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569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教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解析

1.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上课情景:

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台录像机,正播放着发生在一个晚上的酒后驾车事件。

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小册子。

小册子里有关于这次事件的报告和一个写了他们姓名的“检查员”卡片。

张老师称同学们为市律师办公室调查员,要求他们负责调查这起酒后驾车事件。

学生们有5天的时间去复查已有的证据,并作进一步调查,然后他们必须给市律师办公室提出一份起诉书,并把他们的结论通知给新闻界。

这是一种什么学习方式?

()。

A.自主性学习

B.合作性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2.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疏导

B.因材施教

C.长善救失

D.知行统一

4.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需要对刺激进行()。

A.分化

B.消退

C.泛化

D.撤销

5.课外活动,根据各学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不同开展,说明其具有()。

A.实践性

B.灵活性

C.资源性

D.娱乐性

6.课堂管理就是管理课堂中的()。

A.人际关系

B.学生

C.教师情绪

D.突发事件

7.“雪化了变成什么?

”一个孩子回答:

“变成了春天!

”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

”一个孩子回答:

“还有三只。

”老师愕然:

“怎么可能?

”孩子解释:

“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

”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

这是一种()评价。

A.传统性

B.发展性

C.诊断性

D.形成性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地板效应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0.我国古代管子说的“衣食足则知荣辱”与下列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哪一观点是最吻合的()。

A.人类基本的需要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

B.人类的需求与个体的生存有关,最主要是追求自我实现,然后才逐渐考虑安全、社交、尊重,最后才满足生理需要

C.人类需要的高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存有关。

基本需要为生存所必需,较高层次的需要在维持个体生存上没有基本需要重要

D.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之外,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

11.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A.了解自己,但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评价

B.具有超强的人际关系

C.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D.在任何情况下,能做到个性发挥

12.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13.在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厌恶疗法

D.强化和惩罚

14.以下关于网络成瘾描述不正确的是()。

A.网络成瘾者的上网行为在个人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B.网络成瘾者对上网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强烈渴望

C.严重的网络成瘾者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D.造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很简单

15.学习问题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下列对于学习问题干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应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B.应指导学生调节认知以应对学习压力

C.可以用外部学习动机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D.应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

16.李某系初二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提前交卷离开考场,擅自离校,与其他同学相约到离学校一公里处的池塘游泳,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大部分责任

C.承担过错责任

D.不承担法律责任

1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18.下列选项中()的观点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C.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高中阶段以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19.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的培养。

A.创新能力

B.高尚品德

C.劳动品质

D.实践能力

20.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根本目的在于()。

A.满足需求,促进健康

B.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C.关注生存,促进发展

D.学会适应,促进健康

2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A.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B.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C.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D.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促进公平育人为本

22.“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

”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A.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科技,后发展经济

B.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我国的中心工作来抓

C.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要认识到发展教育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23.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

检举或控告的是()。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D.学校

2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运用了()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25.某小学一节课结束后任课老师抱着学生刚交的作业本离开教室,一名未交作业的学生急忙追赶不慎摔倒在地,将门牙摔掉一颗,在此次事件中应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A.学校

B.任课老师

C.学生自己

D.学生监护人

26.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7.教师专业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是()。

A.专业能力

B.专业知识

C.专业理念

D.专业情感

28.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在教育评价中应()。

A.关注非预期效果

B.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

C.以“对话”为主要手段

D.采用“共同建构”的方法

29.()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与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A.融合课程

B.兴趣课程

C.活动课程

D.相关课程

30.最简单的提问类型是()。

A.知识型提问

B.理解型提问

C.应用型提问

D.分析型提问

3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32.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3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34.我国第一个体现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5.从形态上看。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型学制

36.“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7.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A.校训

B.校规

C.校徽

D.校风

38.儿童身心发展在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缓,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39.华生提出,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其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这种观点反映的身心发展动力理论是()。

A.原发论

B.内发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0.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

A.《教育漫画》

B.《教育学》

C.《学记》

D.《论语》

41.吴老师上课喜欢鼓励学生勇敢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存在错误也没有关系,可以再改进。

马老师却喜欢直接教给学生正确答案,若发现存在错误会立马“扼杀”,以免重犯。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吴老师的做法更科学,这样才会对知识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B.吴老师的做法欠妥,学生有了错误的想法后很难再纠正

C.马老师的做法更科学,直接给学生正确答案更节省课堂时间,效率更高

D.马老师的做法更科学,立马“扼杀”错误能让学生对题目印象更深刻

4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是()。

A.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

B.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C.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D.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

4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堂课都必须进行课堂讨论

B.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与家长密切联系

C.教师在校期间必须回答学生的任何提问

D.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

44.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

A.夸美纽斯

B.培根

C.赫尔巴特

D.康德

45.“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46.李老师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鼓励学生全程参与。

课前通常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课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讲解重难点;课后让学生反馈,调整讲课内容。

李老师的做法体现出的教学过程规律是()。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D.获得知识与培养品德相统一的规律

47.识记一篇较长的材料,一般总是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则常常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

这是由于识记材料开始部分只受()的影响,识记末尾部分只受()的影响。

A.分化抑制,延缓抑制

B.前摄抑制,分化抑制

C.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D.倒摄抑制,前摄抑制

48.为了记住一串杂乱无章的数字,小江对这些数字进行了编码,例如:

“13:

医生”“14:

钥匙”“15:

鹦鹉”。

小江运用的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