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048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b、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按照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分别做水下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以满足挖孔桩不同灌注施工工艺的要求。

c、测量放样:

测定桩位中心点位、高程水准点后,复核桥梁孔径、桩间距,设置桩位中心护桩,在桩基周围撒出灰线,办理驻地工程师复核、签认手续。

d、全面挖孔桩施工前,先做挖孔试桩,桩孔数量不少于2个,对图纸提供的水文、地质情况时行复核,检验选择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要求,当水文、地质情况有变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对施工工艺进行修正。

2、机具准备

a、挖掘设备:

铁锹、镐、钢钎、手持式凿岩机、空压机、风镐。

b、提升设备:

慢速卷扬机、提升钢框架;

电动葫芦,门式梁架;

活底吊桶等。

c、运输设备:

手推车、小翻斗车、水泵等。

d、安全设备:

鼓风机、有害气体检测仪、氧气袋,低压、防破电线、防爆照明灯、活动软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活动盖板等。

e、护壁设备:

模板、支撑架,钢筋混凝土套筒、钢套筒等。

f、钢筋加工、安装设备,钢筋笼成型成套设备,电焊机、直螺纹连接器、钢管支架等。

3、材料准备

原材料:

水泥、石子、砂、钢筋等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人员按规定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4、作业条件

a、完成挖孔试验,确定地质、水文情况,修订完成完善的施工工艺。

施工机具、模板、安全设施齐全,材料准备充分。

b、开挖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清除坡面危石、浮土,铲除松软土层并夯实,出渣道路畅通,孔口四周排水系统完善,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及时将桩基周围的积水排走,确保场内无积水,必要时要降低地下水位。

设置孔口围护栏,搭设孔口的雨蓬。

临时电力线路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布置,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

标识牌标识桩号、墩台号、桩基编号、孔口标高,桩底标高、孔深、桩基顶面标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现场技术负责人。

c、施工作业人员要求

操作工人:

应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做到熟练掌握井下作业、投料、搅拌、运输、振捣等技术,制定对应的安全紧急救援措施。

三、施工方案

1、施工流程

测量放样及定桩位——孔口护圈浇筑——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桩基中心位置检测——放置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安装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安装活底吊桶——照明灯、通风机、水泵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放置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桩基中心位置检测——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依次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土方——检查验收桩孔——钢筋笼加工、安装——安装混凝土导管或串筒——浇筑水下或普通混凝土——桩基成品检测、验收

2、挖孔

a、测量放样及定桩位

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坐标进行复核。

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同导线点一起附合测量,附合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根据批复的附合测量成果,确定桩位中心,以中心圆,以桩基半径为半径,画出孔口护圈内径圆周,撒灰线。

驻地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支模、浇筑或砌筑孔口护圈。

桩基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桩位进行复测。

安装钢筋笼前对桩位进行复测,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b、孔口护圈浇筑或砌筑

孔口护圈用混凝土浇筑、用砖砌护圈,孔口护圈施工完成后测量孔口护圈顶标高。

根据孔口护圈标高及桩底标高确定挖孔深度。

孔口护圈高出原地面30cm,以防在施工过程中杂物落入孔中伤人。

护圈砌筑完成后复测桩位,在护圈顶面定位十字护桩,在挖孔施工过程中,利用十字护桩检测桩孔中心偏位、桩径、桩孔垂直度等。

c、开挖桩孔土石方

开挖顺序,应视地层松紧、桩孔布置而定,地层紧密、地下水位不大的可同时开挖,但渗水量不大的可同时开挖,渗水量较大的孔,应超前开挖,集中抽水,降低其它孔的水位,地下水位较大者宜对角开挖。

若桩孔为梅花式布置,宜先开挖中孔。

桩孔开挖时,先开挖桩孔中间部分的土石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控制好桩孔截面尺寸,根据地质的不同,确定开挖节段高度,在地质好的情况下,约为1m为宜,当土层坚硬,不致坍陷时可加大到1.5m;

当土层松软如细沙土或含水量大的粘土时,开挖节段高度可减小至0.4—0.8m为一施工节段。

挖孔直径为:

上口直径较桩径大10cm,下口直径较桩径大17cm,成圆台形。

挖孔过程中做好原始录,发现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立即汇报,从施工工艺及安全设施上采取措施。

d、桩基中心位置检测

每一节段桩孔开挖完成后,检查孔径、垂直度及中心偏位,每一节段挖孔成型后,检查孔位中心是否与桩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5cm。

每层必须检查其孔位及孔径符合要求后方可支模板。

以保证整个桩基的护壁厚度、孔径及垂直度。

e、放置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

每一节段段挖孔完成后,在节与节之间必须安放附加钢筋。

护壁模板通过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重复周转使用。

模板采用三块钢模板拼接而成,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模板用木桩加固支撑,其中轴线与桩中心在同条垂直线上,偏差不大于1cm,以保证桩基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可在多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支撑,防止模板受力变形。

为操作方便,不设水平支撑。

模板安装牢固后,检测模板的位置,以保证桩孔的平面位置及其垂直度。

f、浇筑第一节段护壁混凝土

每挖完一节段后,应立即放置模板,浇注护壁混凝土,采用人工浇注、人工振捣,坍落度控制在10cm左右,混凝土护壁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其厚度,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浇筑24小时后方可拆模。

g、安装垂直运输架

垂直运输架有提升钢框架作为承重结构,配置慢速卷扬机提升,第一节段桩孔浇筑完混凝土后,钢框架安装在桩孔旁,能过三角架的转动横移。

h、安装小型卷扬机。

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穿上卷扬机钢丝绳,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卷扬机,地面运土用手推车或小翻斗车。

i、安装活底吊桶、活动盖板、照明、水泵及通风机。

在安装滑轮组和吊桶时,保持吊桶与孔壁之间留有适当距离,防止施工过程中吊桶碰撞孔壁,预防安全事故,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防破电线、带罩的防水、防爆照明灯。

孔口四周设置围护栏。

当桩孔深度大于10m时,应进行井下机械通风,加强空气的流动,必要时向井下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流作业,桩孔上方人员必须密切观测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地下渗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当地下水量较大时,在桩孔底先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应按照抽水量选定。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水措施,然后再开挖。

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挖孔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伤人。

吊运土时,才打开安全活动盖板一定面积,留一定宽度作为挖孔人员的安全空间。

j、开挖、吊运第二节段桩孔土石方。

从第二节段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地面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当吊桶在桩孔上方1.0m时,横移或转动,使吊桶离开桩孔上方,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用小推车运至孔口以外3m,平整现场或存放,然后统一弃土。

若在孔口上方卸土石,吊桶在桩孔上方1.0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渣土、石块等坠落孔内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继续装土。

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杆孔规检查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施工人员修整孔壁使上下垂直顺直。

k、在检查桩孔直径、圆弧度、中心位置合格后,拆除第一节护壁模板,并放置附加钢筋,护壁模板一般采用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依次周转使用,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cm的混凝土浇筑口。

如为变截面桩孔,则应另配模板。

l、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

模板支好后,检测模板的中心位置,支撑情况,当符合要求后浇筑第二节段护壁混凝土。

混凝土用吊桶运送到孔内,人工入模、振捣密实。

为加快工程进度,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早强剂,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m、逐节段往下循环操作,将桩孔挖至设计标高,用钢钎插探桩底地质情况是否与图纸相符,清除虚土,基底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即时上报监理工程师,签署验底记录。

n、开挖扩底部分土方。

桩底分扩底和不扩底两种情况,挖扩底桩应先将扩底部位桩体的圆柱体挖好,再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削土,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扩底直径一般为1.5d—3.0d,扩底部位的变径尺寸为1:

4。

o、检查验收。

成孔后在自检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经监理工程师对桩直径、标高、桩位、垂直度全面检查签字后,才进吊放钢筋笼。

p、碎石土层用短稿或短锹进行人工挖掘,孤石、风化的岩石用风镐凿除,必要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爆破时应根据岩石的强度来控制炸药的使用量。

爆破时严格控制炸药量,孔深大于5米时,必须用电雷管引爆,同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

孔内爆破后先通风15分钟并检查孔内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再下井作业。

至孔底50厘米高度时,改用风镐凿岩开挖,以免超挖和破坏孔底岩层。

3、钢筋笼制作、安装

a.钢筋笼制作

钢筋在进场前,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大批量进场,钢材进场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垫木或其他方法垫起,工地临时保管钢筋时,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所,根据天气情况,在雨雪天气,必要时加盖雨棚布。

钢筋笼制作在制作场地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钢筋下料时设计好下料尺寸,确保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焊接接头错开1.5米以上,从而保证在同一断面上钢筋焊接面积小于等于整个断面钢筋总面积的50%,保证整个钢筋笼长度。

钢筋搭接符合规范要求,Ⅰ级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时采用点焊。

Ⅱ级钢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双面焊为5d(d为钢筋直径),单面焊为10d(d为钢筋直径)。

焊接时先进行预热,不得在-15º

C以下焊接钢筋,焊接钢筋要自然冷却。

焊缝饱满且不得烧伤主筋,焊接时用502焊条,同轴线焊接,及时清除焊缝表面的焊渣。

钢筋笼安装前应检查钢筋根数、直径、间距、钢筋笼是否变形,焊接点、焊接长度、宽度、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依据《JTJ041-2000》,控制主筋间距在±

10mm以内,箍筋间距在-20mm以内,骨架外径在±

10mm以内,骨架倾斜度在0.5%以内,骨架保护层在±

5mm以内,骨架顶端高程在±

10mm以内,骨架底高程在±

50mm以内。

挖孔周期较长,在挖孔快结束时开始制作钢筋笼,因条件受限时,采用人工在孔口架设支架安装钢筋笼,在加工场将钢筋根据设计长度分节下料,人工倒运到在已搭好的支架上进行安装,大于Φ22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管连接,小于Φ22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5d,绑扎时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