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8495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87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备考选择题百题精炼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D错误。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液化气、汽油、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铜盐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变性

C.聚乙烯塑料可用于食品包装,该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

D.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2.B

地沟油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不是碳氢化合物,故A错误;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聚乙烯塑料可用于食品包装,该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都是溶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B.乙烷室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D.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3.D

A.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而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项错误。

B.室温下,乙烷的性质稳定,无其它条件的情况下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B项错误;

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C错误。

D.乙烯可用于生产聚乙烯,而聚乙烯可用于食品包装,因此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故D项正确。

点睛:

本题有机化学的基本常识,包括同分异构现象、取代反应的条件、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平时要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将SO2添加于红酒中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A

A.一次性塑料袋为难以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会破坏环境,纸巾是由木材生产的,不应该大力提倡,故A错误。

B.铝盐和铁盐溶解后,溶液中的Al3+、Fe3+、水解分别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B项正确。

C.维生素C是一种经常用于食品抗氧化剂的还原剂,故C正确。

D少量的二氧化硫加入到葡萄酒中可以起到杀菌、保鲜、抗氧化的作用,故D正确。

本题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考察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化学知识的积累,考察了学生平时的化学素养。

5.

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反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组成为C4H10的烷烃中仅能由两种烯烃与氢气加成而制得

B.某烃的化学式为C9H12,则该烃一定是苯的同系物

C.

中反应①②分别是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D.1个含有5 

个碳原子的烃分子中,最多可含有4个碳碳单键

C

由CH2=CH-CH2-CH3、CH3-CH=CH-CH3和CH2=C(CH3)2三种烯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均可以得到C4H10的烷烃,A错误;

化学式为C9H12,如果不含有苯环,该烃一定不是苯的同系物,B错误;

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然后再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Br-CH2Cl,C正确;

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无论带支链,还是不带支链,都含有4个C—C单键;

碳原子可以形成碳环,可以带支链,也可以不带支链,都含有5个C—C单键,D错误;

正确选项C。

由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三种烯烃和CH≡C-CH2-CH3、CH3-C≡C-CH3两种炔烃分别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均可以生成烷烃C4H10。

6.

结合下表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分子式

沸点/℃

溶解性

乙醇

 

C2H6O

78.5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乙二醇

C2H6O2

197.3

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混溶

A.乙醇与乙二醇含有的官能团相同,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

B.采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物

C.乙醇、乙二醇都能与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D.丙三醇的沸点应高于乙醇的沸点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馏“地沟油”可获得汽油

B.海水中加入明矾可将海水淡化

C.碘酒因能使蛋白质盐析而具有消毒作用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D

A.地沟油指的是酯类化合物,汽油是烃类化合物,两者不是一类物质,所以蒸馏“地沟油”不可获得汽油,故A错;

B.海水中加入明矾可将海水淡化。

B.明矾为KAl(SO4)2.12H2O加入到海水中,不能出去海水中的氯化钠,所以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错误;

C.碘酒因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消毒作用,故C错误;

D.可燃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8.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中最难降解的是

A.真丝围巾B.宣纸C.PVC塑料卡片D.淀粉做的餐具

8.C

A.真丝围巾的主要成分是蚕丝,蚕丝属于蛋白质,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容易降解;

B.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容易降解;

C.PVC塑料卡片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难以降解;

D.淀粉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淀粉做的餐具容易降解,D正确。

本题选C。

9.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主要是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B.太阳能、氢能等都属于新能源

C.煤的干馏也称为煤的焦化,可得煤油D.电能是使用最方便的一种二次能源

9.C

A.生产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来自于没和石油,故A正确;

B.B、太阳能、氢能都属于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故B正确;

C.石油分馏都可获得直馏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煤的干馏不能得到煤油,故C错误;

D.我们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其它能源的消耗得到的,是二次能源,故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

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10.A

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探究铁钉发生析氢腐蚀

B.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C.对比Fe3+与Cu2+的氧化能力强弱

D.探究乙炔的性质

实验方案

A.盐酸为酸性溶液,Fe与酸能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故A选项是正确的;

B.乙醇易挥发,乙烯与乙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则图中装置不能检验乙烯,故B错误;

C.Fe3+与Cu2+均作催化剂,则不能探究氧化性的大小,故C错误;

D.乙炔及含有的硫化氢均使高锰酸钾褪色,则图中装置不能探究乙炔的性质,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A.盐酸为酸性溶液,Fe发生析氢腐蚀;

B.乙醇易挥发,乙烯与乙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

Fe3+与Cu2+均作催化剂 

D.乙炔及含有的硫化氢均使高锰酸钾褪色。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碳原子数少的轻质油

B.lmol葡萄糖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生成2.5molH2

C.C3H8和C5Hl2一定互为同系物

D.油脂是食物中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12.A

13.

从薄荷中提取的薄荷醇可制成医药。

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

B.薄荷醇的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薄荷醇在Cu或Ag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被O2氧化为醛

D.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

13.A

14.

科学家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不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C.1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消耗5molH2

D.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六种结构

14.D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结合有机物的结构解答该题.

【解答】解:

A.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故A错误;

B.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为还原反应,故B错误;

C.苯环、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消耗4molH2,故C错误;

D.苯环有4个H原子可被取代,如图:

,可取代位置有1,2;

1,3;

1,4;

2,3,2,4;

3,4,共6种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5.

己烯雌酚[C18H20O2]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可生成化学式为C18H18O2Na2的化合物

B.聚己烯雌酚含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

C.1mol己烯雌酚最多可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形成高分子

的单体中有己烯雌酚

15.B

【分析】A.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生成酚钠;

B.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含有不同的基团的有机物有顺反异构;

C.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该高分子化合物中单体是

和HCHO.

A.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生成酚钠,所以与NaOH反应可生成化学式为C18H18O2Na2的化合物,故A正确;

B.聚己烯雌酚不含碳碳双键,所以没有顺反异构,故B正确;

C.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己烯雌酚最多可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和HCHO,所以形成高分子

的单体中有己烯雌酚,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酚和烯烃性质、顺反异构、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BD,注意聚己烯雌酚不含碳碳双键,注意生成D中高分子化合物需要单体,为易错点.

16.

有机物R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R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R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在Ni催化和加热条件下,lmolR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R既能与羧酸、醇反应,还能发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