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8334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09F

【答案】A

【解析】A.

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S2-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8,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正确;

B.次氯酸中含有1个氧氯键和1个氢氧键,不存在氢氯键,次氯酸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醛基为—CHO,丙醛的结构简式:

CH3CH2CHO,故C错误;

D.氟原子的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该原子可以表示为:

199F,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在常见化学用语——电子式中要注意二氧化碳和次氯酸的书写,常见的有

等错误书写方法,如本题中的B,另外有机官能团的书写要注意原子的连接顺序,如-NO2也可以形成O2N-等。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具有延展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冰箱除异味

C.过氧化钠呈浅黄色,可用于潜水艇供氧

D.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可用于清洗油污

【答案】D

【解析】A.铝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铝具有还原性,与延展性无关,故A错误;

B.木炭用于冰箱和居室除臭剂与吸附性有关,与木炭的还原性无关,故B错误;

C.过氧化钠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与其颜色无关,故C错误;

D.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可促进油污的水解,则可用于洗涤油污,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有关硫酸的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配制稀硫酸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和稀释,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后在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

B.氨气能够与硫酸反应生成盐,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B错误;

C.硝基苯不溶于水,与稀硫酸分层后,可以用分液漏斗分液分离,故C正确;

D.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NaCl:

2Cl-+2H2O

2OH-+Cl2↑+H2↑

B.用氨水溶解AgCl沉淀:

Ag++2NH3·

H2O=[Ag(NH3)2]++2H2O

C.Na2CO3溶液吸收溴蒸气:

3CO32-+Br2=Br-+BrO3-+3CO2

D.金属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解析】A.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体系中没有水,反应产物为钠和氯气,故A错误;

B.AgCl难溶于水,用氨水溶解AgCl沉淀:

AgCl+2NH3·

H2O=[Ag(NH3)2]++2H2O+2Cl-,故B错误;

C.3CO32-+Br2=Br-+BrO3-+3CO2反应不遵守电荷守恒,故C错误;

D.金属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故D正确;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元素W与X同主族,Z与Q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Q)>r(W)>r(X)>r(Y)

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C.Y与Z可形成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元素Y、Z、Q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X为C元素;

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为O元素;

元素W与X同主族,W为Si元素;

Z与Q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则Z为Na,Q为Cl元素。

A.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

Cl<Si,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弱,故B错误;

C.过氧化钠是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元素Y、Z、Q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如高氯酸钠显中性,故D错误;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O(aq)

HClO(aq)

HCl(aq)

B.H2SiO3

SiO2

SiCl4

C.Al

Al(OH)3

Al2O3

D.Fe2O3

Fe(OH)3

Fe2(SO4)3(aq)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转化,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Fe3+、NH

、I—、CO

B.0.1mol·

L-1KNO3溶液中:

Na+、Fe2+、Cl—、SO

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Na+、Mg2+、SO

、AlO

D.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

L-1的溶液中:

K+、Ca2+、NO

、HCO

【解析】A.Fe3+是黄色的离子,与溶液无色不符,故A错误;

B.在KNO3溶液中Na+、Fe2+、Cl-、SO42-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SO32-和AlO2-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

D.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

L-1的溶液显强酸性或强碱性,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

9.反应“P4(s)+3NaOH(aq)+3H2O(l)=3NaH2PO2(aq)+PH3(g)ΔH>0”制得的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A.P4分子中P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反应中NaOH作还原剂

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ΔS<

D.反应中生成1molNaH2PO2,转移电子数目为3×

6.02×

1023

【解析】A.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其他3个P原子形成共价键,含有1个孤电子对,P4分子中P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正确;

B.反应中NaOH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

C.反应能自发进行,须△G=△H-T△S<0,因为ΔH>0,则ΔS>0,故C错误;

D.反应中P元素由0价升高为+1价,由0价降低为-3价,因此生成1molNaH2PO2,转移1mol电子,故D错误;

10.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可生成CuCl沉淀除去Cl—,降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原理如下:

Cu(s)+Cu2+(aq)

2Cu+(aq)ΔH1=akJ·

mol-1

Cl—(aq)+Cu+(aq)

CuCl(s)ΔH2=bkJ·

实验测得电解液pH对溶液中残留c(Cl—)的影响如图所示。

A.溶液pH越大,Ksp(CuCl)增大

B.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Cl-的去除

C.反应达到平衡增大c(Cu2+),c(Cl—)减小

D.

Cu(s)+

Cu2+(aq)+Cl—(aq)

CuCl(s)的ΔH=(a+2b)kJ·

【解析】A.Ksp(CuCl)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pH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图像,溶液的pH越小,溶液中残留c(Cl—)越大,因此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不利于Cl-的去除,故B错误;

C.根据Cu(s)+Cu2+(aq)

2Cu+(aq),增大c(Cu2+),平衡正向移动,使得c(Cu+)增大,促进Cl—(aq)+Cu+(aq)

CuCl(s)右移,c(Cl—)减小,故C正确;

D.①Cu(s)+Cu2+(aq)

mol-1,②Cl—(aq)+Cu+(aq)

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①×

+②得:

CuCl(s)的ΔH=(

+b)kJ·

mol-1,故D错误;

11.某吸水性高分子化合物(Z)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A.X、Y分子中均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B.过量酸性KMnO4溶液可将X转化为Y

C.Y转化为Z的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D.Z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Z与H2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解析】A.X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Y分子中也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故A正确;

B.羟基和醛基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过量酸性KMnO4溶液可将X转化为

C.Y中的羧基和羟基通过缩聚反应转化为Z,故C错误;

D.Z中含有n个苯环,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Z与H2的分子数之比为1:

3n,故D错误;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醇和羧酸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Z为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时,v(O2)正=2v(SO3)逆

B.用右图所示方法可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

的值增大

D.常温下,pH=2的HCl溶液与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发生盐析

B

向浓度均为0.10mol·

L-1的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C

取等物质的量的Al和Fe,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Al产生的氢气多

金属性:

Al>

Fe

D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

浊液变澄清

酸性:

苯酚>

碳酸

 

【解析】A、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有固体析出,故A错误;

B.向浓度均为0.10mol·

L-1的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首先生成碘化银沉淀,说明Ksp(AgI)<Ksp(AgCl),故B正确;

C.取等物质的量的Al和Fe,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Al产生的氢气多,是因为反应中铝转移的电子多,与金属性的强弱无关,故C错误;

D.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可知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故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