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1241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05章希腊化文化和炼金术的兴起文档格式.docx

印度哲学家确曾提出过原子理论,它与希腊的原子论也有诸多类似之处,但印度古典作家手稿的撰写日期几已无法确定,因此,两者孰先孰后的问题迄未得到完满解决。

不过,当时印度在化学方面的进展有限,则是没有多大疑问的。

对印度的远征使希腊化时期的各种思想受到了一种陌生文明的刺激,除此之外,这次远征还有最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终于开辟了同更为遥远的东方中国文明进行交流的通道。

关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我们在下面还要谈到。

亚历山大不但征服了东方各国,而且还立志要使帝国各个民族融为一体。

他大力提倡希腊人和他们结交的东方人通婚。

亚历山大本人迎娶了一位东方公主,他部下的将军也相继聘东方人为妻。

他每到一处,都要筹划修建永久性的殖民城市,从而把希腊思想和希腊生活方式灌输给被征服的民族。

公元前332年,他在尼罗河口兴建了亚历山大里亚城(Alexanderia),这个城市在他新占领的地区中最负盛名,对未来的化学发展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亚历山大在巴比伦遽然亡故后,他的将军们拥立了一位傀儡摄政王,继续治理马其顿帝国。

后来帝国又划为若干省份,由几位大将军分别管辖。

最有才能的将军托勒密(Ptolemy)占有了埃及省。

经过连年的密谋筹划、行刺暗杀和公开战争,另一位将军塞琉古(Seleucus)攫取了巴比伦省。

他建都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基琉基亚(Seleucia)。

这个城市很快取代了巴比伦而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政治中心。

塞琉古不久迁都于安蒂奥克(Antioch),但塞琉基亚却始终是希腊化思想的重要发源地,直到公元164年毁于罗马人之手。

公元前305年,各省纷纷割据,自称王国。

有两个王国从最初时起就挟制着其它王国,一个是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另一个是版图远及小亚细亚大部、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的塞流古帝国。

此后的三百年间,两大王国都是希腊化思想的中心。

“希腊化文化”这一名称,就是指这个时期传播于整个近东的共同文化而言。

它虽说起源于希腊文化,但受东方国家的影响很深,并且在那里繁荣起来,表现出不同于希腊古典文化的许多特征。

希腊化文化的最大中心是亚历山大里亚。

各种学术都受到托勒密王朝的扶植。

这个王朝兴建过宏大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大学,收罗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哲学家。

各种思潮汇聚交融,形成新的哲学和宗教。

这个大熔炉也是炼金术的发祥地。

归根结蒂,正是截然不同的三大潮流的最后汇合,才导致了炼金术的诞生。

这三大潮流就是希腊哲学、东方的神秘主义和埃及工艺学。

甚至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希腊哲学就已表现出两种鲜明的倾向。

毕达哥拉斯的神秘主义和柏拉图的某些观念,遭到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理论的反对。

这两种观点又往往混为一体。

希腊人总想用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解释整个宇宙,正是这种愿望造成了上述十分明显的矛盾现象。

在希腊化文化中,这两大倾向的对立更为尖锐。

东方各种神学学派曾盛极一时,那些有神秘信仰的人齐集门下,这里不需要什么科学思想。

另一方面,科学观点较强的人,由于对周围人们的神秘信仰深感厌恶,只好向机械论靠拢。

在一段时间内,这两大学派多少是平行发展的。

后来可以看出,神学学派终于占据优势。

但在希腊化时期的最初阶段,情况还不是这样,结果在整个希腊化世界,尤其是在它的中心亚历山大里亚,出现了一大批人,他们比起自古以来的人们或是日后近一千五百年间的人们要更接近于现代科学家的观点。

例如,欧几里德(Euclid)、希帕克(Hipparchos)、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y)以及西西里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OfSicily)这样一些巨人,就是希腊化时期的科学家才华出众的明证。

这些人不仅致力于非实验性的科学即天文学和数学的研究,而且还致力于用实验去证实他们的主张。

我们知道,希腊哲学家是不屑于亲自动手做实验的。

希腊化初期的科学家们多少还残存有这种想法。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发明过许多精巧的机械,也做过不少流体力学的实验,但是他却认为自己对纯数学的研究才是唯一的真正贡献,值得流传后世。

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Hero,大概生卒于公元63-150年)则完全抛弃了鄙视实验操作的思想。

他的主要著作《气体力学》(Pneumatics)专门描述了各种机械装置,诸如在祭坛上点燃圣火就能使庙门开启的机械,或是投入一枚硬币就会有圣水流出的装置(一种自动售货机)。

其实,希罗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足以说明实验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希腊化时期的一位希腊哲学的信徒身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希罗和他所有的同时代人一样,坚定地遵循亚里士多德的原则。

他力图说明同他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各种自然现象,这时他的解释完全是亚里士多德式的。

他提到火能使水变气;

并把土掺水会变成软泥和泥浆说成是“水向土的转化”。

然而,一旦涉及到和他的工作有具体联系的现象时,他就大大背离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他所描述的机械多半靠蒸汽驱动(甚至他还曾绘有蒸汽机图)。

这些机械都以气体的压力为动力。

由此可见,他对气体性质十分熟悉,在许多方面为动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从下面摘自该书的一段引文中即可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很多人认为是空的容器,决非如他们所想像的那样空无一物,而是充满着空气。

现在研究物理学的人已经承认,空气是由轻盈的微粒所组成,通常是无法看见的。

如果我们把水倒进一个仿佛是空的容器,那么,就会有与注入的水同等数量的空气逸出。

〔他在这里把恩培多克勒的水钟实验描述了一番。

]因此,应把空气视为物质。

空气运动而成风(风其实不过是运动的空气而已)。

如果将容器底部穿孔翻过来后放入水中,水慢慢浸入容器,这时我们把手放在小孔的口上,会感到有风从容器中吹出。

这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被水排挤出来的空气……既然如此,那些断言绝对没有真空的人,很可能会在这个题目上大作文章,也许会说得煞有介事,虽然他们并拿不出什么确凿的证据。

不过,如果用显而易见的一些现象来表明家连续真空这样的东西是有的,只不过是人造的罢了;

那么真空的存在也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只是真空四散分布为极其细微的部分;

物体受到压缩即可填满这种四散分布的真空;

这样一来,在这件事情上强词夺理的人就会没有立足之地。

接着,希罗引用吹气入球的实验,来证明这时发生了压缩。

只要压力减小,空气就会冲出,而留存在球内的微粒并没有因而增大,所以,在这些微粒之间肯定有虚空存在。

希罗所使用的方法与我们在前面引证过的柏拉图的方法(参见边码17页)截然不同。

可是,希罗毕竟不是一位彻底的实验主义者,他在进一步提出论点时,并没有避免用一些连他自己也不太相信的似是而非的辩解为依据,诸如阳光射入水中并未使容器中的水外溢等,来证实他的确有真空存在的信念。

希罗对燃烧现象也进行过观察,结果使他的看法十分接近直到拉瓦锡时期和现代化学出现时方才为人们接受的一些思想,而这些思想过去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承认。

从煤渣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点燃的火要耗去某种东西,煤渣和燃烧前的煤的体积相同或大致相同,而重量迥异。

耗去的部分分别变成火质、气质或土质,随烟一道飞走;

最稀薄的一部分升到最高层,即火的位置;

稍微重浊一些的部分变为气,更加重浊的部分被气流连同其他部分一起带离一定距离,然后又降到低处,掺入土中。

水被火熬尽时也会变成气因为从放在火上的锅里冒出的蒸汽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液体蒸发变成的气。

所以,据上所述,可见火显然能使所有比它重浊的物体发生分解和变化。

希罗这样的科学家未能提前做出十八世纪的那些发现,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有一种从早期希腊哲学延续下来的倾向,即:

只利用实验去论证事先想好的假设,而不是去发现新的真理。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处处被用来解释新的事实。

每当通过直接观察产生出不同的思想需要表达时,人们总是尽量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去充实表达的内容。

斯多噶派的自然理论,使希罗引起的对气体的实际兴趣在一些有哲学头脑的人们中间增强了。

斯多噶(Stoic)哲学创始于柏拉图时代,在罗马盛极一时,是罗马知识分子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斯多噶哲学在亚历山大里亚并不怎么流行,但也颇有影响。

斯多噶派相信,任何现象都有物质根源。

根源就是一种气流,或称灵气,希腊文称纽玛(Pneuma),拉丁文称精英(Spiritus)。

灵气寓于万物之中,能作用于每一物体。

它是生长和衰亡的根源。

在人体中,气流从心脏进入各个器官,带来生命。

所以,气可以被看作是人的灵魂,不过是一种物质化了的灵魂。

显而易见,“纽玛”这个概念,按照不同哲学家的观点,既可以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去理解,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相当玄奥的抽象概念。

不管怎样,这个哲学概念毕竟为人们很感兴趣的气体研究提供了某种根据,并且充实了关于灵气是每一个物体主要组成部分的论点。

这里必须指出,希腊化时期大多数哲学家提出的各种主张,加强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使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大有遭到摈弃之势,但是原子论并没有完全失传。

这种思想为伊壁鸠鲁派所继承,在卢克莱修(Lucretius,大约公元前96-55年)的伟大诗篇《物性论》(DeRerumNatura)中得到极其透彻的阐述。

在当时以至后来的很长时期中,原子论虽说不能左右科学思想,但也不是毫无作用,我们即将看到,人们最后还是要再次受到它的影响。

随着岁月的流逝,东方的各种宗教迷信源源而来,在亚历山大里亚站住了脚,与埃及当地的迷信思想一同兴盛起来。

在这类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日益背离了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精神。

后来的这些哲学都有一个共同倾向,即:

不愿依靠观察,而是根据神的启示来理解自然界。

公元二世纪时,诺斯替教(Gnosti-Cism)异军突起。

该教信徒自以为他们仅仅依靠天启即可获得某种秘传。

参加诺斯替教派,需通过秘密介绍。

和大多数东方人一样,诺斯替教徒不肯接受柏拉图的“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善”的说教。

他们坚信还有邪恶,从而回到了最能代表原始思想的二元论。

公元三世纪时,新柏拉图主义使这种倾向更加巩固。

当时在亚历山大里亚哲学界中已占主导地位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公然蔑视理性和科学,认为上帝的直接启示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更晚一些时候,摩尼教(Manichaeanism)从波斯和巴比伦传来,引进一种善恶不可调和的二元论,通常多用光明和黑暗来表示善和恶。

所有这些通称为神秘哲学或宗教迷信的流派,不仅互相影响,而且同纯粹的巫术和占星术活动,同作为亚历山大里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互相渗透。

十分明显,在希腊化世界广泛传布的这些思想,对当时基于求知而进行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没有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从事实际制作的工匠等级,他们既不同于希罗这样的亚历山大里亚科学家,也不同于诺斯替教徒、新柏拉图主义者之类的神秘主义哲学家。

当初,他们大概和上述两派毫无关系。

这是一批为富有阶级和神庙制作奢侈品的工匠。

他们和上面谈到的在神庙场院里劳动的埃及工匠一样,非常熟习本行业务。

罗马时期学识渊博的著作家,如狄奥多鲁斯·

西库鲁斯,尤其是普利尼,都曾描述过工匠们采用的制作方法。

不过此类记载多半是第二手材料。

这些著作家显然只是把他们读到和听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