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011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一、课标要求;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一些学者对此表述不太认同。

但是正如《历史教学》的主编任世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学讲专题,内容只能突出最主要的线索,……从课程标准到各版本的教科书,突出的都是政治思想,而不是古代思想史的概貌。

如果不是以政治思想为主,那么,宗教思想是必须介绍的,因为民众的宗教信仰是思想史不能回避的大问题。

但是,古代中国的宗教思想从来没有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大到可以和皇权对抗。

古代中国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

正是因为宗教思想不是统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所以,中学讲古代思想专题就可以不讲佛教和道教,突出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

明确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是我们认识这个专题主线的前提。

”(任世江《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之我见》《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涉及结果性目标的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识记层次,要求学生正确把握以下史实:

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

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学说;

儒家思想的形成;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能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还涉及到体验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此外,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一些,可以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探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儒家思想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其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要怎样评价这些发展?

我们又该怎样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智慧,指导人生。

【知识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进入第二阶段,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此后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第一阶段儒家还只是“百家”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阶段的社会大变革,引发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形成了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相互借鉴、“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

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力求探讨世界的本源和本质,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庄子发展了道家思想。

先秦时没有自称“法家”的学派,这个概念是后人提出的。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法”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服务于最高统治者。

这样,儒、道、法、墨、阴阳、名等各学派都为后世的主流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共同构建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第二阶段自汉朝开始。

汉初,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等理论,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从此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此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矛盾的不断出现,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应对矛盾、顺应发展中发展着,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内在的矛盾与问题暴露得日益充分,尤其是明亡清兴的鼎革变故,导致了李贽和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儒生,对以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加以批判,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并未产生重大影响,却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本主题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如图所示,本主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百家争鸣”实则是中国“农业——宗法社会”形成阶段的文化结晶体,而两汉至明清两千年间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又是“农业——宗法社会”渐趋成熟以至于烂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反映。

(参见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又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力,它有利于专制统治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巩固。

就纵向来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一些精华还为近现代中国人的探索提供了养分,如传统的伦理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鼓舞国人自觉忠于民族国家、保卫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

近代风起云涌的救亡思潮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忧患意识”、“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与发扬;

又比如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如严复、谭嗣同等站在近代民主主义的高度,对民本思想作现代化阐释,使得民本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近代民主主义的结合点。

再从文明史的角度从世界的视野来看,我们会发现“百家争鸣”正处于“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AxialAge)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949年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提出的的概念,他指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轴本是旋转的中心,引申为中心、枢纽、关键。

轴心时代也就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枢纽、关键时期。

“对我们来说,轴心期成了一个尺度。

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衡量各种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意义”。

“一个民族的中心价值大体是在这一阶段定型的,而这些价值对该民族此后的发展则起着范畴的作用”。

——《历史的起源与目的》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

……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

在印度,这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

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

……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

……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如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

这些名字仅仅说明这个巨大的发展而已,这都是在几个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

——《人的历史》,引自《现代本文史学流派文选》,第39页

在轴心时代,印度、希伯莱、希腊、中国这些相互隔绝的地区,不约而同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学、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成就,凝集在上述各文明民族的文化元典之中,从而提供确定诸民族文化特等的型范,指示诸民族后来的文化走向。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第81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与轴心时代中华民族独立创立思想体系不同,汉以后的中国传统思想则在面临外来的佛教的挑战与融合中发展。

【重点难点分析】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背景。

政治: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

“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

太史公自序》

经济:

铁农具和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引发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公有制。

文化:

学术下移,私人讲学兴起。

“礼崩乐坏”使孔子一类怀旧者痛心疾首,但随之而来的“礼失求诸野”的情形,又是一个发展文化的千载难逢时机。

因为在这一历史转折点,较多的人加入士子行列,原先的官守文书流散民间,可以为较多的人所阅读、整理,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发生碰撞与融会。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第112页

2.孔子“仁”和“礼”的思想。

这是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挑哪些讲?

如何讲?

我个人认为在高中阶段专题教学的背景下,我们要做的是突出最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本专题的基本脉络,“把历史的脉络和思想的线索融为一贯”(参见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从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时代背景入手,捋清“仁”和“礼”的内涵,再从历史传承来看“仁”和“礼”对以后的历史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就时代背景来看,当时面对“礼崩乐坏”、“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社会现状,孔子提出了两个基本思想,一为“仁”,一为“礼”。

先说“仁”:

在仅万余字的《论语》中,“仁”字出现百次之多,据孔子的解释,仁者“爱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参以孟子“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

”可以得知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决定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

孔子在政治上倾向于保守,他力图维系行将崩溃的宗法制度。

他的基本方法,也是他学说的最精妙之处,就在于把外在的等级制度、历史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的自觉要求,从整顿人的社会性(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一般、最亲爱的家庭关系入手,讲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并以家国同构精神推而广之,从而扶宗法等级大厦之将倾。

再看“礼”,孔子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争乱的重要原因在于名分紊乱,要纠正这种时弊,唯一可靠的途径就是遵从“礼”。

“礼”的内涵也极为丰富,举凡社会礼仪、生活标准、政治秩序、风俗习惯,无不囊括在内。

换言之,“礼”是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各个角度,细致而微地限定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地位、责任、义务。

(参见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300-301页)。

“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的体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孔子为当时的人找到了新定点。

孔子这一次突破在于将人道普遍化了,将本来行之于贵族的礼乐观念普化于大众之间”(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下面从“仁”和“礼”的历史传承来看:

先说“仁”,孔子提出的这种从血统而政统而道统的致思路径,深刻地启发了后世儒者,创造出一整套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这一理论先由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再由家庭人伦发散到社会政治,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

(参见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0页)。

再说“礼”。

“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孔子生前并不得志,他曾自嘲是“丧家犬”。

为什么后来的皇帝都崇拜孔子呢?

因为“礼”实在是个好东西。

儒生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了宫廷礼仪,实行的结果是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上下尊卑的秩序。

因此,刘邦晚年到曲阜用太牢大礼祭拜孔子。

“礼”强调的是秩序。

孔子、孟子、荀子都主张礼治,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所区别,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董仲舒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三纲”,更是单方面要求臣对君的服从,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关键首先在这里,因为“礼”强调的是尊卑上下、等级秩序,极其有利于统治者维护统治,这也是后来的统治者推崇“孔圣人”的重要原因。

(参见任世江《必修课与选修课中的孔子》,《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孟荀的人性论是他们提倡仁政学说和主张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或逻辑前提,故对于孟荀思想学说的介绍应该人性论在先、仁政学说或礼治思想在后。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告子上》)

人皆有不忍之心。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