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080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docx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

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过渡性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95年底前缴费年限×1.3﹪

个人帐户:

退休时个人帐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项待遇之和(简称养老金基数)分档设立,即从养老金基数不满250元起,待遇每提高一档(50元),调节金应减发10%(5元)直至满600元及其以上不增发调节金。

增发调节金后的养老金达到本档最高额及其以上的,按本档最高额发给。

最终待遇:

(新计发办法-原计发方法)×2006年退休的人员30﹪、2007年退休的人员50﹪、2008年退休的人员70﹪、2009年退休的人员80﹪、2010年退休的人员90﹪+原计发办法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为7272元和1455元

  “此次缴费基数是根据2010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的,分上限、下限。

2010年度南昌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920元,上、下限分别为8760元和1752元;2010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424元,上、下限分别为7272元和1455元。

”据江西省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离开参保单位或者死亡的参保职工,其2011年度缴费基数不作调整。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按国家和省的现行规定执行。

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以及个体参保人员到达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并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后,从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从2006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1996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累计缴费年限×1%

其中: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从1996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当年,历年缴费中的当年本人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数确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缴费工资指数仍按原规定计算并封定)。

计算公式为:

n平均指数=(X1/C1+X2/C2+?

+Xn/Cn)÷N

X—当年本人缴费工资;

C—2005年及以前为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起为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N—本人缴费年限(1996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时的实际参保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国发[2005]38号附表)

退休年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计发月数

40岁23351岁19062岁125

41岁23052岁18563岁117

42岁22653岁18064岁109

43岁22354岁17565岁101

44岁22055岁17066岁93

45岁21656岁16467岁84

46岁21257岁15868岁75

47岁20858岁15269岁65

48岁20459岁14570岁56

49岁19960岁139

50岁19561岁132

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实际缴费年限每满1年再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二)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累计缴费年限×1%

其中: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从1990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当年,历年缴费中的当年本人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数确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缴费工资指数仍按原规定计算并封定)。

计算公式同本条第

(一)项第1目,其中N本人缴费年限,为1990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时的实际参保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表同本条第

(一)项第2目。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同本条第

(二)项第1目。

4.调节金=70元×计算比例

其中:

计算比例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分别为90%、70%、50%、30%、10%。

2011年起不再计发调节金。

(三)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其基本养老金按本条第

(二)项的规定计发。

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0年的人员,不发给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实际缴费年限每满1年再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四)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因病或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符合退职条件的企业退职人员,其基本养老金按本条第

(二)项的规定计发。

(五)个体参保人员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时,基本养老金按本条第

(一)项的规定计算,其中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其基本养老金按本条第

(二)项的规定计算。

(六)退休人员、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按本条第

(一)、第

(二)项规定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不得超过退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a1/A1+a2/A2+a3/A3.....+n)/N

a=缴费基数A=对应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缴费年限

举例:

参保人XXX,2011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18年其中按100%为缴费基数的共5年、按80%为缴费基数的共6年、按60%为缴费基数的共7年,当地2010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如下:

缴费指数=(5*1+6*0.8+7*0.6)/18=0.7778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3000*0.7778=2333.4元。

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只有20000元?

如果只有20000说明缴费基数较低,当地的社平工资也不高,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到不了2333.4元

1995年12月之前的还要加“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

公式: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3(有的地方1.2或1.4)/120.

缴费指数1.7的基础养老金大约比缴费指数0.7的基础养老金高60%左右。

假设退休时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缴费年限30年,基础养老金按缴费指数0.7和1.7的分别计算如下:

缴费指数0.7的(3000+3000*0.7)/2*30*1%=765元

缴费指数1.7的(3000+3000*1.7)/2*30*1%=121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实际金额计算,缴1.7的当然比缴0.7的要高很多。

2009年度,我省各设区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基本养老金予以明确,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058元,全省企业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1998元,全省各设区市平均基本养老金990元。

  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58元,和2008年度月平均1750元相比,在岗职工人均月收入增加了308元。

2009年度全省各设区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中,有3个设区市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2000元,分别是南昌市、新余市和鹰潭市。

其中,南昌市为2538元,新余市为2257元,鹰潭市也达到了2002元(不含江铜公司不驻鹰企业1700元)。

  同时,在2009年度全省各设区市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中,也只有南昌、新余和鹰潭3个设区市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2000元。

其中,南昌市为2449元,新余市为2303元,鹰潭市为2195元。

以上3个设区市的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也超过了全省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此外,2009年度我省各设区市平均基本养老金达到990元。

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均基本养老金最高的设区市为南昌市,达到1039元,比全省平均基本养老金高出49元。

平均基本养老金最低的设区市为上饶市,仅为751元,比全省平均基本养老金低239元,比南昌市低288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