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4462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NaCl,则NaC的溶解度是25g

B.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26.5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26.5g

C.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2.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

4.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5.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强,所以一般用银作电线

D.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6.为预防金属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做法不当的是

A.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B.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油漆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D.用力擦去铝锅表面的氧化膜

7.下列有关溶液和乳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物质

B.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放置段时间后。

其浓度不变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8.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

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

9.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性顺序。

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④

10.金属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8:

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3:

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A.2:

1B.3:

2C.2:

3D.1:

2

11.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

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

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2.5g

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13.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硫酸的质量分数

B.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

C.溶液的pH

D.生成氢气的质量

14.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Zn(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

下列关于滤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只有Zn(NO3)2和H2O

②一定有Zn(NO3)2和Fe(NO3)2

③一定没有AgNO3

④如果没有Cu(NO3)2,一定没有AgNO3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填空题

15.现代工业用焦炭、赤铁矿、石灰石来炼铁,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写出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称取31.6g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2)20℃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为31.6g。

将31.6gKNO3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100g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6.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

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

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

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化学方程式表示)。

17.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t2℃时,等质量的甲、乙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较多的是________。

(3)t2℃时,9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________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

18.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

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

(1)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填名称)。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填符号)。

19.请就如何防止你家的刀、锅、桶等钢铁制品生锈,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

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

引燃铝热剂,发生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此反应在过去用于焊接钢轨。

(1)钢属于铁和________元素形成的合金。

(2)写出引燃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以下是有关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

(1)如图所示,将两块金属片互相刻画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l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来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大”或“小”).

21.向mg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

(1)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__。

(2)请写出导致析出固体质量增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试计算参加反应的锌与铁的质量比________。

22.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铁、铜、铝是人们广泛利用的三种金属,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顺序与下列______因素有关。

A.地壳中金属的含量B.金属的活动性C.金属的熔点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为什么却能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______?

(3)某工厂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经重新处理回收有关金属和化合物,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a.步骤①和④需要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固体A中一定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b.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请写出步骤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称取15g固体C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4.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三、推断题

23.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H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反应①-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故叙述物质的溶解度,应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B、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26.5gNaCl,溶剂的质量为100g-26.5g=73.5g,设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100g:

73.5=x:

26.5g,x≈36g,故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不符合题意;

C、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故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符合题意;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溶剂、溶质的种类、温度等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可推出甲的活泼性大于乙,且都大于丙、丁;由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说明了丙的活泼性大于丁。

由此可得出甲、乙、丙、丁四种的金属的活泼性大小是:

甲>乙>丙>丁。

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错误;B、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错误;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不一定会放出热量,如硝酸铵,错误。

故选C。

点睛: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

4.B

【解析】

试题分析:

A、配制溶液时用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例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则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操作错误,故错误;D、将10g食盐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1%≠10%。

故选B。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的溶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5.A

【详解】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故A正确;

B、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若随意丢弃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很大的污染,故B不正确;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强,但是银的价格较贵,所以一般用铜作电线而不用银,故C不正确;

D、为保护我们的矿产资源,应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6.D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