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020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分配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名句默写12分

工欲善其事,。

青山遮不住,。

落霞与孤鹜齐飞,

自古雄才多磨难,。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

面朝大海,。

(海子)

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4分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3、写出下列成语故事及对联中的人物。

4分

投笔从戎(     )       乐不思蜀(      )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4、补全下面名著回目。

2分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5、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哪个作家笔下?

4分

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

安娜卡列尼娜袭人

6、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词,使左右括号中的词组成一个成语。

4分

示例:

满城(风雨)(同舟)共济

万众()()孤行赤胆()()于怀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注】窘:

困窘苫蔽:

覆盖眈眈:

注视的样子瞑:

闭眼尻(kāo):

屁股

黠(xiá):

狡猾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8分

 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意暇甚()

2、翻译句子4分

其一犬坐于前。

3、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我有朋友是个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

一天,一对抱着小孩操乡村口音的年轻夫妇站在天桥下问路,朋友也是个热心人,给指了路。

那对夫妇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汉,尽管他说得很详细了,他们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样子。

天冷,风大,小孩冻得直咧嘴。

朋友拿出笔给他们简单画了个路线图。

当那对夫妇要转身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提的一个塑料袋里露出一对虎头鞋。

虎头做得粗眉圆眼,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便动了心思,问对方能否卖给他。

夫妇俩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又问老人多大岁数了,夫妇俩说八十多啦。

他摸摸虎头鞋说,20块钱卖给他怎么样。

年轻的夫妇只是说,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将虎头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

五十块。

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

师傅,这是孩子他太姥姥~~

他着急地打断他们的话,掏出钞票:

好,不说了,100!

年轻的夫妇没有接钱,从他手里拿过虎头鞋,俩人站在路边轻声商量着什么。

他不甘心地喊:

120!

朋友给我们讲到这里,因为激动脸都微微泛红,说当时真有些生气了,虎头鞋虽好,但就值这个价了,也应该是让这对乡村夫妻动心的价格,足可以给小孩买双上好的皮鞋。

夫妇俩商量了一会儿,拿着虎头鞋微笑着走向他:

师傅,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好了。

说实话,我们一路问路,就数你最热情,还给画张图。

唉,怎么谢你好呢!

这下该我的朋友愣住了。

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

我肯定要付钱,讲好120块,一分不会少。

夫妇俩说,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卖。

朋友劝道,你们告诉老人,一双虎头鞋在城里卖了这么多钱,老人家不知会多⑴高兴呢!

对方笑了,女人说:

太姥姥知道别人这么喜欢她做的鞋,要掏这么多的钱买,就很⑵高兴了。

你拿去给孩子穿,我们捎信让太姥姥再做,方便。

听到这里,我和先生站起来,都想看看这双虎头鞋。

朋友摊开双手:

我没有拿,把虎头鞋给他们放进了塑料袋,说,你们告诉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极了,有个路人出了很大的价钱,你们都没卖。

她老人家一定更⑶高兴。

1、请依据文章的情节,将下空填充完整:

4分

我朋友想买虎头鞋----夫妇俩不卖虎头鞋--------。

2、品析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的表达效果。

2分

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

3、文中高兴一词出现三次,请说出其分别指什么。

6分

4、请给文章拟题,并说说理由。

4分

四、作文30分

有感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不少于300字)

答案

一、

1、必先利其器毕竟东流去秋水共长天一色

从来纨绔少伟男我轻轻地归去春暖花开

(错一字也不得分)

2、智多星东道主阶下囚门外汉

3、投笔从戎(班超)乐不思蜀(刘禅)李白范仲淹

4、林教头曹操

5、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曹雪芹

6、万众(一心)(一意)孤行赤胆(忠心)(耿耿)于怀

二、1、攻击看打洞神情

2、其中的一条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语在说狼,实则夸人。

三、

答案:

1、夫妇俩赠送虎头鞋我朋友退还虎头鞋

2、这一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夫妇俩怕我朋友不接受执意要送的情形,表现了夫妇俩的纯朴慷慨。

3、⑴物质上的满足感,她的鞋能换来钱。

⑵精神上的满足感,她的鞋有人喜欢。

⑶情感上的满足感,她的鞋被晚辈珍爱。

4、

题目:

不卖。

理由:

是文章的主要情节,这一情节突出了人物的纯朴的品质及文章的主旨,全文都是围绕这一核心事件展开的。

题目:

情意无价。

理由:

这是文章的主旨。

题目:

一双虎头鞋。

理由:

这是文章的线索。

四、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