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Word文档格式.docx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是“往西去了”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
但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
这是古汉语常见的现象。
如表示方位或处所: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北”表示方位。
“蜀太守以下郊迎。
”“郊”即“郊外”,表示处所。
“郊迎”,就是“在郊外迎接”。
表示工具或依据: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可译为“用箕畚运到⋯⋯”。
“失期,法当斩。
”“法当斩”是“依法应杀头”的意思。
表示对人的态度: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之”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的意思。
表示比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是“其中一条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的意思。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2)
1、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
如《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
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进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
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进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
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
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
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季氏》)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再如: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荀子·
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的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进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的意思。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
宣公二年》)单看这一句看不出有使动用法,但如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知道。
这一句不是主语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主语晋侯使宾语赵盾饮酒。
“饮”是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喝”。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微子》)
“食、见”两个动词原来也是及物动词,此处作使动用,从上下文看,分别是“使之食”“使其二子见”的意思。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从形式上不容易分辨,必须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中,形容词也常常用作使动,它的意思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样,形容词也带了宾语。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 《论语·
子路》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礼记·
礼运》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
梁惠王上》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
滕文公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告子下》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荀子·
天论》
“高”是“使……增高”,“尊”是“使……尊贵”,等等。
“高、尊、富、正、笃、睦、和、远、轻、苦、劳、空乏、强”等形容词用作使动以后,都带上了宾语,作谓语动词。
最后一例的“贫”字也是形容词用作使动,但是并没带宾语,不过与下文的“不能使之富”相比较,我们能够看出“贫”是“使之贫”的意思,在这里也是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后代诗词中时有所见,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性,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春风又绿江南岸”,形容词“绿”在诗句中是“使……变成了绿色”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从意思看,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
襄公二十二年》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
《史记·
晋世家》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项羽本纪》
例一“生死”与“肉骨”为对,“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
同样,“肉骨”也是动宾结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白骨长肉”。
例二“国”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国”。
例三“王”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我成为王”。
用作使动用法的名词有时后面也可以省略宾语。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刘向《新序·
节士》)
“臣”和“友”是名词活用作使动,但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不得而臣也”“不得而友也”两句的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
这种省略的宾语,要靠上下文的文意去体会和补足。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主观上的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梁惠王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尽心上》
两例中“小”都带了宾语,都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但第一例是“使之变小”,显然是使动用法。
第二例“小鲁”“小天下”,不可能是使鲁变小、使天下变小的意思,而是主观上感觉到鲁国变小、天下变小了。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小国寡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
齐策》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
秋水》
例一的“甘、美、安、乐”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意思是“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
例二的三个“美我”是“认为我美,以我为美”;
例三中的形容词“少、轻”也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少、认为……轻”。
以上各例活用作意动的形容词都带了宾语。
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或当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
僖公八年》
讬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苏轼《前赤壁赋》)
例一的两个“夫人”是名词活用作意动,它带上了宾语“之”,意思是“把她看作夫人”;
例二的“友”和“子”是名词用作意动,全句的意思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例三的“侣、友”都是这种用法,并且分别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了动宾结构。
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住它所表示的“认为”这个意义特点,这样,就可以把它和表示“使令”意义的使动用法区别开来,也可以把它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区别开来。
三、名词用如动词
实际上,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也属于名词用如动词。
除了这两种用法外,名词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这时它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也产生一些变化。
名词用如一般动词比起用作使动和意动更普遍。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成公二年》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例一“肘”本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是“用肘捣”的意思;
例二“水”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游泳”;
例三的“侯”用如动词,有“做诸侯”的意思;
例四的“面、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古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用作动词,如:
秦师遂东。
僖公三十二年》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
(徐宏祖《游天都》)
三例中的方位名词“东”“西”“前”都用作动词,词义分别变为“往东、往西、向前”。
四、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
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
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山海经·
夸父逐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大月氏复西走。
《汉书·
张骞传》
范雎至秦,王庭迎。
《范雎说秦王》
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例一的“北”、例二的“上、下”、例三的“西”表示方位,例四的“庭”、例五的“面”表示处所。
2、表示工具或依据。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霍光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
汤问》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三国志·
华陀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黔之驴》)
失期,法当斩。
《陈涉起义》
“橐、剑、箕畚、船”都是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例六的“法”是“依法”的意思,表示依据,作“斩”的状语。
3、表示对人的态度。
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 《孟子·
万章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
《韩信破赵之战》
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
张丞相列传》
“犬马畜伋”意为“把伋当作犬马畜养”;
例二、例三、例四的“兄、师、父”是“用对待兄长、老师、父亲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
射之,豕人立而啼。
庄公八年》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秦策》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涉王。
” 《陈涉起义》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
狼》
“人立”就是“像人一样站着”,“蛇行”是“像蛇一样爬行”;
“翼蔽”是“像鸟翅一样遮挡着”;
“狐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