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3305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4课时docWord下载.docx

1格代表1个单位,在这里1格代表1个人,2格代表2个人……

2.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这个统计图告诉了你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

(2)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最后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可能会从图中看出:

喜欢卡通片的人数最多,有12热;

喜欢看歌舞片的人数最少,才4人;

喜欢看新闻和喜欢看电视剧的人数同样多……从图中还能计算出一共统计了39个人。

3.延伸。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你又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给统计图起名字。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统计图,你认为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1)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名字。

(2)教师指出:

因为这种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数量的多少,所以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条形统计图”。

5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1)学生说一说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有哪些优点。

(2)教师总结: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只管得看出数量的多少,一目了然。

二读懂横向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可以是横向的。

这是育才小学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这副统计图和第一副比较,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第一副统计图是直条是竖着的,第二副的直条是横着的……

教师肯定:

条形统计图也可以是横向的。

2会看横向统计图。

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横着看、竖着看各表示什么。

3从图中获取信息。

让学生与同伴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4讨论。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单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最受欢迎?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当他们的意见不一致时,使学生体会到通过统计有助于做出决策。

三读懂统计表。

1会看统计表。

这是某地安装电话情况的统计表。

你们知道这个统计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各表示什么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引导学生说出:

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年份,每隔5年统计一次,而第二行表示这个地区安装电话的部数。

2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作出分析。

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作出分析,学生会感到比较捆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出简单的分析:

如1985年安装的电话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五年统计一次,电话数量逐年增加:

1985到1990年增加142部;

1990—1995年增加190部;

1995—2000年增加950部,远远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

3估计。

在学生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作出简单分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表中组数的变化情况估计一下现在可能有多少部电话。

四课堂总结。

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教师给予评价。

反思:

 

第二课时小调查

通过学生自己调查生活中的睡眠时间,让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同时对学生进行“充足睡眠”的健康教育。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调查过程中遇到的“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

1每人1份统计表、统计图。

2每人1份记录单。

3教师准备“全班同学睡眠时间记录单”。

一谈话引入。

教师引导:

老师知道,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呢?

学生围绕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讲究卫生与预防疾病等多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导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睡眠时间”的问题。

二正确计算睡眠时间。

1讨论:

你每天睡眠几小时?

是怎样算出来的?

2交流:

(1)以某某同学晚上9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午休1小时为例。

从晚上9时到12时是3时,从晚上12时到早上6时是6时。

3+6+1=10(时)

(2)以某某同学晚上8:

30开始睡觉,早上5:

30起床,午休30分为例。

从晚上8:

30到12:

00是3十30分,从晚上12:

00到早上5:

30分是5时30分。

3时30分+5时30分+30分=9时30分。

……

3计算。

请学生按正确的方法重新计算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并写下来。

三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1数学“分段时间记录法”。

(1)时间段的规定可以是这样的:

11时以上,含11时;

10—11时,含10时,不含11时;

9—10时,含9时,不含10时。

以此类推。

(2)可以自主选择句路方法,即在相应时段内记上你喜欢的符号。

2小组活动:

在小组内调查,收集本组成员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记录好。

小组长把结果填入本组的“睡眠时间记录单”。

3全班汇总。

教师出示“全班同学睡眠时间记录单”,随着各小组的汇报,依次记录出相应时间段的人数,然后共同计算汇总出各时间段的总人数。

四呈现数据。

1填写统计表。

每位同学把统计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并提示学生注意把班级和填表时间写完整,然后集体展示交流。

2绘制统计图。

(1)出示空白统计图,看清每格表示几人。

(2)学生自主选择涂色或阴影的形式绘图。

(3)集体展示、交流。

五分析数据。

1观察统计表和条件图,你发现了什么?

例如,可能会有以下发现。

(1)睡眠10—11时的人数最多。

(2)睡眠8时以下的人数最少。

(3)大部分同学每天睡眠时间是10时左右,全班共36人,有28人集中在10—11时和9—10时这两个阶段。

2小组展开讨论:

你还有什么发现?

或是有什么想法大胆提出来小组内交流交流?

六小结。

板书设计

小调查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每天睡眠保证10小时

呈现数据

分析数据

第三课时小讨论

1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

2学会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进行简单预测的能力。

3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1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能力。

两副相对应的图片。

一准备活动。

1活动

(一):

话说身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身高一词,让学生用其说一句话。

例如:

我的身高是110厘米。

杨树是身高是是我身高的3倍。

爸爸与妈妈的身高相差10厘米。

两个同学的身高可能不一样。

和去年的今天相比,我的身高增长了5厘米。

2活动

(二):

话说年龄。

教师再在黑板上写出“年龄”一词,学生再由此产生联想并说一句话。

我们家爷爷的年龄最大。

年龄相差12岁的人,属相一样。

一年级的同学比我们年龄小。

动物和植物都有年龄。

人到了一定的南岭,就不再长高了。

3活动(三):

话说身高和年龄。

教师用“和”字把身高与年龄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联想、表达。

学生会感觉此时遇到了困难,并对某些说法产生了怀疑,相互争论。

教师适时导入:

身高和年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的人,身高和年龄的变化情况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二讨论活动。

1.读表。

教师出示小军1—7岁身高增长情况统计表,组织学生观察,看懂表意,说说自己从中获取的信息。

学生读懂表的内容后,进行表达:

这张表说的是小军1—7岁身高的变化情况。

第一行表示的是年龄;

第二行表示的是小军每个年龄时的身高,单位是厘米。

2.议表。

出示讨论

(1)、

(2)、(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A身高和年龄有什么关系?

1岁到7岁,是小军的儿童时期。

总的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也不断长高。

即年龄越大,身高越高。

B什么年龄长得最快,什么年龄长得最慢?

经过计算可以知道:

小军1—2岁长高了12厘米;

2—3岁长高了8厘米;

3—4岁长高了8厘米;

4—5岁长高了6厘米;

5—6岁长高了6厘米;

6—7岁长高了5厘米。

由此可以看出:

小军1—2岁身高长得最快,6—7岁增长得最慢。

C预测8岁时,小军可能有多高?

小军的身高在7—8岁这一年中应增长5厘米左右为宜,所以8岁时,小军可能有122厘米。

另外,应当明确:

人的身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因此,学生回答“117+4=121(厘米)”或“117+6=123(厘米)”等也是较合理的,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问答。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信息和刚才的分析讨论活动,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一练”的内容,让学生先读懂统计图:

这是某商店10天中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

图中时间没有从周一开始,而是从周三开始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统计图下面的三个问题。

3.集体汇报。

(1)哪天卖的多?

哪天卖的少?

学生应根据前面7天的情况,分析出星期一、二、三电脑的销售很少,星期五的销售量明显增加,星期六、日的销售量最高。

(2)一周内大约卖了多少台?

学生看前7天或后7天的均可以,估计出30台左右的数均可以。

(3)预测接下来的周六、周日、周一可能卖出多少台?

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预测的依据,并能说出较合理的数就可以了,不必强求一致。

4.同桌二人看统计图相互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布置作业。

小讨论

身体和年龄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

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

1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草稿纸

这次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小实验,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这一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长的规律。

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做这个小实验,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适当,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记录等。

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同时在教室布置一处实验角,由专人负责。

没有黄豆用绿豆代替也可以的。

实验7天后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里应该注意,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

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书本。

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实验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出示要求:

(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

(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

(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三、布置任务。

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

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

四、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