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235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docx

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

充分开发学生智慧潜能,积极探索完整实验课程

——市实验学校课程规划

市实验学校前身是师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班",1986年学校由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1995年成为市教委直接领导的一所市重点学校。

市实验学校是一所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学校。

学校面积开阔,硬件设施优良,并拥有精英化的教师队伍与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市课程改革的名校。

学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中学部:

中学部(初中、高中)位于浦东新区东明路300号,占地110亩,建筑面积29309平方米;

小学部:

小学部位于浦东新区南码头路1316弄1号;

国际部:

国际部位于徐汇区田林13村1号,招收境外学生。

回顾走过的25年,学校始终沿着“充分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的方向,围绕着“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的实验项目,积极地在学制、课程、教材、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全面进行课程规划。

一、学校背景分析(这一部分请学校补充材料)

表一、学校SWOT分析

因素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1.

2.

1.小班教学,每班30至36人。

家长、社会对教育质量的高关注与高要求

1.学校占地面积积大,各种馆室场所齐全;

2.学校信息化水平高;

3.学生生活设施良好。

1.绿化面积不足

进一步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率

1.高级教师占40%

2.教师学历水平高

3.教师文化积极向上

1.与师大有多个合作项目

2.学校建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家长对优质教师的高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持续创新人才

市实验学校作为我国第一所真正以教育实验为主导的十年一贯制学校,一直追求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改革促进每个儿童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性人才。

我校的培养目标是“整体平衡、理性见长;志趣高远、勇于承担”。

(二)教师成长目标:

整体搭建精教团队,提升教师创新素养

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充分发展出来,要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让教师都得到专业发展。

我们的具体目标是:

1.以合作学习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品质、专业能力,使实验学校教师成为“爱学生、乐学习、善教学、懂实验、会研究、能创新”的卓越教师。

2.提高实验学校教师的课程能力和有效教学能力,打造富有实验特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提供多种平台,促进学生在平衡的发展。

3.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搭建起学校与大学、研究机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以此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

(三)课程发展目标:

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提供多元教育资源

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应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应将学科容与学生体验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学科容成为学生体验的基础、发展的资源。

有鉴于此,我校以为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目标,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三大类:

核心课程、学养课程、特需课程。

各类课程的发展目标分别是:

核心课程:

按2011年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全体学生提供基础的核心课程,并在本校学生的基础之上进行校本化实施,包括课程标准的细化、教学容的补充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多元与更新、教学评价的优化与开发。

学养课程:

以“小学段兴趣、初中段情趣、高中段志趣”为主线,构建十个年段、十个系列的TENFORTEN系列课程,课程涵盖德育、文学艺术、科学思维、文理综合、实践考察等9个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他在十年的成长过程中所需的丰富课程,让学生可以“遍尝美食”且“营养均衡”。

特需课程:

为潜能发展多元的学生提供因需而设的课程;为潜能发展节奏差异的学生提供弹性灵活的学制;为潜能具有优势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为所有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资源。

三、课程结构

根据课程目标性、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原则,我校确定了设置各种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比例和彼此关系,使这一体系达到了整体优化的效应。

为在课程中寻觅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成长的最佳结合点,我们构建了“实验课程”的基本结构,即核心课程、学养课程、特需课程。

学校三类课程的总体架构如图一:

 

(1)核心课程框架

图二、小学部核心课程框架

图三、中学部核心课程框架

图四、高中部核心课程框架

(2)学养课程框架

学校以学生创新发展为本,以学生兴趣培养为立足点,着眼于时代的要求,把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全面发展作为核心,设置以“小学段兴趣、初中段情趣、高中段志趣”为主线的校本课程,基本构建起十个年段、十个系列的TENFORTEN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足够学养提升平台。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表二、学养课程设置

 

(3)特需课程框架

市实验学校是市唯一的十年一贯制弹性学制学校,已率先进行“弹性教育”探索。

在初中阶段,学校的“直升制”为不少毕业年级学生提前“松绑”,部分同学可以提前完成各学段学习。

有明显特长的学生,经审核可获得为期八周的自主学习机会。

学校为其提供专门的自主学习室,并为不同学生提供特需课程,如地铁客流研究、模拟联合国活动、艺术特长等等,让孩子暂时放下应试压力,自由发展专长。

对于选择能力较弱的低年级段,学校则鼓励教师开设微型课程,增加学生自由选择的时空。

在高中阶段,将逐步推行“学分制”,以课程模块制代替年级制,并对同一课程提供多层次的选择菜单,更好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

学校在原有核心课程、学养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多元潜能、优势潜能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特需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途径研究。

在特需课程中,学生不需要执行统一课表,可以自己根据需求制订课表;不需要按统一进度,可以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一定在教室里学习,图书馆、自主研究室、甚至校外学习场所都可以;不一定按统一学制,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弹性选择或长或短的学制……因人而异,因需而设的特需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培养优势潜能提供了相对自由的时空。

特需课程的框架如表二:

 

表三、特需课程框架

名称

课程形式

课程说明

 

缩短学程类

1.全部学科课程加速

一些优势潜能比较全面的学生,不必按部就班用十二年时间完成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程,他们通过学校提速的课程、自编的教材、以及组织个别化辅导的课程中获得了时间的优势,15、16岁已经全部修完所有基础教育的教学容提前升入大学。

2.部分学科课程加速

3.部分学科免修

4.部分学科自修

 

延长学程类

5.国外游学

一些某项优势潜能强又伴随某项潜能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延长学程的课程来完成学业。

此外,有部分学生,希望提前了解熟悉国际课程,提出到国外短期交换生学习,学校也积极支持。

6.创作研究

 

常态学程

7.开设个性化或小组化特需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的可供选择的TFT学养课程、面向部分学生的小组式学习课程以及面向个别学生的一人一课表的特需课程设置。

 

8.开设中三直升学

充分利用我校初中升高中免试直升的优势,在5月至6月为这些学生提前开设多样化的高中特需课程,搭建初高中无缝衔接平台

9.其他特需课程的开设(学生社团)。

以拓展课与社团课有机整合的形式

4、课程实施

(1)课程设置

表四、实验学校小学部课程设置(插入)

表五、实验学校小学部课程设置(插入)

表六、实验学校小学部课程设置(插入)

(2)课程实施

1.核心课程实施要求

20多年来,尤其是在近五年,我们首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方面做了坚持不懈努力,将课程理念与目标渗透到学校各个年段。

2.学养课程实施要求

3.特需课程实施要求

5、课程评价

6、课程管理与保障

 

图1市实验学校校本课程总体设计(TENFORTEN)

 

(一)基础型课程框架

 

(二)拓展型课程框架

 

(二)拓展型课程框架

 

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个性拓展型课程一览表

学习领域

主要课程

语言文学

弘扬民族文化—〈论语〉选读、演讲与论辩的方法和技巧、中国古代史籍选读、古典诗文鉴赏、外国文学作品人物鉴赏、散文鉴赏、京剧赏析、科普英语、英语影视赏析

数学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数学(双语)、数学思维与方法、TI数理技术、高中数学学法指导、初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简史、数学建模

社会科学

理论学习、伦理学入门、热爱智慧、人际沟通技巧、经济学眼光中的社会现象、中国科技史话、中国古代文化巡礼、世界三大发展简史;中华民俗学初步、国防教育读本、心灵成长指南、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

自然科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学法指导、化学发散性思维训练、TI技术在物理中的应用、生活中的物理、天文物理学、趣味天文学、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学中的趣闻轶事、高中物理竞赛辅导、生物学法指导、生态与环保、基因重组常识、生命与环境、高中生健康生理教育

技术

智能机器人制作、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思维、电子作品制作、数码摄影与摄像、电脑程序设计、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与创意设计、电视科技与现代传播;智能交通

艺术

素描设计、古典之美、欧洲音乐赏析、经典歌曲赏析与合唱训练、舞蹈艺术、插花艺术

体育与健身

篮球、足球、排球和田径

综合实践

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文明修身劳动课、学军、学农、社会志愿者服务

(三)研究型课程框架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一)课程设置

1.卢湾高级中学2008学年高一年级课程设置

课程科目

周课时

说明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基础型课程

语文

3

3

数学

3

3

英语

3

3

物理

3(2+1)

4(2+2)

高一物理教学容2课时完成有困难,根据我校学生情况课时调整为第一学期设置3课时,第二学期4课时

化学

2

2

思想政治

2

2

地理

3

3

历史

2

2

信息科技

2

2

劳动技术

1

1

体育与健身

3

3

艺术

1

1

周课时数

28(27+1)

29(27+2)

拓展型课程

学科类拓展

5

5

全员学科拓展为数学思维训练、英语阅读,各2课时,化学实验探究1课时

个性拓展

1

学生自主选择,其中有学校的特色课程“创新课”

专题教育

班团队活动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两周

暑期8月24-29日,九月份绿洲各一周,由德育处统一安排

周课时数

6

7(6+1)

研究型课程

课题(问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活动

根据高一学生学段的特点,该课程从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进行集中与分散的统筹安排

晨(午)会

每天20分钟

用于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英语听力等

体育活动

每周两次活动于课外

广播操、眼保健操等

每天30分钟

科学

期中考前

为体现“科学教育树人,人文精神立魂”办学特色而设,全体学生必修

外教

1

1

心理

1

阅读

2

2

社团

课外

课外

每周三或周四下午课结束后进行社团活动

周课时数

4(0+4)

3(0+3)

周总课时

39(35+4)

39(35+4)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2.卢湾高级中学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