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072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化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x

9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波长精度

10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用合适的流动相,使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分开。

5.进行下述计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1)

(2)

(3)(4)

(5)

(6)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⑴0.3–0.2–0.40.20.10.40.0–0.30.2–0.3

⑵0.10.1–0.60.2–0.1–0.20.5–0.20.30.1

①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

②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相一致.而后组数据的标准差较大,这是因为后一组数据有较大偏差(0.6),标准差可突出大偏差的影响.

③S1﹤S2,前一组数据的精密度较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

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

①平均值;

②标准偏差;

③相对标准偏差;

④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⑤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和置信区间。

解:

=12.0104

0.0024

0.00000576

0.0009

0.00000081

0.0005

0.00000025

0.0003

0.00000009

0.0002

0.00000004

0.0007

0.00000049

0.0014

0.00000196

0.0016

0.00000256

样本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为:

±

t0.01,9×

3.250×

0.00038=±

0.0012

样本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为:

μ=±

=12.0104±

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

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百分质量分数分别为:

1.46﹪、1.62﹪、1.37﹪、1.71﹪、1.52﹪及1.40﹪。

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质量分数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ɑ=0.05时)?

∵查表t0.05,5=2.571>

t,∴改变条件前后无显著性差别。

9.用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同一复方片剂中乙酰水杨酸的百分质量分数,测定的标示含量如下:

HPLC(3次进样的均值):

97.2﹪、98.1﹪、99.9﹪、99.3﹪、97.2﹪及98.1﹪;

化学法:

97.8﹪、97.7﹪、98.1﹪、96.7﹪及97.3﹪。

问:

①G检验是否有可疑值;

②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别?

③在该项分析中HPLC法可否代替化学法?

HPLC法:

化学法:

对HPLC法:

99.9为可以值

故99.9保留

∵S2<

S1,显然化学法也无逸出值

∵<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差异

求验HPLC法可否代替化学法,属双侧检验问题。

<

,两种方法的平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HPLC法可代替化学法。

10.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标准溶液浓度,共测定5次,获得如下结果:

0.1019、0.1027、0.1021、0.1020、0.1018(mol/L)。

①用Grubbs检验法决定对可疑数据0.1027mol/L的取舍;

②求出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解:

=0.0012=0.12%

查表得:

G0.05,5=1.71

因为G计<

G表,所以0.1027应保留。

11.用HPLC分析某中药复方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共测定6次,其平均值。

试求置信水平分别为95%和99%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查表得:

t0.05,5=2.571,t0.01,5=4.032

置信水平为95%时,

置信水平为99%时,

12.用巯基乙酸法进行亚铁离子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波长605nm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A),所得数据如下:

x(μgFe/100ml):

01020304050

y(A=lgI0/I):

0.0090.0350.0610.0830.1090.133

试求:

①吸光度-浓度(A-C)的回归方程;

②相关系数:

③A=0.050时,试样溶液中亚铁离子的浓度。

∴吸光度--浓度(A-C)的回归方程:

A=0.010+0.00247C

把A=0.050代入方程:

0.050=0.010+0.00247C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1.下列物质中哪些不能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为什么?

答:

直接法:

K2Cr2O7,NaCl,AgNO3,性质稳定,有可以直接配制的基准物质

间接法:

NaOH,H2SO4,HCl,Na2S2O3,KMnO4性质不稳定,无对应基准物质

2.基准试剂①H2C2O4·

2H2O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

②Na2CO3因吸潮带有少量水分。

用①标定NaOH溶液或用②标定HCl溶液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

用此NaOH(HCl)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

a.用部分风化的H2C2O4·

2H2O标定NaOH溶液,结果偏低,因为H2C2O4·

2H2O的有效量H2C2O4增多,从而消耗NaOH的体积变大,使浓度偏低;

b.用吸潮的Na2CO3标定HCl溶液,结果偏高,因为Na2CO3的有效量减少,从而消耗HCl的体积变小,使浓度偏高;

c.用此NaOH溶液测定某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结果是偏低;

用此HCl溶液测定某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

3.用基准物质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

(1)滴定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上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2)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1238g,记录时误记为0.1248g;

(3)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淋洗滴定管:

(4)使用的Na2CO3中含有少量的NaHCO3。

(1)偏低;

(2)偏高;

(3)偏低;

(4)偏高

4.写出下列各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①(NH4)H2PO4;

②H2SO4(c1)+HCOOH(c2);

③NaOH(c1)+NH3(c2);

④HAc(c1)+NaAc(c2);

⑤HCN(c1)+NaOH(c2)

①(NH4)H2PO4质子条件式:

[H+]+[H3PO4]=[NH3]+[HPO42-]+2[PO43-]+[OH-]

②H2SO4(c1)+HCOOH(c2):

[H+]=[OH-]+[HCOO-]+2[SO42-]+[HSO4-]

③NaOH(c1)+NH3(c2):

[H+]+[NH4+]+c1=[OH-]

④HAc(c1)+NaAc(c2) 

[H+]+c2=[OH-]+[Ac-]

⑤HCN(c1)+NaOH(c2):

[H+]+c2=[OH-]+[CN-]

5.写出①H3AsO4:

②MgBr2水溶液的电荷平衡式

①H3AsO4电荷平衡式:

[H+]=[OH-]+[H2AsO4-]+2[HAsO42-]+3[AsO43-]

②MgBr2电荷平衡式:

[H+]+2[Mg2+]=[OH-]+[Br-]

6.配制浓度为2.0mol/L下列物质溶液各5.0×

102ml,应各取其浓溶液多少毫升?

⑴浓氨水(密度0.89g/cm3,含氨29﹪)

⑵冰醋酸(密度1.05g/cm3,含HAc100﹪)

⑶浓H2SO4(密度1.84g/cm3,含H2SO496﹪)。

⑴氨水每升重:

由得:

⑵冰醋酸每升重:

⑶浓H2SO4每升重:

应各取氨水、冰醋酸、浓H2SO467ml、57ml、56ml并分别加水稀释至500ml。

7.应在500.0ml0.08000mol/LNaOH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0.5000mol/L的NaOH溶液,才能使最后得到的溶液浓度为0.2000mol/L?

由,设加入Xml0.5000mol/LNaOH溶液

解之得:

8.已知1ml某HCl标准溶液中含氯化氢0.004374g/ml,试计算:

①该HCl溶液对NaOH的滴定度;

②该HCl溶液对CaO的滴定度.

(1)

(2)

(2)代入

(1):

②反应式:

2HCl+CaO===2CaCl2+H2O

将代入上式:

9.已知CaCO3试样中杂质不干扰测定。

称取该试样0.2500g,加入25.00ml0.2600mol/LHCl溶解,煮沸除去CO2,用0.1225mol/LNaOH溶液返滴过量的酸,消耗13.00ml.试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滴定反应:

2HCl+CaCO3====CaCl2+H2CO3

(三位有效数字)

10.二元弱酸H2A,已知pH=1.92时,;

pH=6.22时,.计算:

①H2A的pKa1和pKa2;

②当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型体为HA-时,溶液的pH.

由H2A的δ--pH曲线可知(参看P42图3-2)

当pH=pKa1时,,H2A的pKa1=1.92

当pH=pKa2时,,H2A的pKa2=6.22

当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型体为HA-.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

1.吸收了空气中CO2的NaOH标准溶液,用于滴定强酸、弱酸时,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滴定强酸时:

(1)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4,消耗2mol强酸,即2molNaOH与CO2反应生成1molNaCO3仍消耗2mol强酸,基本无影响;

(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pH≈9,生成NaHCO3,即2molNaOH与CO2反应生成1molNaCO3只消耗1mol强酸,有显著影响。

滴定弱酸时:

只能用酚酞作指示剂,有显著影响。

用NaOH滴定HCl,VNaOH↑,cHCl偏高;

用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