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0860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摘要

作为第三代电池技术,锂电池凭借着储能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在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球锂电池发展迅速,201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可充电的二次锂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7%,预计到2018年锂电池产业的产值将达到约320亿美元,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产值将占50%以上,超过160亿美元。

201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2011年达到了3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全年锂电池产量达到29.7亿颗,同比增长28.6%。

保守估计,2018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了900亿元人民币。

锂电池巨大的市场潜力除了归功于其性能优点,也离不开近年来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多次明确支持锂电池技术的研发,并且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措施,例如国家对锂离子电池出口退税从13%上调至17%。

同时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对于电动汽车发展的鼓励政策也直接刺激了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

目前全球锂电池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三国,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韩国企业发展迅速,去年三星已经取代日本三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制造企业。

中国锂电池制造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地。

主要企业有比亚迪、欣旺达电子、天津力神电池等。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门槛极高。

其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关键的原材料,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约占锂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三分之一。

目前,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为石墨。

正是因为锂电池技术门槛高,该行业存在很高的利润水平。

整个行业的毛利润率水平在50%以上,其中,隔膜和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利润率最高。

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普遍为业内看好,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国内领军企业比亚迪已经制造出了全球首款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F3DM。

表目录

一、锂电池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产业政策

(一)行业界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锂电池行业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C3841),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制造。

(二)行业主管部门

锂电池行业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IndustrialAssociationofPowerSources—CIAPS)是电池行业的自律组织,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接受工信部的业务指导和民政部的监督管理。

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30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和电源配件分会等六个分支机构。

(三)相关产业政策

1.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中,公司产品属于“信息”大类中的“17.新型元器件”类型,具体为“新型电源/电池”。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6)》中,锂离子电池产品属于新能源和节能产品。

2.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年—2011年)》中明确“先进动力电池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为鼓励的投资方向。

3.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2010)”中的“新能源与高效储能节能领域”之“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技术”中把锂离子电池以及相关产品及技术列为优先发展技术领域。

4.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提出“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电机、电池及管理系统等)的优化设计技术、规模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技术。

5.2010年6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细则正式出台。

实施细则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政策明显倾向发展锂电池电动汽车,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及纯电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和6万元,对混和动力电动车每辆仅补贴3000元。

二、行业基本情况

(一)行业概述

1、电池的种类及发展趋势

按照工作性质,电池可分为:

●一次电池(原电池):

活性物质只能使用一次的电池,如:

一次性碱性电池

●二次电池(蓄电池):

经充电后可继续使用的电池,包括:

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

●燃料电池:

将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

●太阳能电池:

通过光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可分为:

多晶硅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晶硅电池占据80%以上的比重,其在性能上优于薄膜电池,但薄膜电池在价格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电池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四代:

图1电池的发展

电池行业的发展现在的发展趋势是:

●传统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在民用领域将被逐步取代

●镍氢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

●太阳能光伏电池蓬勃发展

2、锂电池行业

锂电池主要是指在电极材料中使用了锂元素作为主要活性物质的一类电池,包括锂原电池与锂二次电池。

锂原电池是不能充电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是可以多次充放电使用的。

锂原电池主要有锂锰电池、锂硫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锂硫酰氯电池等。

手表、计算器、计算机主板CMOS中用到的3V锂电池,主要是锂锰电池。

而通常所说的锂电池,如MP3锂电池,手机锂电池,笔记本锂电池,属于锂二次电池,简称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更是备受关注。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理想的新一代绿色能源,具有储能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

锂电池已经在MP4、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

锂电池市场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长速度,市场对于锂电池的巨大需求也推动锂电池行业高速发展。

随着地球能源的紧缺以及来自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和需求量将继续扩大,从而进步推动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和应用。

3、锂电池的组成、种类和特点

(1)组成

锂电池主要由4部分构成,即电极、电解液、隔膜和包装材料。

其中,包装材料和石墨负极技术相对成熟,成本占比不高。

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关键的原材料,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约占锂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三分之一。

目前,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为石墨。

图2锂电池的组成

(2)特点

锂电池相比于其他传统二次电池,特点体现在:

●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是相同容量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的一半,体积是镍镉的40-50%,镍氢的20-30%。

●高电压:

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为3.7V(平均值),相当于三个串联的镍镉或镍氢电池。

●无污染:

锂离子电池不含有诸如镉、铅、汞之类的有害金属物质。

●不含金属锂:

锂离子电池不含金属锂,因而不受飞机运输关于禁止在客机携带锂电池等规定的限制。

●循环寿命高:

在正常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可超过500次。

●无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指镍镉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的容量减少的现象。

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这种效应。

●快速充电:

使用额定电压为4.2V的恒流恒压充电器可以使锂离子电池在一至两个小时内得到满充。

同时在安全、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方面仍存在发展空间。

●锂离子电池目前发展瓶颈主要在于安全性和成本上面的突破。

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占优使锂离子电池成为发展趋势;而镍氢电池具有性能稳定、工艺成熟的优势,未来3-5年内仍将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3)分类

锂电池按照材料和电解质状态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表1锂电池的分类

其中以正极材料分类的锂电池性能特点比较如下:

表2不同锂电池的比较

(二)市场容量

1、国际市场容量

2011年全球锂电池产业规模维持增长态势。

尽管2011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全球锂电池市场仍旧延续了增长的趋势,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46.4亿颗,同比增长22.8%,从过去四年的趋势来看,整个锂电池行业2008年后增长趋势较为稳定。

预计到2018年锂电池产业的产值将达到约320亿美元。

锂电池市场未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电动汽车等动力锂电领域及笔记本电脑等小型锂电领域对锂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其中2018年电动汽车领域的锂电池产值将占50%以上,超过160亿美元。

展望未来,全球二次充电电池市场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及MP3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日渐成为生活及工作的常备消费品,及锂离子电池逐渐应用于电动工具产品,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虽然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因能量密度较低,在近几年占二次充电电池市场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对镍氢电池的需求增长,镍氢电池仍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

未来良好而稳定成长的市场将为二次充电电池厂商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图32009年-2020年全球二次充电电池市场销售额预计

2、国内市场容量

201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根据赛迪顾问公司的数据,2011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全年锂电池产量达到29.7亿颗,同比增长28.6%,约占全国电池总产量的10%。

从过去四年的数据来看,中国锂电池行业增速高于全球约10~13个百分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与锂电池产能向国内转移的行业背景相符。

保守估计,2018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了90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产能20亿安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京津唐汽车产业聚集区,其中珠三角产能7亿安时,长三角、东三省和京津唐产能均在3亿~4亿安时。

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的锂电池产能还将进一步增长:

在一系列投资下,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将达到39亿安时。

然而,预计2015年,中国乘用车EV/PHEV和电动商用车需求约12万辆,需消耗锂电池约9亿安时,这仅占产能的23%,产能过剩隐患凸显。

(三)行业竞争格局

1、国际市场情况——三分天下的格局

锂离子电池自1992年由索尼公司产业化以来,全球锂电池市场基本由日本独霸天下。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韩国的迅速崛起,日本锂电池的市场分额逐渐减少,全球锂电池产业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

其中中国是全球锂电池最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制造成本优势,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锂离子配套材料方面占有优势。

日本在核心技术方面较之中国和韩国仍然有明显的优势,韩国在二次电池领域的基础远比不上中国和日本,但是韩国的优势在于其近年来在消费和移动等IT终端产品领域的强势增长。

全球锂电池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三国,由于日本是最早实现锂电池商用化的国家。

在2000年以前,全球锂电的生产基本被日本垄断。

随着中国、韩国锂电池制造技术的开发和提升,日本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