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3264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docx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

山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年级(2012级)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28分)

一、(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坍圮(pǐ)攒射(cuán)唠叨(láo)颠簸(bǒ)

B.刽子手(guì)绯闻(fěi)惩创(chuāng)巷道(hàng)

C.央浼(měi)炮烙(páo)拓片(tà)韧劲(jìng)

D.恫吓(hè)散落(sǎn)押解(jiè)窗槛(j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坐落屠戮斐声世界针砭时弊

B.寒暄强捍陨身不恤一筹莫展

C.谬种钟罄走投无路凭心而论

D.聘礼荒僻皇天后土委曲求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____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③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投降  蔓延  固然B.投诚 蔓延纵然

C.投降  漫延纵然D.投诚 漫延固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太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B.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C.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D.但见,文天祥的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C.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D.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A.①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回来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授职

③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

B.①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②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夸耀

③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

C.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穷,贫穷

②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不足

③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渐,逐渐

D.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竟,竟然

②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于欢乐

③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怜悯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①争宠而害其能陷害②一日,大母过余曰经过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驻扎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

⑤不能喻之于怀告诉⑥李牧连却之打退

⑦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达到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前例

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⑩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汁

A.②④⑦⑧⑨⑩B.①③④⑤⑦⑩C.①②⑤⑦⑧⑨D.②③⑦⑧⑨⑩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C.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③暴秦之欲无厌

D.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故内惑于郑袖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C.①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③身客于秦,为天下笑

D.①顷之,持一象笏至②杳不知其所之也③及其所之既倦

10.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表、志,都是古代文体的一种。

表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志,记的意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誉为“明文第一”。

B.“束发”表示女子已成年,“先妣”指已故的母亲,“归宁”指已婚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分风、雅、颂三部分,与赋、比兴合称“六义”。

D.元杂剧剧本通常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中的“幕”,元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去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

“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

“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迪对曰:

“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延缓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②其可怪也欤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②方正之不容也

C.①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②足以极视听之娱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②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1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①迪深厚有器局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

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

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第Ⅱ卷(共92分)

三、(24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3分)

(2)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2分)

(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旧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0分,每空1分)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陈情表》)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

③总角之宴,。

(《氓》)

④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⑥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六国论》)

⑨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⑩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

17.语言知识表达与运用(6分)

(1)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答题纸上。

(4分)

①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是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重庆的挑花刺绣迅速崛起,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改正:

②“科技下乡”的热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改正:

(2)以“地上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

(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2分)

天鹅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就不是这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

重组:

地上的狮、虎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18——21小题。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II)

爷爷是染布的。

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

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

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

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呆瓜!

”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

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

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

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

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

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

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

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

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

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