刻画母驼死去时的情形,你从中能感受到母驼死前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

16.在生命遭受威胁时,母驼用自己身体保护幼子;面对死亡是平静坦然的。

为了幼子不被发现,忍痛不予挣扎。

17.第段中对幼驼一系列的动作、神态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17.写出幼驼与夜塞尔之间和谐相处,关系密切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与动物互相依存生命故事赞美之情。

18.文章最后一段看似多余,能否删去?

请说说你的理由。

(5分)

18.不能删去。

这段有两个作用:

一是照应了前文阿吉坎老人对母驼的关心关爱,了如指掌,突出了人和动物互相依存、亲密美好的生命主题。

19.读了这篇文章你有那些感受?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

(5分)

19.示例:

母驼用自己的躯体保护了幼子的生命,这种母爱的天性令人感动;叶赛尔一家对母驼的关心与呵护令人感动;长眉驼对叶赛尔的信任、依恋,他们之间的亲密美好、互相依存让人感动。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18分)

读书的习惯

钱歌川

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

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

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

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

苏东坡说:

“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