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3242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表格文档格式.docx

化脓感染、食物中毒、烫伤样皮炎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

化脓感染、猩红热、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机会致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败血症、继发炎症

免疫

天然免疫,易再次感染

型别多,易反复感染

较牢固特异性免疫

检测

产金黄色素,溶血(+),凝固酶试验(+)

抗O试验(+)

胆汁溶菌(+),Optochin敏感(+)、荚膜肿胀试验(+)

 

球菌

(二)——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形态

G—,肾形双球菌,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G—,成双排列,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培养特性

巧克力平板(>

80°

C血琼脂)

巧克力平板

无色透明圆形,不溶血,能自溶

凸起、灰白色光滑菌落,有菌毛

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脂寡糖LOS(最主要致病物)

菌毛蛋白、LOS、外膜蛋白

荚膜、菌毛、蛋白酶IgA1,LOS(引起血管坏死出血)

菌毛(黏附、抗吞噬)、外膜蛋白、LOS、蛋白酶IgA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飞沫传染,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化脓感染(淋病)、淋球菌性结膜炎(婴儿)

检查取材

脑脊液(保温、保湿及时送检)

生殖道脓性分泌物(保温保湿及时送检)

防治

预防:

流脑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

口服磺胺类药物、青霉素

预防淋球菌结膜炎:

出生后立即以氯霉素、链霉素滴眼

青霉素等抗菌药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G—,周身鞭毛,有菌毛,无芽胞

G—,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G—,周身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普通培养基:

灰白色,S型;

液体培养基:

浑浊生长

半透明,S型;

S.S选择培养基:

无色半透明

普通培养基、S.S选择培养基:

无色、S型

克氏双糖铁反应

斜面、底层:

产气,产酸,H2S(—),动力(+)

斜面不发酵;

底层产酸,不产气,H2S(—),动力(—)

底层产酸产气(仅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动力(+),H2S(+/—)

其他生化反应

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

++——

不发酵乳糖

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K荚膜抗原

O抗原、K抗原

O抗原、H抗原、Vi抗原

因无芽胞,故抵抗力均不强,容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

黏附素、外毒素、内毒素、荚膜

侵袭力、内毒素、外毒素(志贺毒素)

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细胞内寄生菌)

肠外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胃肠炎*

细菌性痢疾(慢性、急性)

中毒性痢疾(内毒素致病)

肠热症(伤寒)、胃肠炎(食物中毒)、败血症、菌血症

slgA,免疫期短,不巩固

特异性细胞免疫

标本取材

尿、血液、脓液、脑脊液、胃肠内容物、粪便

粪便的脓血或黏液成分(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及时送检)

第一周:

外周血;

第二周:

粪便;

第三周:

尿液骨髓液

其他

*肠产毒素型:

旅行者腹泻;

肠致病型:

婴幼儿腹泻

肠出血型:

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肠侵袭型:

痢疾样腹泻

肥达试验(Widaltest)

O↑H↑:

肠毒症

O↓H↓:

无感染

O↑H↓:

有交叉感染

O↓H↑:

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反应

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G+,周鞭毛,鼓槌状

G+,无鞭毛,粗大杆状,有荚膜

G+,粗短杆状,汤匙状

培养

血平板现β溶血环

血平板现双层溶血环,蛋黄平板现乳白浑浊圈

蛋黄平板现浑浊圈

破伤风溶血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神经毒素)

α卵磷脂酶毒素、肠毒素、侵袭性酶

肉毒毒素(神经外毒素,豆制品中常见)

致病机制

痉挛毒素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元结合,抑制性神经递质无法释放,使骨骼肌痉挛

α毒素分解细胞膜使组织细胞受损,毒素和酶发酵产生大量气体

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接头ACh释放,使肌肉弛缓性麻痹

致病和临床表现

破伤风: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持续性背部痉挛呈角弓反张状

气性坏疽:

气肿,水肿,触摸皮肤有捻发感,坏死有恶臭

食物中毒:

腹痛腹胀,水样腹泻

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少见胃肠道症状,多为神经末梢麻痹,眼肌麻痹、咽部肌麻痹等;

婴儿肉毒病;

创伤感染中毒

感染途径

窄而深的创口污染;

不洁器械剪断脐带

窄而深伤口污染,大面积创伤

食入被污染食物;

伤口被芽胞污染

防治原则

清创(双氧水、抗生素),扩创;

特异性预防:

百白破三联制剂;

紧急预防: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要先做皮试)

清创扩创,切除感染坏死灶,截肢,大量使用青霉素、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

高压氧舱法

注射A、B、E三型多价抗毒素,维持呼吸

结核分枝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种属

分枝杆菌属

芽胞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

形态染色

抗酸染色阳性(红色)

G+,粗大杆菌,有芽胞(有氧气时)

G+,棒状,有异染颗粒

生长条件

专性需氧,蛋黄土豆培养基(罗氏培养基):

生长缓慢,pH6.5~6.8

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

需氧或兼性厌氧,全血血清培养基(吕氏培养基)

颗粒状乳酪色菜花样菌落

灰白色粗糙菌落(卷发状边缘)

灰白色光滑菌落;

还原亚碲酸钾菌落呈黑色

磷脂(刺激单核细胞,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分枝菌酸(引发慢性肉芽肿);

蜡质D(迟发型超敏反应);

硫酸脑苷脂(利于细胞内存活);

结核菌素(迟发型超敏反应)

炭疽毒素(抗吞噬,有免疫原性);

荚膜(抗吞噬);

芽胞(抵抗力强,有免疫原性)

白喉毒素(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胞毒素(A链抑制蛋白质合成,B链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

肺结核(渗出性验证、淋巴管炎症、淋巴结肿大)、全身粟粒性结核、慢性肉芽肿性炎、肺外脏器结核

皮肤炭疽:

疖、水疱、脓疱、坏死、褐色焦痂;

肠炭疽:

进食感染,全身中毒,毒血症;

肺炭疽:

吸入感染,全身中毒,败血症

飞沫传染

白喉:

喉有一假膜,粘膜水肿、假膜脱落会引起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死亡;

毒血症

有菌免疫(传染性免疫)、细胞免疫、迟发型超敏反应

患者可获得持续性免疫力

产生白喉抗毒素中和毒素

检验

咳痰涂片抗酸染色(+)

渗出液、血涂片G+大杆菌,青霉素串珠实验(+)

琼脂Elek平板毒力试验(+)

接种卡介苗

药物:

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

接种炭疽减毒疫苗

青霉素G

百白破三联制剂或白喉抗毒素紧急预防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形态结构

无细胞壁,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是最小原核细胞生物

多形性,有细胞壁,结构与G—菌相似,细胞内寄生

有细胞壁,能通过细菌滤器

染色

G—,Giemsa淡紫色

G—,Giemsa紫蓝色

G—

营养要求高,需人或动物血清,pH7.6~8.0(解脲脲原体pH5.5~6.5)

细胞培养和鸡胚卵黄囊接种,专性细胞内寄生

鸡胚卵黄囊中繁殖,专性细胞内寄生

生理特性

二分裂繁殖,有“荷包蛋”样菌落,生理与L型菌类似

二分裂繁殖

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有原体和网状体两阶段

抗结晶紫、醋酸铊、亚碲酸钾,对青霉素耐受,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

对氯霉素和四环素类敏感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敏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脲原体);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

经飞沫传染,夏末秋初多发

流行性斑疹伤寒(普氏立克次体);

恙虫病(恙虫病东方体);

地方性斑疹伤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沙眼、包涵体结膜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淋巴结肉芽肿

致病物及致病机制

特殊顶端结构,毒性代谢产物,超抗原

脂多糖、磷脂A;

二次菌血症,血管内皮细胞内繁殖

类似G—内毒素、主要外膜蛋白(MOMP)

细胞体液免疫,sIgA

细胞免疫,有持久免疫

细胞免疫,有Ⅳ型超敏反应

抗原结构

蛋白质和糖脂,较少交叉

脂多糖、外膜蛋白,与变形杆菌有共同抗原,有交叉凝集反应

脂多糖、MOMP

冷凝集实验、酚红检测解脲脲原体

斑疹伤寒:

鼠为储蓄宿主,鼠蚤和鼠虱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

人虱传播

地方性斑疹伤寒:

鼠蚤传播

恙虫病:

恙螨传播

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风疹病毒

正粘病毒科

副粘病毒科

血清型

NP、MP分型(A、B、C三型);

NA、HA分亚型

一种

流感

麻疹(米糠样皮疹)

腮腺炎、睾丸炎、卵巢炎

风疹、先天风疹综合征

自然宿主

人、猪等

传染途径

飞沫,经呼吸道

飞沫、密切接触

飞沫

呼吸道、母婴

临床表现

畏寒、头痛、发热、浑身酸、鼻塞、流涕、咳嗽、并发细菌感染(呼吸道感染)

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口腔Koplik斑,并发细菌感染、脑脊髓膜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腮腺肿大、低热、软弱无力、食欲减退,并发腮腺、睾丸、卵巢炎症和脑炎

风疹:

发热、麻疹样出疹、关节痛、血小板降低;

先天风疹:

先天性心脏病、耳聋、白内障、畸胎、死胎、流产等

核酸:

分节单负链RNA(无感染性);

核衣壳:

结构蛋白NP;

包膜;

基质蛋白MP;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单负链RNA(不分节)

不分节单负链RNA

单正链RNA

免疫预防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终身免疫;

预防用MMR三联疫苗

病后获得持续免疫,预防用MMR三联疫苗

呼吸道病毒

肠道病毒和急性胃肠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形态特点

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双层衣壳,无包膜,电镜下车轮状

核酸结构

单正链RNA,感染性核酸

双链RNA,11个基因片段

耐酸,耐蛋白酶,耐胆汁,不耐热、干燥、紫外线、消毒剂

耐酸耐碱,55°

C30分钟方可灭活

对热、乙醚和酸稳定60°

C30分钟仍有活性

传染病学

以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