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912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习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16Word文档格式.docx

暮色渐起,远望无边江面,浓重离愁笼罩,以至于南飞鸿雁都无处栖身.暮色苍茫,唯有阑干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

倚着阑干,愁怀难遣.

我客游他乡,披风冒雨,浪迹天涯,飘泊不定.我一生如寄寓天地一般,但我还想着田园生活.试问谁是当世英豪?

无奈.请借我浪迹江湖舟楫,我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回首故国山河,无限眷恋,此种心意不能匆匆而生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理解,不正确两项是(5分)(  )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

为什么你把所有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

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愁绪.

D、上片第六句以“万斛”状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E、“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C.“朦胧凄迷之意境”错,应是空旷辽远意境;

D.应是比喻或夸张手法.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情感?

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

 

答案 ①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

谁是国中豪杰?

答语显然:

国中豪杰舍我其谁!

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

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③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这些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④离别故土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

客游他乡,披风冒雨,浪迹天涯,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⑤对故国山河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以此表达出对故国山河无限眷恋之情.

解析 结合词中“离愁”“征鸿”“钓鱼翁”等表情达意词语和注释中“故国”“抗金志士”“抱负得不到施展”分析诗歌抒发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流莺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 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佐助人员)时所作.

[诗意] 流莺到处飘荡惶然上下翻飞,飞过阡陌河流命运无法自持.巧啭千声怎能没有真心本意,春日良辰未必就有所盼佳期.穿梭在风霜雨露早晚阴晴里,振翅在千门万户或开或闭时.我苦于伤春,那啼叫不忍再听,京城何处有它可栖息花枝.

(1)对“流莺”这一形象理解不正确两项是(5分)(  )

A、“飘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飘泊辗转样子.

B、“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期盼.

C、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

D、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

E、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恓惶之状,第二联起,转入寄托,将自己感情寄托于流莺形象之上.第三联主要是时间上跨度,以及境况对比.末联抒发伤感.

答案 CE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C.“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说法错,莺虽然啼鸣了,但是并未实现本意,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栖息花枝,即“凤城何处有花枝”.E.还有空间跨度.

(2)诗人托流莺以寓怀,抒发身世之感,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答案 (示例)诗人用流莺飘荡比喻自己辗转飘零不定生活,用流莺“巧啭”比喻自己远大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深沉伤感.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作者在文中情感态度.本诗托“流莺”咏怀,首先要分析“流莺”特征,再结合注解和作者经历来分析作者情感.流莺,指飘荡流转、无所栖居黄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流莺飘荡象征着诗人飘零身世,“巧啭”象征着诗人理想抱负,也可以说是诗人所抱政治遇合期望.“岂能”“未必”,一纵一收,一张一弛,将诗人不为人所理解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深刻伤感曲折传出,在流美圆转中有回肠荡气之致.尾联联系到诗人自身,点明“伤春”正意.“凤城”借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实在不忍再听流莺永无休止伤春哀鸣,然而在这广大长安城内,自己哪里又能找到可以栖居花枝呢?

3、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①

[宋]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 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

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总指挥.③胡沙:

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战争.

[诗意]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菊花传报霜降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小路,松竹才是我家.却怨恨悲凉秋风不时吹起,南归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胡笳声和边马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能扑灭胡人军马扬起尘沙!

(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两项是(5分)(  )

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山屋、倾仄小路,幽雅景物衬托主人公品格.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晚年.

C、一个“恨”字,落笔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郁愤,成为笼罩全篇情感基调.

D、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E、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

答案 BC

解析 B、根据诗歌“鬓双华”应是“双鬓斑白”意思,华:

白发.C.“笼罩全篇情感基调”错误,诗歌还有其他情感,如有退隐山林逸致,也有关心国事心情.

(2)本词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你认为本词与《归去来兮辞》中这两处字面相似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相同吗?

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相同:

山林隐居,贞洁自持.不同:

陶诗因痛恨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与之决绝,甘心过隐居生活;

叶词因朝廷昏庸,抗敌无策,表现强烈爱国忧患之情.

解析 探究题目首先应明确自己观点,然后解释,陶诗中情感是“山林隐居,贞洁自持”;

此诗也有这方面意图.但二者厌恶官场原因不尽相同:

“陶诗是因痛恨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与之决绝,甘心过隐居生活”;

此词是“因朝廷昏庸,抗敌无策,表现强烈爱国忧患之情”.

4、阅读下面散曲,完成文后各题.

【南吕】金字经 梅边

[元]吴镇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

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①啼向人.

[注] ①翠禽:

即翠鸟,一种水鸟.因背和面部羽毛翠蓝发亮,因而称翠鸟.

[诗意] 松边小路还覆盖着积雪,湖岸上村庄笼罩在清寒月光里,这一片朦胧洁白景色,仿佛是万朵梨花开在梦里.出门来散步巡视,檐前树梢上已经泛出春意.江梅又依时开放,翠鸟在枝头啼叫,把春天消息向人传递.

(1)下面有关作品说法错误两项是(5分)(  )

A、前两句用极工整简练文字描写了一幅冬天乡野雪景图.

B、第三句描写了梨花如梦似幻朦胧之景,写出了人物对前路迷茫.

C、最后两句写梅花传递春信息,翠鸟对着人们欢快地啼鸣,景象和美温馨.

D、作品整体情感基调积极乐观.一个“春”字消解了雪冷月寒.

E、报春梅花,啼鸣翠鸟,反衬了失意、凄凉孤独者形象.

答案 BE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B.第三句是说路边树上挂满雪花,像梨花一样,走在这样环境中,像走进梦境一般.E.“报春梅花”“啼鸣翠鸟”,透露出作者积极乐观心态.

(2)“巡”,独字成句,具有独特意味.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 “巡”,意为往来视察或到各处观察.简洁地写出了诗中人物在漫天冰雪世界中努力探寻“春”细微信息情状.含蓄地表现了人物积极乐观心理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语言能力.这里重点考查是炼字,回答问题,注重把握三个方面:

词语意思、使用手法和表达效果等.从意思角度分析,“巡”,意为往来视察或到各处观察.从表达效果上看,写出了诗中人物在漫天冰雪世界中努力探寻“春”细微信息情状.含蓄地表现了人物积极乐观心理状态.

5、[2.17·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 ①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

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诗意] 不离故乡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此去已知定会魂埋异域,翠崖遗迹又为谁而留呢?

自古以来,有几个肉食者能为国家富强而出谋划策?

又有多少美丽可爱女子遭受远嫁厄运,成为对外执行妥协政策牺牲品?

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而孤魂栖止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

(1)下列对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两项是(5分)(  )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挽歌.

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正面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

D、颈联中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

“以诗言之,第一等诗;

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曲折回荡河道中.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A.这首诗在格调上不同于一般洒同情之泪凄凉挽歌,而启发人们在深沉哀怨中进而对这些女子个人悲剧加以政治上思考,激起人们对许多不能远谋肉食者愤慨.是一曲饱蕴愤懑之情悲歌.情感分析不全面.C.诗人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环珮空归月夜魂”诗意,一个魂归,一个魂不归.

(2)这首诗尾联表现诗人怎样思想情感?

是如何表现?

(6分)

答案 ①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