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773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doc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之实验探究题

1.(益阳)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

(1):

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

(2):

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

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则猜想

(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

(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第一步第二步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

(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

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

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

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结论不正确的理由: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或其他合理答案)

产生沉淀的方程式:

Na2CO3+CaCl2===2NaCl+CaCO3↓(未配平不给分)

更简单的操作方法:

第2组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或其他合理答案)乙装置中可能放入的固体:

Zn(或其他合理答案)

2.(资阳)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

由此猜测:

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

(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___溶液。

(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___。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②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实验反思】

(4)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

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理论分析】

(1)氯化钠(或NaCl);

(2)碳酸氢钠和硝酸钠的化学式中钠的原子个数为1,而标签中为2;(或碳酸氢根和硝酸根化合价为-1价,而标签中显示推断酸根为-2价)

【实验结论】(3)碳酸钠(或Na2CO3);Na2CO3+BaCl2=BaCO3↓+2NaCl;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反思】(4)

3.(宜宾)Mg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

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与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 NH3+HCl=NH4Cl        ② NH3+H2SO4= (NH4)2SO4  

  

  【实验探究】 

  

(1)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           溶液中,无沉淀产生,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           ,证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H2;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3和H2 。

写出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

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4.(南昌)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

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观察到,则她的猜想错误。

c

b

(2)小敏:

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

将管口a与(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

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锌和氢氧化钠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2ZnO2),

图I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

理由是。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

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填序号)。

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提出猜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进行实验】

(1)木条不复燃

(2)C

【得出结论】Zn+2NaOH===Na2ZnO2+H2↑

【交流讨论】若氢气不纯,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B

5.(南京)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

(1)6H2SO4(浓)+2FeFe2(SO4)3+6H2O+3SO2↑

(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A中硫

酸浓度

实验现象

A中生成气体成分

B中品

红溶液

D中品

红溶液

爆鸣实验

实验一

98%

__________

不褪色

无爆鸣声

只有SO2

实验二

45%

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实验三

25%

__________

不褪色

_________

只有H2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义流反思】

(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改过。

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实验探究】褪色(实验二)有SO2和H2。

(实验三)不褪色有爆鸣声(或声音很小)【义流反思】

(1)H2SO4+Fe=FeSO4+H2↑、2H2+O22H2O

(2)除去二氧化硫【拓展延伸】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襄阳)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为探究其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碱石灰样品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熟石灰微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③B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同学们分析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部分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

无明显放热现象

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

②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③从步骤②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④将步骤③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思考与分析】

小杰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②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

可以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实验探究步骤④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

7.(宜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

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左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左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

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

实验二: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三: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BC

碘+水碘+汽油高锰酸钾+水

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左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

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左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8.(宜昌)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

但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