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349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河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D、内隐性

【答案】A

【解析】教师良心的公正性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正确认识上,对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真理、秉公办事上,

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赏罚分明上,对同事、领导的开诚布公、团结协作上。

故选A。

3、我国唐代“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A、教育的主导权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性质

【答案】B

【解析】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

配,也说明了教育具有阶级性。

故选B。

4、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影响作用

D、促进作用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可以说,

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5、素质教育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习成绩的提高

C、升学

D、终身学习的能力

【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强调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

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

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

因此,素质教育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A。

6、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它以()为教学活动基本单位。

A、班

B、课时

C、课程表

D、课

【解析】班级授课制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以课程表为教学活的基本周

期,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故选D。

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作用的结果。

A、生理成熟

B、环境变化

C、心理断乳

D、教师主导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结合。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

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

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

学生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

展,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结果。

8、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

“填空题错了一题,其他题型全部答对,能够非常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的

简便记法等知识。

等级评定为优秀。

”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析】材料中孙老师用的等级评定而非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衡量学生。

孙老师关注了小华的作业中的正误,

关注了小华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说明他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孙老师将小华评

定为优秀,说明

9、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错觉

【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

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

感觉的现象;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

觉。

故选C。

10、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

D、《今日之教师》

【解析】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

提出:

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11、“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解析】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孟母三迁”的故事

主要是体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12、—次小学生科技知识普及课上,小明问老师:

“神舟十号飞船的航天员叔叔和阿姨,怎么总是飘浮在空

中啊?

”这位老师说:

“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

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

今后不能这

样。

”小明听后心里憋着气坐下了。

请问这位老师违背了哪项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

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老师压

13、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思维敏捷

B、聪明过人

C、触类旁通

D、物以类聚

【解析】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中。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就是典型的学习迁移。

14、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

咨询者的帮助。

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

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1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

1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

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精神分析

【解析】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7、某老师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心思用来培养优秀的学生。

老师的做法()。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C、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D、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解析】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个

人感情的好恶、私人关系、学生成绩的优劣等偏袒或是轻视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美

丑、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家庭出身等的不同而偏袒或轻视学生。

18、下列选项不属于德育个体功能的是()。

A、生存功能

B、发展功能

C、享用功能

D、政治功能

【解析】德育的个体功能分为三种:

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治功能属于德育的社会功能。

19、下列选项不属于德育个体功能的是()。

20、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1、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

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

A、晓东

B、学校

C、晓东及学校

D、晓东及其监护人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学校行为并无

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晓东及其监护人。

2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

【解析】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杜威的主要观点

有: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3、教师良心、教师义务、教师公正、教师荣誉等均属于()范畴。

A、教师职业道德

B、教师职业责任

C、教师职业纪律

D、教师职业原则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

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良心、教师义务、教师公正、

教师荣誉等。

24、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是()。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

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2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A、决定性因素

B、辅助性因素

C、环境性因素

D、遗传性因素

【解析】遗传素质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

教育在人的发展

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6、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是主导。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和环境四大因素,而在这四大因素

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7、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

该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题干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

28、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