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822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改革

教育支出是我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我国教育财政投资的现状

(一)我国的教育支出大环境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增加教育投入。

2009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10437.54亿元,比2008年增长15.8%(见图1.1)。

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39亿元,增长23.6%。

教育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解决基础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其中高等教育用途是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项目,支持地方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

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对中央高校接受的社会捐赠实行财政配比,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对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给予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优惠政策,减轻高校学生食宿负担。

资料来源:

《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07年卷)

图1.12003-2009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财政投入作为党和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工具,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教育投入也在逐年加大。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公立高校来进行的,因此,我国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政府的财政投资。

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政府对教育的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我国总的公共教育支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和世界相对的合理水平不尽符合,高等教育支出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尽合理。

在1998年高校根据国家的发展要求开始扩招之后,高校的财政问题一年好似一年,但是,总的来说,多数高校自身仍然感觉经费短缺,高校希望国家能够投入更多的经费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而这两年,国家准备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很难再分出更多的资金投入高校,这就是当前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和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所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与西方国家之比较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同西方各国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通过下表,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比较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经费主要是以间接形式向学校提供资助,而美德俄则是由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来共同承担,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很单一,而且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资存在着不足的情况。

在欧美发达国家,其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甚至普及化教育阶段,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是根本不可能的,它们或早或迟地都选择了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其中,美国“在公立高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财政资金约占高校经费的50%,其他投资约占50%左右;

而其私立大学的学费、学校服务收入、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产业和金融资本等收入所占比例更高,学费收入达到43%,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达14%,学校的服务和其他创收约占21%”[1]。

在英国,高校和政府之间存在一个大学基金委员会,作为两者的中介机构,对高校的经费进行评估,然后向政府提出,“政府通过大学基金委员会每5年给大学分配一次拨款,由大学自主安排和使用”[2]。

这样,英国政府对高校的投资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客观性,政府对高校的投资就不会盲目,也使政府的财政投入能够发挥较为实际有效的作用。

在我国,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是全面的,对高校的投资也是直接的,教育部门实际上仍然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因此,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资便是“分内”职责。

政府主要根据国家的发展要求来确定对高校投资的重点和数额,而不是根据高校自身实际发展的需求进行投资的。

另外,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还是不够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需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

日本文部省諸外国教育行政制度.大藏省印刷局,2000:

156-157

表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单位:

%)

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比重也越大。

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而我国仅为2.4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见表2)。

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

以1993年数据为例,世界平均人均教育支出为22.9美元,发达国家为108.9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3美元,不发达国家为8美元,我国为10.77美元,仅略高于不发

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根据对40个国家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

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

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

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表1

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表3 财政教育支出三级教育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40.5∶29∶17.9,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总体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低下水平。

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占绝大多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投资体制下,国家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极大地限制高等教育的投入,甚至带来高等教育与国家义务教育争夺资源的问题。

与学生人数的超常规增长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在2006年达到1062亿,比1998年的356.75亿元增加了705.28亿元,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2.7%。

财政投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人数增长。

据2006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比1998年的6775元下降906元。

(二)财政投入结构不均衡

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差异显著,部分省区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

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最高的省份北京达到18228.36元,最低的省份江西省仅为2219元,前者是后者的8.2倍。

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地方所属高校学生人数的82%。

(三)事权与财权不分离

我国国家预算按预算等级依次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尽管财政部1999年将教育事业费升格为“类”级,但教育基本建设费仍设在“款”级科目中,教育经费没有预算单列,导致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

具体体现在: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事业,财政部门负责教育事业经费拨款,政府计划部门负责教育基建投资,在预算表格的汇总归类时,教育财政预算总额要与文化、科学、卫生部门的预算汇总成整个财政事业费预算中的“类”级和财政基本建设费预算中的“类”级。

教育事业费属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中的款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基本建设费类中的社会文教费款级。

国家预算首先在类级支出中分配,然后依次在款、项、目级中进行再分配,教育经费是国家预算第二次分配。

由于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教育的事权属教育部门,教育的财权属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

教育部门财权较小,难以有效行使事权,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政府拨款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的拨款制度深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主要依据国家计划进行,这种政府拨款方式对高校间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励不足,政府拨款基本上起到的只是“输血”的作用,而对高校提高成本效益、提高自主融资能力的激励不够。

同时,“政府拨款在缩小高校间固有的地区差距和历史背景而造成的不平衡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够”[3]。

例如,近年来,由于非竞争性因素造成的东西部地区高校间的投入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因此,当前的政府拨款制度没能很好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五)政府的财政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

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整体发展要求进行预算的,忽视了各高校的实际需求,导致资金在各高校之间的分配存在较大不平衡,有的高校资金过多,而有的高校却缺乏资金;

另外,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益问题,其原因在于,高等学校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与竞争机制,在制度安排中漠视了成本效益在高等学校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政府财政投资效益不高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有限资源,有许多没有花在教学与科研的“刀刃”上,而是花在与教学科研无必然关系等方面,比如,大量的用在行政方面甚至后勤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六)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

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

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

《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的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倍。

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达到1738.8万人,也比1998年增加了4倍}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9313人,比1998年增长约1.8倍,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16.16:

1,比1998年提高了92%以上。

这种发展速度,一方面使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

但同时也使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经费筹措中政府与个人两个主渠道再拓展的潜力已不大。

首先,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增加的潜力已不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教育发展不可能逾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其次,自从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等教育部分学校收费制度以来,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学杂费占的比例快速提高。

1990年为4.6%,2006年达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