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9931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王家村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93户768人,人均纯收入2800元,全村耕地1010亩,其中:

退耕还林730亩,林地19000亩。

5.12汶川地震及几次强余震使该村的农房、基础设施与产业遭受重创,王家村损失严重,193户共788间农房垮塌,总面积约面积15300m;

圈舍垮塌约4000m;

渠堰受损6000米;

6个社人畜饮水工程全部损毁,使本就贫困的王家村雪上加霜。

灾后后建以来,王家村群众积极投入到重建中,农房重建193户,其中:

王家坪集中安臵点共有84户,20xx年11月,县委县22政府将王家村纳入全县十个特困村之一。

  

(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分析

  由于王家村属宝电库区移民村,5.12地震前王家村耕地少,基础设施差,经济落后,5.12地震使本就困难的王家村雪上加霜,因此王家村特困扶贫项目建设,是王家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王家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王家村造福于民的需要;

是王家村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是进一步改善王家村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生活水平,的需要;

是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需要。

  2、可行性分析

  王家村做为宝电库区移民村,一、二、三社村民相对集中,且建成集中安臵点一个涉及村民80户,覆盖王家村一、二、三社80%的村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对王家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姚渡场镇至王家村的大桥已于20xx年建成,加快了王家村的灾后重建步伐,有利于扶贫项目的实施,能解决王家村一、二、三社村民的材料运输问题。

二是营姚路的修建也将改善王家村四、五、六社运输难问题。

通过前期多项工程的实施,加之全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渴求,更是有利于王家村特困村扶贫项目的实施。

  八、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四建(建厨、建厕、建圈、建沼气池)工程:

涉及王家村一、二、三社农户80户

  2、硬化连户路:

长1700米,宽1米,涉及农户34户。

  3、院坝改造:

1700平方米,涉及农户34户。

  4、庭院文化:

涉及农户100户。

  5、人畜引水工程:

新建人畜引水管道3000米,受益户数118户,人口437人

  6、居民点村道工程:

新建村道500米路基并硬化。

  7、居民点排污工程:

新建化粪池2口(10m3/口),排污管道400米。

  

(二)产业发展

  1、银杏富民工程:

全村人均栽植20株。

  2、生猪养殖:

全村养殖规模达500头,发展养猪大户3户,带动其它农户分散养殖。

  3、食用菌种植:

全村发展木耳、竹荪100亩,其中大户3户。

  (三)建设标准

  1、公共设施:

排污管网、大型化粪池由政府统一组织施工。

  2、居民配套设施:

建厨房、沼气、圈道、厕所,按镇村统一规划设计的施工平面图自行建设,不得私自更改标准。

  3、居民配套设施标准:

  厨房:

节能灶、灶面贴瓷砖、地平硬化;

厕所:

冲水式或沼气式厕所、地漏、贴墙砖、蹲便器、吊顶;

圈道:

封闭式。

  九、投资概算

  工程预算总投资555.37万元,其中:

四建(建厨、建厕、建圈、建沼气池)工程投资184万元、硬化连户路投资

  8.5万元、院坝改造投资8.5万元、庭院文化项目投资15万元、人畜引水工程投资30万元、居民点村道工程投资35万元、居民点排污工程投资14万元、银杏富民工程投资20.37

  万元、生猪养殖投资90万元、食用菌种植投资150万元。

  十、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555.37万元,其中:

政府补助35万元;

部门投入197.18万元;

农户自筹323.19万元。

  十一、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农户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将为安臵点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快了特困村扶贫建设进程,有效改善了王家坪居民点群众的人居生活水平,保证了农民早安居早乐业;

二是促进了城乡环境整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缩小城乡差别,让山里群众提前享受城里人生活;

三是方便群众交流与沟通,方便群众教育管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通过大力发展产业使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十二、保障措施(组织领导、管理办法、运行机制等)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确保姚渡镇王家村20xx年特困村扶贫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特困村扶贫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经镇党委会研究决定,确定了由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具体实施。

  

(二)深入发动,加强宣传。

村委会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会议宣传特困扶贫项目内容及优惠政策,扶贫工作小组成员要进村入户,让群众对特困村扶贫建设的意义,政策要求,时间等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目标管理,奖惩兑现。

为确保特困村扶贫工程的顺利完成,经研究把特困村扶贫工程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并根据整个工程的完成情况和个人工作情况,实行奖惩。

20xx年村级扶贫工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2  根据市、县两级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结合我村20xx20xx年扶贫工作开发规划,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为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特制定新华村20xx-20xx年农村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新华村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旁,距成都35公里,崇州市3公里,双向6车道怀华公路横贯境内,主干交通便利。

现新华村共20个村民小组,1024户,总人口3093人,其中妇女1267人,劳动力187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64人,常年外出打工383人。

全村低收入486户,1323人,低保户34户。

党员91名,党小组17个。

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为指导;

以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

以搞好农村产业扶贫为主线,坚持防止返贫与巩固提高相结合,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力争综合实力增强,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

  三、20xx-20xx年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全村20xx年-20xx年计划总投资220万元,其中申请成都市扶贫资金50万元,申请县级扶贫资金70万元,对口帮扶单位40万元,村级公共服务资金60万元。

  新华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上作了一些尝试,其中,富硒大米种植、蔬菜基地、西瓜种植等有一定基础,在这次扶贫开发中拟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扶持。

  

(一)富硒大米基地建设(见附表1)

  可行性分析:

水稻种植是新华村传统,种植技术较为简单农民易于掌握;

新华村已与崇州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合作多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库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

去年全村种植1800余亩,每亩比种植一般水稻平均增收300元;

经济效益明显,有技术和市场保障。

  建设规模:

3000亩

  建设内容:

以改善基地内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对19组、12组、20组、3组、4组、5组、6组、15组、16组老陈堰到三公堰的沟渠约1800米、深1米、宽80厘米进行整修,涉及300农户,约需资金32万元;

机耕路2800米、宽2米,约需资金6万元;

农户按20%投工投劳;

补助350户种植户种子、农药、化肥,约需资金5.6万元。

  运行模式:

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为主,散户种植为辅。

新华村外出打工农民较多,土地闲置和种应付田的现象普遍;

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够实现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生产技术标准统一;

截止目前新华村已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8个,基础条件成熟。

合作社涉及到312户、952人、耕地面积1100亩、转移劳动力243人、村民外出务工增收360余万。

  资金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38万元,物资补助5.6万元。

  

(二)蔬菜基地建设

该基地原为当地能人何卫东、林兵、林其凤有情等发起,引进蜀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作为技术和市场支撑;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隆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规模200余亩,主要种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主要以订单式生产为主,基地常年务工人员50-60人;

经往年测算,每亩平均增收在1500元以上。

经济效益明显。

500亩

以基地内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大棚)为主,修复农田机耕道约3km,需资金约10万元;

修建U形槽沟渠约200m,需资金15万。

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和新隆蔬菜合作社为运行机制。

土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蔬菜合作社负责基地种植、销售经营管理。

25万元

  (三)农资服务超市建设

该项目是崇州市农发局扶持项目,具有一定公益性质,主要提供农资服务和农技服务,可降低新华村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具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00平方米

经营场所(房屋)建设和经营设施建设

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经营。

主要在农发局的指导下,购买正规厂家的农资产品,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农民,收益部分归村集体统一管理,并作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

经营场所和设施建设需10万元,经营流动资金20万元。

  (四)泡菜粗加工基地

泡菜加工原料如青菜等种植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生产季节主要为小春;

新华村已成立8个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

与成都市古味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技术和市场保障(订单式生产),按每亩净收益600元计算,种植户就增收60万元;

新华村现有闲置厂房一座,可盘活资产;

基地建成后可解决20人常年务工,按每人年收入18000元,解决村民就地增收36万元。

生产基地1000亩,加工基地年加工5500吨

旧厂房整修、建25个泡菜池和相关设备购置,需资金约6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形式运行,由合作社负责原料蔬菜的种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泡菜的生产加工销售,收益部分归村集体统一管理,并作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

改造资金约需20万元,设施设备购买约需20万元,基地流动运转资约需40万元,共需投资约80万元。

  双流县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我村资服务超市建设和流动资金运转项目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农村产业项目的成功发展是关我村村民能否致富增收,也是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是党的温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按照乡政府负总责,村两委具体抓落实的要求,严格落实产业项目发展规划,把责任落实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做好服务,强化管理

  根据农村产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乡、村两级积极组织协调做好服务工作。

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产业项目的管理。

  (三)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用好扶贫资金。

扶贫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报帐管理。

  全村通过发展特色支柱农业产业、建农产品粗加工基地、成立农资服务超市等农村扶贫产业项目逐步带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