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8820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一、项目名称

省水利水电学校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

二、建设地点

省昆明市蓝黑路13号

三、建设单位

省水利水电学校

四、建设单位概况

省水利水电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我省唯一的水利水电类的全日制国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省水利厅。

学校历经五次搬迁、与农校合并、文革停办和两次复校更名的坎坷,1979年在原址复校,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通过几代水校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水利水电中职教育为主体,融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勘察设计为一体,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从建校初期的3个专业320人,发展到开设水工、水电两个大类18个专业,现有在校生中专1342人、高职111人、函授本专科1137人的规模,此外学校每年还承担着年均2400人的培训任务。

学校建有水力学、土工、建材和电子技术等2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多个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千兆校园网、教学游泳池、综合运动场和昆明松华坝水库、昆明电机厂等6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在职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副教授、高级讲师30人。

建校52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共向社会输送了10000余名毕业生,培训了4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水利水电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省水利厅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帮助下,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精神,先后确立了“四三四”、“121”、“四建”发展目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水利职业教育较为先进的发展思路;

开展了“三统一”、“课改课”、“开放式”教学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符合实际的水利职业教育较为完善的教学改革模式;

先后与农业大学、河海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与农业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大学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了“省水利水电继续教育学校”,建立了“中专教育”、“大专函授”到“高职大专和本科函授”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形成了符合实际的水利职业教育较为完备的办学模式;

在不长的时间内,学校先后被评为成“区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和“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被推选为中国水利教育协会职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西部水利水电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会主任单位,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创造了水利职业教育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低谷期的快速发展奇迹,树立了水利职业教育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的良好形象,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知名水利中等职业学校。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水利工作方针,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规律,准确定位水利职业教育在促进我省水利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走出了一条“立足中专牢基础、背靠高校办高职、依托行业做继教,广泛联系强设计”特色的水利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从根本上打破学校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办学规模偏小等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学校按照《省水利水电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建设和谐示范学校,建立节约高效学校,建好创新特色学校,建成优教高质名校”为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使办学规模达到:

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3000人以上,全日制高职在校生500人左右,函授本、专科在校生1000人以上。

“十一五”期间,各类成人培训4000人次以上。

目前,学校正通过以教学综合楼建设、征地教育用地、整合教育资源等为重点的改扩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彻底改变我省水利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与水资源大省地位严重不符的情况,有效缓解学校容量不足问题,拓展我省水利职业教育空间,积极争创国家级水利水电职业示范学校,为加快我省水利建设、发展现代水利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五、项目研究的范围和重点建设内容

主要研究范围: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意义和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主要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保障措施,资金筹措和年度资金安排,建设实施进度,预期效益分析等。

重点建设内容:

重点专业;

行业、社会服务;

办学体制与教学管理;

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特色建设。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省水利水电学校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4、《全国水利人才与教育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规划》

5、水利部《关于大力发展水利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水人教[2006]583号)

6、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7、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关于开展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工作的通知》

8、省《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9、省《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

10、《省水利人才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

11、《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云办发[2003]12号)

12、《省水利厅“十一五”发展规划》

13、《省水利水电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14、《省水利水电学校2008-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

七、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省水利水电学校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2801万元,其中拟向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申请专项建设经费943万元,向省水利厅、省水投公司申请专项建设经费以及自筹经费11858万元。

八、项目法人组织

省水利水电学校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法人由校长刘建林担任。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目标。

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强省”方略。

水利在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的目标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发展水利是关系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事。

因此,我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必须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水”战略,必须尽快培养一大批水利水电高级应用型人才,将人才的培养作为“科教兴水”的基础。

一、省水利水电学校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是实现我省水利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水利在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带领全省各族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建设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完善配套了一批水利设施,广泛发动群众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水利工作全面推进、成效显著,截至“十五”末期,全省已经建成了5368座大中小型水库,蓄水库容达到100亿立方米,8000多公里堤防以及遍布全省的各类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保证全省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我省的水利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水的问题非常突出,形势非常严峻,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了有水留不住,有水利用难;

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雨季水量有余,旱季水源不足;

一些地方湖泊萎缩、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地下水枯竭、江河湖库泥沙淤积;

由于没有充分的补给水,使一些地区水环境恶化,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性气候异常变化,使我省呈现气温升高加速、年均降雨量减少、江河来水量减小、极端气候天气事件趋多、各种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必将导致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我省旱情连续发生,爆发频率明显加快,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损失加大。

预计到2010年,全省总需水量将增加到223亿立方米,而目前我省水利工程的年供水能力仅有141亿立方米,供需缺口率近40%。

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水的问题已经从制约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制约城镇化、工业化的突出问题;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水利工作已经成为承担众多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工作。

随着水资源由基础性自然资源向战略性经济资源的提升,水利由部门“小水利”向社会“大水利”的提升,水利的作用由重点保障工农业生产向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提升,解决好水的问题,水利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高。

为破解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水问题,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水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确立了水电在我省经济中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重要地位。

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近50年以来的“全省水利建设动员大会”,决定把解决好水的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从2007年开始到“十一五”末,每年筹集10亿元资金重点用于加快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决心之坚定,措施之有力,是我省水利建设史上空前的,也是全国不多见的。

目前,我省以“润滇工程”为龙头的水利建设快步推进,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水电资源的大开发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省水利水电资源的大开发,建设项目多,工程涉及范围广,任务十分艰巨,急需培养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型、实用型水利水电建设人才。

当务之急是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通过建立“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解决我省水利水电建设急需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问题,实现省委、省政府“十一五”目标和水利的快速发展。

二、省水利水电学校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是培养大批水利水电行业技能人才的长期需要

水利是一项投资密集、技术密集、专业性强的行业。

水利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方针,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的三大水问题,把提高水的利用率、节水放在突出位置;

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搞好江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配置、管理等各个方面,到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水利人才队伍作为水利发展的知识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今后2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行业对水利人才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根据《省水利水电厅关于实施科教兴水战略的决定》,水利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由目前的9.35年提高到11.5年。

具有中专学历以上人员由目前占职工总数的23%提高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