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861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docx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

 

 

授课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成绩:

___________教师签名:

___________

 

1.基本分析

1.1宏观经济分析

1.1.1经济周期分析

这一部分,笔者试图通过对此前的两轮通胀下行周期进行分析,并结合投资时钟理论判断当下我国经济所处的经济周期。

以CPI同比超过3%为标准,在21世纪中国经历了两个通胀周期,分别是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以及2007年5月到2008年10月;在这两个周期中,通胀同比分别于2004年8月和2008年2月见顶,其后基本上都经历了6~7个月的时间回归正常水平。

此前的两轮通胀下行周期CPI走势

2004年4月,CPI同比增速达到3.8%,随后2004年8月份见顶,达到5.3%,之后便开始回落,2005年2月达到3.9%,2005年以后的月份保持在2%之下。

2006年依旧是处于低通胀。

2007年5月,CPI同比增速达到3.4%,随后2008年2月份见顶,达到8.7%,之后便开始回落,2008年10月达到4%,2009年则处于通缩状态。

此前的两轮通胀下行周期GDP走势

2004年2季度,GDP达到阶段性高点11.4%之后开始回落,8月份CPI见顶回落后的余下时间,GDP亦是处于下滑的阶段,也即投资时钟的类衰退阶段。

2005年GDP则是保持在10%的增速。

相对来说,2005年处于低通胀高增长的时期。

2006年亦是保持低通胀高增长,季度GDP同比增速保持在12%之上。

2007年CPI处于缓慢上行的时期,5月份达到3.4%,之后开始上升,12月达到6.5%;季度GDP则是保持在14%-15%的高位。

2007年2季度GDP达到15%的高位之后便开始下行,一直到2009年1季度,达到6.6%的低位。

08年经济可谓是断崖式的下滑。

也是类衰退阶段。

也就是说,2004年和2008年通胀见顶后的年内余下时间都是类衰退阶段。

2004年8月份通胀见顶后,经济经历了2个季度的下滑后开始回升;2008年2月份通胀见顶后,经济经历了5个季度的下滑后开始回升。

不同的是,2005年处于低通胀高增长时期。

2009年则是通缩时期,经济开始出现反弹。

投资时钟理论是2001年夏,美林公司在《全球产业分析》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它根据相对于趋势的经济增长方向和通货膨胀的方向,将经济周期分成四个阶段,即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应配置不同的资产。

美林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增长方向、通胀方向及对这两个方向的宏观政策变化。

按照时钟的摆动,过热之后是滞胀和衰退。

通胀上行并形成较大压力本来就是过热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控制通胀,收紧政策陆续出台,随后不论是滞胀阶段还是衰退阶段,股票都不是好的配置选择。

滞胀阶段和衰退阶段(末端除外)不宜配置股票的原因无非有以下两点:

首先,宏观调控令经济降温,增长减速,最终会体现在微观层面,即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这使得趋势上涨行情缺乏必要基础;其次,流动性由松转紧,缺乏资金面的支持只能是欲振乏力,打游击或是短促的突击战。

因此如果将核心因素如经济增长方向、通胀方向和利率方向作为判断依据,我们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GDP累计同比增长率出现连续两个及以上季度“倒退”情况(差值为负)的年度包括2001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

1.1.2宏观经济变量分析

 

(一)经济见底前股市均趋于下滑

第一轮类衰退时期,2004年4季度经济见底,而CPI几乎是2006年3月份见底。

第二轮衰退时期,2009年1季度经济见底,而CPI几乎是2009年7月份见底。

总体来看,GDP领先CPI见顶或见底。

也就是说,在上两轮通胀下行期,GDP见底之前(CPI尚未见底),经济几乎是处于类衰退期。

2004年类衰退期股市的表现来源:

海通期货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2004年8月份通胀见顶回落的年内余下时间,上证指数处于下滑的走势。

2004年7月30日收盘价是1386.21,而12月31日收盘价是1266.5,跌幅达8.63%。

2005年上证指数表现也是较为惨淡,2005年12月30日收盘价是1161.06点,2005年相对于2004年末的跌幅是8.32%。

2005年6月份,上证指数达到历史上重要的底部998点。

2008年类衰退期股市的表现来源:

海通期货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2008年2月通胀见顶后直至2009年1季度经济见底的时间段,上证指数亦是处于下滑的走势。

2008年2月29日,上证指数收盘价是4348.55点,2009年3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价是2373.22点,跌幅是45.4%。

对比2009年与2008年的话,2008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价是1820.81点,2009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价是3277.14点,整个2009年相对于2008年末反弹的幅度是80%左右。

2008年10月份,上证指数达到历史上的重要底部1664点。

股市见底领先经济见底1个季度。

(二)宏观经济变量分析

可以看出GDP与CPI下行周期都对证券市场形成了重大的冲击。

从此前两轮的类衰退时期股市表现来看,通胀见顶到经济见底这段时间,上证指数均是下跌的走势,主要的原因也是经济回落导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下滑。

通胀见顶回落期间半年内,视实体经济回落的幅度,股市可能整体表现平稳(2004至2005年的情况),也有可能大幅下跌(2008年的情况)。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2%,创年内新低。

对于CPI和PPI同创新低,首先是由于上半年国内货币政策比较密集,利率上调等收紧政策对货币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减轻了推动物价上涨的货币压力,导致CPI出现明显回落。

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震荡下行的态势,也有效缓解了国内物价的上行压力。

同时,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没有放松,这对租赁房价格的波动产生影响,直接波及CPI的变化。

影响指数走势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占据重要力量。

这也就决定了在年内剩余的这段时间,沪深300现指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2011年12月上证指数2291.54点刷新了2009年低点,从此前两轮类衰退期股市走势的表现来看,底部区域的反弹高度不宜过于乐观。

因宏观经济“软着陆”、企业盈利增速下降带来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消化,现在市场还处于“双降”周期的进程中,建议年内继续控制仓位,或借助反弹良机减持,值得参与的反弹行情需待超跌信号的再度出现,投资方面应戒急用忍。

1.1.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货币政策

2011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宏观经济数据瞩目。

年初货币政策定位于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从实际执行来看,目前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超过稳健的范畴。

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高达21.5%。

从而造成了社会流动资金供给相当紧张,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取得贷款非常困难,生产资金难以维系,有的不得不停工,对经济增长造成瓶颈,而且带来失业等社会问题。

此外,由于银行收紧银根压缩贷款,急需资金的广大中小企业纷纷转向民间贷款,导致民间金融迅速蔓延。

这对国家金融稳定造成潜在的威胁。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难以实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直接融资比重过低。

因为目前我国金融调控存在着只重视货币市场,不重视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偏向,出台的金融调控措施也是往往只针对货币市场,不考虑对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偏向,造成三个市场相互分割不能协调发展,使资本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不仅如此,我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总体偏低,债券市场发展太慢,债券市场收益率总体偏低,使得投资债券的收益甚至难以超过通货膨胀,例如从2006年到2010年通胀率是26%,同期上证企业债券指数仅上涨了20%。

这就使得债券对投资者缺少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债券投资的需求。

只有货币政策的彻底转换才能才能不断扩大公司股票债券融资的规模,大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尽快扭转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发展缓慢的现状,引起股市反转。

2291.54点位是否是A股的阶段性底部,判断的关键要看政策的变化。

如果未来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尤其是现在意大利的形势不明,中国被迫出台新的应对措施,那么2291.54点就很有可能不是底部。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执行直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货币政策除了影响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之外,还决定了整个市场面临的资金环境,这是宏观经济政策周期对股市起的决定作用表现。

财政政策重在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经济稳定的增长。

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减少进入楼市的资金,积极引导资金流向。

(三)汇率政策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5日至6日在京召开,央行再度强调,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三大主要对策。

针对汇率,央行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回顾2010年,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最重大的事情莫过于重启汇改。

去年6月,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按照央行的政策表述,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二次汇改正式开启,对美元开始重新升值,并在年末加速冲刺至6.5897元,全年累计升值3.6%。

1.2行业分析

1.2.1日化行业分析(上海家化600315)

(1)股票所属行业介绍: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系由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上实日用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广虹(集团)公司、上海惠盛实业有限公司等六家原上海家化有限公司的股东以所持上海家化有限公司的权益作为出资,将上海家化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日化行业。

根据传统的产业分类,日化产业习惯分为以下六大类,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口腔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香味剂、除臭剂,驱虫灭害产品,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

日用化工产业是生产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工产品的产业大类。

我国日化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大。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行业生命周期:

日化行业的生命周期很长,较长时间内都不会进入衰退期,我国的日化行业正处于行业发展的成长期,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投资机会时期,在这个阶段,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途中,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日化行业的重要子行业化妆品为例,全球管理咨询和市场研究公司克莱恩的研究显示,2006年中国超越了法国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但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仍然很低,目前中国人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仅为28元/年,这与发达国家人均36-70美元的年消费额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在内需逐步启动和消费结构日益升级的背景下,预计化妆品行业未来2年的需求将维持20%左右的增长率。

(3)政策前景:

政府在这一行业并未有多大限制,竞争门槛低。

而且白酒、葡萄酒、休闲服装、家纺、日化等行业利润2011年均有50%以上的增长。

因此我们说日化行业都符合消费升级的大方向。

中国平安近几年先是大举入股云南白药,再到近期与海航集团对上海家化的高价拼抢承诺的未来五年对家化集团追加投资70亿元募资安排,从社会资本在消费产业的弥漫硝烟中不难嗅到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潮流。

(4)行业竞争状况:

1.外资巨头纷纷进入中国:

如美国的宝洁、庄臣、雅芳、安利、强生、露华浓、高露洁、雅诗兰黛、吉利;英国的联合利华;德国的汉高、威娜、妮维雅;法国的欧莱雅;日本的资生堂、高丝、花王等,基本上都已在中国国土上投资建厂。

据统计,国内外资化妆品企业已经达到703家,占总数的20%,销售额已经占有内地市场的60%。

2.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缺乏个性,营销手段单一,造成众多品牌共抢一块蛋糕的局面。

3.生产能力过剩,众多企业的加入及专业OEM厂家的出现使日化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尤其是洗发产品,宝洁、丝宝、联合利华等行业巨头的争相降价,使日化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5)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竞争激烈。

近几年来中国各种规模的日化企业增加了很多,仅广东省就有大大小小的日化企业三千多家,品牌上万个,竞争激烈程度可窥一斑。

2.“重市场,轻研发”的错误思想。

日化产业内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内日化企业“重市场,轻研发”的思想则比较严重制约了日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0年,我国日化亏损企业77家,亏损额5.12亿元。

我国4000家化妆品企业仅仅控制着中国10%的市场,90%的中国市场都被外资控制。

(6)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投资价值:

日化产业消费潜力巨大,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作为生活必需品,日化产业生命周期很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被替代或出现衰退的危险;同时,中国人口众多,是全球未来增长潜力与规模最大的日化市场。

2005年至2008年间,中国将成为世界四大化妆品生产和销售国之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迅速,在可预见的将来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

 

1.2.2白酒行业分析(贵州茅台600519)

(1)股票所属行业介绍: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发起,并经过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1999)291号文件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一亿八千五百万元。

公司主营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属白酒行业。

从企业结构看,2006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026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138家,占13.4%,116家大中型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790.86亿元,占行业的81.35%,高于2005年整个白酒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97.36亿元,占行业的97.3%。

从以上数据说明白酒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

大、中型白酒企业以明显的优势主导着我国的白酒市场,是带动白酒发展的动力,是构成行业的主体。

(2)行业生命周期:

通常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的生命周期。

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白酒行业处于成长期,一直保持着正增长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的啤酒、葡萄酒等其他酒类产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和消费的全面升级,中国白酒业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白酒市场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机会性产业之一。

(3)政策前景:

1.企业所得税从33%下调至25%有利于白酒企业发展。

2.“非遗”为白酒文化添砖加瓦,助力推动白酒文化与品牌保护。

3.增值税纳税指标、评估调整,有利于推动白酒生产工艺发展。

4.《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对终端买断、包场等排他性竞争有制约影响。

(4)行业竞争状况:

目前我国白酒行业有3.8万家左右,每年我国白酒销售收入大幅度上升,近年来我国白酒行业的利润逐步增长。

而且白酒行业形成了高档白酒市场上是寡头品牌垄断,低档白酒市场是区域品牌为竞争主力,而且用于白酒企业营销的费用在持续攀升,强者恒强,利润集中于行业龙头,地区间价格水平发展有差异,国际资本的频繁入驻使得白酒企业竞争趋于国际化等竞争格局。

(5)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在白酒生产方面白酒行业面临问题有:

酒行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整体装备水平较低;三废治理人需加强;品种换代快,产品周期短;包装物浪费。

2.在企业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

小酒厂盲目发展,数量众多,企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的情况仍然存在;白酒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仍需引导;盲目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无序。

3.在销售方面面临的问题有:

流通秩序混乱,假冒伪劣猖獗;没有名目的降价,促销,大酬宾;商家为争夺市场份额,扩大市场销量,相互串货,攀比压价;商家预付货款,专销品种短浅难以成市形成品种库存转移;开发专销品种,实行独家买断,是白酒企业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销售方式;瓶型的包装设计相互模仿,相互照搬照抄;产品称谓混乱,解释不一,名不副实,以假乱真。

(6)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投资价值: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消费意识的形成,白酒消费也逐渐回归理想,白酒需求转变为追求健康、品质和品位。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品质度的“三高”白酒称谓精英人士的首选,品牌消费观念正在强化。

高档白酒的品牌价值、定价权优势奠定了高档白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

白酒行业是传统行业,高端品牌的白酒除了具有优越的品质,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靠技术和资金无法实现的,同时这些位于第一集团的企业具有经多年积累的渠道、品牌生产能力、资金等全方位的优势,因此后者是很难突破这些优势的。

2011年白酒行业销售增速基本锁定在15%左右的水平,预计白酒行业在未来3—5年至少保持10%以上的销售增速,利润仍可有20%-30%的增速,白酒行业景气度依然。

1.2.3航天航空行业分析(中国卫星600118)

(1)股票所属行业介绍:

卫星产业包括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4大领域。

不仅广泛在农业、林业、国土、水利、气象、海洋、通信广播、定位导航、减灾防灾等领域及公众生活中的得到应用,而且还包括国土部、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也都在积极推进卫星的应用,整个卫星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2)行业生命周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用卫星产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尚有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前景广阔。

(3)政策前景:

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将成为我国航天产业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的航天白皮书规划,我国航天产业将由科学试验型向应用服务型转变,其中卫星应用产业将成为航天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在征求意见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全力推进卫星产业。

(4)行业竞争状况:

由于地面通信网络的完善,卫星通信遭遇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业务收入下降;不过,竞争有序,因为卫星行业需要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投入较大,高门槛高投入使得市场竞争相对有限。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增长缓慢。

2.由于受到导航产业的发展重点由专用GPS接收设备转向GPS芯片的影响,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的发展极为缓慢。

3.数据和视频压缩技术的普及应用,也极大地节省了卫星转发器带宽,使得卫星资源供过于求。

(5)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投资价值:

全球卫星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04-2010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从827亿美元增长到1681亿美元,翻了一番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5%。

其中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在整个卫星产业中占比最大,卫星电视直播业务是推动卫星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未来随着商业卫星运营商对其在轨卫星的替代和调整,全球对大众消费性质的卫星应用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高清电视传送业务量的快速增长等原因,全球卫星产业的增长趋势将会继续延续。

1.3公司分析

1.3.1上海家化

(1)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管理层持续深入地推进全方位的精益化管理措施,在控制成本方面成效不错。

拥有六神,佰草集,美加净,双妹这些优秀品牌。

公司的管理层较为优秀,可靠,但年龄偏大。

2011年6月20日,本公司回购并注销股权激励股份21,060股。

2007年11月29日,随着佰草集中草药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她成为中国第一所也是世界第一所专意于中草药美容领域的尖端科研机构。

公司在“十二五”期间推出的薪酬增长计划较为合理,能激励员工奋进。

(2)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上海家化行业排名第5,行业上市公司共6家;上海家化独立评级高于行业内33.3%的公司。

(3)财务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数据来源:

腾讯证券

指标

2011-09-30

2011-06-30

2011-03-31

2010-12-31

每股收益(元)

0.66

0.49

0.14

0.65

每股净资产(元)

3.96

3.79

3.68

3.54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元)

0.95

0.56

0.17

0.78

净资产收益率(%)

16.71

12.94

3.86

18.42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286676.66

192216.17

84358.43

309395.66

净利润(万元)

28001.99

20721.49

6016.43

27563.07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数据来源:

腾讯证券

指标

2011-09-30

2011-06-30

2011-03-31

总资产周转率

1.22

0.82

--

存货周转率

4.23

2.67

--

应收账款周转率

8.89

5.31

--

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后续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3.77%,剔除所得税因素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2%。

截至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80亿元,每股收益0.66元。

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0%,成长较为优异,据预测2011年度净利润相比上年增长增幅将高达55.05%。

存货增长2%,可以说明公司产品旺销,周转率较好。

(4)风险提示:

上海家化的9.8%股权被无偿划拨给了国资委旗下的上海城投和上海久事,未来在二级市场变现成本很低。

“跨国日化巨头高度垄断增长,民族日化品牌艰难求生存”特征越来越明显,面对跨国日化巨头通过资本、品牌、渠道、广告、促销等“联合扑杀”,民族日化业在夹缝之中求生存。

上海家化涉足手表、珠宝、钟表、时装和精品酒店多个领域,“除了化妆日化品,上海家化都是“幼稚园学生”,要注意多元化陷阱。

(5)前景展望:

公司8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华东地区,未来若在其他地区通过电子商务打开市场,将使公司的发展得到快速提升。

若转手民营,估计将摆脱国字号的束缚,更易在激烈多变的市场中快速发展。

家化集团“十二五”的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是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大做强日化业务,争取到2015年集团销售(服务)收入达到120亿元,成为一家时尚产业集团公司,其中化妆品制造、休闲酒店及美容等时尚服务业、其他消费品营收分别达到60亿、20亿和40亿。

上海家化在三亚的酒店投资回报率比很多酒店都要高,而精品酒店也是各种时尚元素聚集的地方,但是国企体制里面可能就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目前营收的不足2500万,增值潜力巨大。

家化集团亦承认,对于具有核心优势的化妆品相关产业,主要采取投资方式;而对于无优势的产业,将主要通过并购/合作方式实现扩张。

目前集团已针对发展时尚产业积累了十多个投资、并购、合作项目,这些项目都已经启动或者即将实施。

 

1.3.2贵州茅台

(1)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历史弥新的“茅台文化”,是国酒茅台生命体中的“核心元素”。

国酒茅台核心竞争力即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导向及推进、提升作用得以构成:

贵州茅台酒享有的“国酒”地位,也因之而弥固弥坚。

无论是从文化酒的标准,还是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说,茅台酒都堪称中国文化酒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茅台文化”的创新,集中地反映在从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所蕴含的软性精神因素出发,寻求一种在释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而据调查显示,今年豪华酒类商品的价格涨幅基本与去年持平,平均涨幅为9.1%,去年为10%。

拉菲堡红酒和茅台30年的价格分别上涨了36.6%和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