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493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以产业化为载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基地、强龙头、创品牌、促营销”为举措,大力实施集中连片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结合多年来扶贫工作实践,笔者试就我县以产业化为载体,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扶贫产业发展现状

1、扶贫产业初具规模,八大优势产业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县把扶贫产业化作为新阶段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来抓,大力发展大禾谷、双孢蘑茹、特种水产(乌龟、鲟鱼、娃娃鱼)、畜牧(生猪、肉牛)、蜂业、林竹(雷竹、油茶林、毛竹)、果业(雪枣、杨梅、葡萄)、西瓜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中畈、葛溪等乡镇为重点的大禾谷产业带,以南岩、弋江为重点的双孢蘑茹产业带,以圭峰为重点的特种水产产业带,以三县岭、湾里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带,以清湖为重点的蜂业产业带,以曹溪、三县岭、葛溪为重点的雷竹产业带,以叠山、旭光为重点的毛竹产业带、以漆工、樟树墩为重点的油茶产业带。

无公害大禾谷种植基地1.5万亩,种植户亩可增收200元左右;

优势特色产业双孢蘑茹种植面积已达到50万平方米,带动农户2000余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雷竹种植面积2万余亩,带动农户3000余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龟鳖、鲟鱼、娃娃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业稳定增长,生猪、肉牛等传统畜牧养殖业正逐渐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转变,蜜蜂、油茶林、雪枣、杨梅等新兴产业后劲十足。

2、龙头不断壮大,模式不断创新。

据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县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731个,其中:

农业企业156家,经济合作组织166个,专业市场2个,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407个。

农业企业按类型分有生产型70家(养殖类40家、种植类30家),加工、流通型84家,市场型2家。

规模农业企业35家,固定资产总2.75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创利税4800万元,出口创汇1145美元,带动农户3万余户。

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头企业18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到153个。

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带动建立的生产基地58个,实现产值2.54亿元,带动农户2.7万户。

建立了大禾谷、雷竹、又孢蘑菇、乌龟、肉牛、生猪、毛竹林、药材、西瓜、蔬菜等“一村一品”示范村24个。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了500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扶贫产业发展,推动了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进程。

3、创建品牌初见成效,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为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县大力扶持企业创建品牌,制定品牌战略。

目前,全县已有5个农产品获得省著名商标,10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2个地理标志产品,全面提升了我县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扶贫产业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部分产业有了相当的规模,但从总体上来看,尚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亟待研究和解决,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

一是龙头企业数量还比较少,规模不大,带动性不强。

二是从管理上看,部分企业为家庭式企业,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难以适应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2、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一是我县大部分农产品都是原料销售,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短,附加值较低。

原材料销售受市场行情、自然条件影响大,而农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很难做到及时调整生产,一旦市场有风草动,农民就会损失严重。

我县的绝大多数农产品,就因为没有龙头企业做深加工,在价格上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二是品牌影响力不大。

目前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初见成效,但农业“三品”数量增长不快,获得省级以上的名牌产品也是屈指可数,特别是大米加工业,作为一个全国粮食生产县,却没一个叫得响的大米品牌,严重影响了我县粮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其中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不大,对品牌创建不够重视。

3、融资渠道不畅通,资金投入不足。

一方面,由于我县多数龙头企业规模不大,难以获得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

另一方面,大部分农业企业有效的抵押物少,抵押率低,银行信用等级不高,所以向银行、信用社获取贷款的难度较大。

由于信贷门槛过高,既使初具规模、效益看好的企业和种植、养殖专业大户也难以从金融机构得到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就更难了。

当前我县仅有少数企业能在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争取到为数不多的信贷资金,其他各金融机构基本不向农村、农民和“农”字号企业信贷。

我们调查的企业、协会组织和种养大户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都反映贷款困难。

4、利益联结机构不够健全。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中利益分配关系不规范,产业链条出现脱节现象。

农民只在种养环节中有所获利,而在加工销售等增值环节中得到的实惠不多,因此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就不够紧密。

三、推进产业化对策

产业扶贫是新阶段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目前,我县很多人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其中不乏各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对产业化的内涵缺乏准确理解,认为办几个小型加工工厂、养殖场,建几个大棚就实现了产业化经营,没有充分认识到产业化经营是多环节、多部门紧密连接、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

应下大力教育干部群众跳出小农意识的束缚,深化对产业化的认识,真正树立起与实现产业化相适应的新思路、新观念,培育起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干部群众听专家授课,到外地考察,开阔眼界,理清思路,不断强化典型示范,促使干部群众观念转变,特别是要抓好各级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

2、转变观念,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发展。

要强化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认识,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高起点做好龙头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抓好基地建设和产业布局,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采取有效的鼓励手段,引导它们走向联合,形成合力集团,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内耗,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扶贫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比如,组建弋阳大禾产业集团,通过政府政府推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允许现有年糕生产企业以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方式参股,从原料采购、产品加工生产、产品包装到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建立统一的标准,将原有小企业捆绑经营,打造一支以大禾谷加工为主的航母型食品企业。

同时,加大对优势产业的宣传,积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和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我县农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

3、加强引导,完善户企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农民和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或契约,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

采用风险基金、提供技术服务、最低保护价超价分成和利润返还等方式,明确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向农业企业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使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

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培育与壮大肉牛养殖、中华草龟、双孢蘑菇、毛竹丰产林、速生丰产林、雷竹、油茶等种养殖基地。

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走公平竞争之路,通过建立农产品协会等形式,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避免无序竞争,信息不能共享。

4、多措并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多渠道吸引外来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推进以奖代补政策扶持龙头企业;

着重引进市场、品牌、技术、管理和企业家,鼓励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多种资本多渠道投资兴办龙头企业。

健全担保体系,解决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建立行业担保公司,鼓励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建立农业企业信用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融投资担保体系,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尝试建立和运作农业融投资担保公司或机构,选择一批信誉好、效益高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扶持。

5、改进方式,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和专业院校合作,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走产学研相结合路子,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组织科技开发或技术推广。

努力提高农民技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高等教育资源,把“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技下乡、农技培训活动。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健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多渠道增加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投入,尤其是种子种苗和疫病防治工程建设、农产品的深加工、先进的保鲜、贮存、包装等新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6、建立品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为目标。

积极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创办合作社,积极探索股份制发展模式,增强行业竞争力。

以弋阳年糕、生猪、中华草龟、双孢蘑菇、雷竹等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快我县同类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实施好我县的特色农业品牌战略。

四、努力实现扶贫产业为贫困人口服务

产业化扶贫有两个内在要求:

一是发展壮大贫困地区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二是要将贫困人口连接到产业链上,使他们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并从中受益,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1、实现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产业化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即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产业化扶贫最突出的个性就是要把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搞好产业化扶贫必须明确这一根本目标,坚持正确的工作思路,促使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共同发展。

一是要充分借助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要尽可能地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以此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要利用扶贫开发的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化项目更好地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无论是整村推进、扶贫到户,还是开展社会化扶贫都要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扶贫项目的选择和扶贫资金的投向都要符合农业产业化总体规划布局,通过扶贫开发的投入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效益,扶持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也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来实施。

三是要避免重产业化,轻扶贫的现象。

在产业化扶贫中要严格执行扶贫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特别是要防止只重视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忽视扶贫开发、共同致富的社会效益,避免扶富不扶贫和不分贫富平均帮扶。

2、扫除贫困户进入产业链的主要障碍。

产业化扶贫实施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让众多的贫困户参与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