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4243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7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人教版巩固辅导八十一Word下载.docx

今年(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时()

A、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中国科技发展进入航天时代

第4题【单选题】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第5题【单选题】

建国初期,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

A、《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B、《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C、《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D、《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第6题【单选题】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时间开始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第7题【单选题】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一主张()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第8题【单选题】

“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这段文字应出自()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第9题【单选题】

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台湾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

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A、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B、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C、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反映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历史史实,其中践踏法制、践踏人权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第11题【单选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第12题【单选题】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

第13题【单选题】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

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第14题【单选题】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

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

”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武装的方式

第15题【单选题】

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

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

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第16题【单选题】

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指出: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这是因为新政协会议()

A、由全国各族人民选举产生

B、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参加

C、中国共产党起领导作用

D、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第17题【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

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C、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第18题【单选题】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

”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这一构想()

①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②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③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④尊重了香港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19题【单选题】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告台湾同胞书》

B、“八一宣言”

C、《反分裂国家法》

D、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

第20题【单选题】

A、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

B、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

C、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

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观察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情况?

它对政治建设有何危害?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为了避免材料二的悲剧,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

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

英、美、日也在它们1902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

为此,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任主管,检查《大清律例》。

1905年,如剐刑等酷刑被废除。

杖刑等体罚由罚款代替,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

1906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编撰民法、商法和新的刑法;

新刑法草稿在1908年完成。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

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进行了修改。

——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背景,及其修订过程的相同之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末相比,新中国70年代末以来在法制建设上有哪些新变化。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历代王朝都制定和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以对边疆实行有效管辖。

两汉王朝通过设立郡县、专门机构等来管理边疆,对匈奴和西域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册封官爵等政策以加强控制……唐王朝对边疆实施军镇屯戍制度,对各族采取和亲政策。

唐王朝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管理府州事务。

元代为统治辽阔的疆域,在岭北、辽阳、云南、甘肃等地设行省,在边远地区大量任用土官,因俗而治。

清代的治边思想既有继承历代王朝治边思想的一面,又有创新和发展。

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宜、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方案,如封爵、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中国传统王朝采取文化主义态度,对边疆治理多以羁縻为主,对具体边界不求甚知,甚至为体现天朝风范而主动赐地予属国。

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有了明确的疆界概念,在历次重大宣言中均申明国家领土之完整。

同时,南京国民政府还认为边疆系边防重地,“一国之安危,恒系其边防之虚实”,“建设边疆为刻不容缓之举”。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念及民族认识》

材料三: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