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1848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根据近年来失泄密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人为窃密卖密和无意识泄密占据了绝大多数。

  中保委发[2015]6号、中保委通[2015]1号、2号文件通知所列举的主要失泄密事件也反映出通过网络无意识泄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归纳起来,当前国家秘密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高科技手段(网络、计算机、通信)窃密,收买、策反、渗透窃密是其主要特征和重大威胁;

二是秘密载体数字化、网络化、轻便化、隐形化,国家秘密的存储、处理和传输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增加了失泄密渠道,泄密危害更加严重;

三是涉密人员社会关系复杂、流动性增加,面临更多主动或被动泄密的诱-惑和陷阱。

  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新中国建设与发展时期保密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加强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是确保核心秘密安全的基础。

  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更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选人、用人,改变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任用体制,增强涉密人员的敌情观念和法纪观念,强化其保密意识,使他们掌握保密技能,真正做到要保密、懂保密、会保密和善保密。

  作为世界拥有核心秘密最多的发达国家,美国在涉密人员管理方面可谓经验丰富。

  在美国任何一个人想要接触秘密,除了必须是美国公民,因工作需要必须接触秘密的前提条件外,还要对其家庭出身、价值取向、心理、爱好、性格、习惯、日常所接触的亲友、消费及犯罪记录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

  只有通过这些审查,并且在签订保密协议、宣誓,经过必要的保密技能培训和保密教育后,才能接触限定范围内的秘密。

  即使是掌管秘密的部门首长、自己的同事和亲人,也无权获取其不应该知悉的秘密,因为其定期的行为审计和审查,以及对失泄密进行的惩罚是十分严厉的。

  德国虽然拥有世界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其保密管理仍然注重以人为核心。

  核心秘密通过人而不是网络传递,接触秘密的人绝对不使用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严格的涉密人员管理措施和制度确保了国家秘密的安全。

  与德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国防部门与军队,乃至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等大量使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传递、处理与利用涉密信息,所采用的保密技术大多是目前成熟的商用安全技术,却很少发生严重的失泄密事件。

  而我们国家近年来却因网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造成很多严重的失泄密事件。

  分析原因还是在涉密人员管理上出现了很大漏洞。

  接触秘密的人保密意识与技能差,保密教育流于形式,保密审查与监督机制落后等,使得我们不敢使用网络但又离不开网络。

  2000年前后,我国在军工企业推行“密级项目管理与岗位定密,即“双定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但加强了定密管理,还对如何管好涉密人员提出了有益的思路:

必须对涉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

  要根据接触秘密的范围、涉密程度等因素建立界限明晰的涉密岗位,对每个岗位提出明确的岗前保密知识、技能的考核要求,并将涉密人员的保密津贴与涉密岗位紧密关联起来,使岗位管理成为涉密人员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实,现代管理学对人的管理提出了许多科学可行的理论与方法。

  对人员的管理不但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还要建立科学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

  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人员的选拔与素质能力评价挂钩起来,将人员的使用与岗位需要挂钩起来,将人员的激励与奖励晋升挂钩起来,将人员的培养与资质认证、考核挂钩起来,充分利用先进的标准、制度、工具科学管理涉密人员。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军事装备保密》教研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四条可行的人防机制,即:

(一)信用评级机制类似于银行系统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涉密人员的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涉密人员身份、地位、工作性质、社会环境、历史表现、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感情稳定性等可能影响其保密意志、立场、信念和执行力的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评,对涉密人员的可信度进行跟踪记录,并记入其档案或任职晋级的考核指标中。

  通过建立这样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更为系统、全面地考察涉密人员的素质,预防人为因素、主观因素对涉密人员考评带来的负面或不利影响。

  

(二)岗位认证机制岗位认证的实质是为了加强对保密专职人员、核心岗位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与保密知识、技能的考核。

  所有接触核心涉密事项或参与核心涉密活动的人员,在上岗前,或者调整岗位时,必须取得相应等级、相应范围的涉密岗位资质证书。

  通过实施类似于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职称考试的上岗培训模式,将保密教育转变为强制性的、必须落实的一项措施,同时能够保证保密教育的效果。

  岗位认证可采取分级考核并颁发证书的方式,使之与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涉密领域紧密挂钩,并规定一定的有效期(如每五年重新进行一次考核),这样才能将保密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三)监管分离机制责任分离是一种降低偶然或者蓄意泄密风险的方法。

  应当考虑把某些责任或者责任区的管理权与执行权加以分离,减少对涉密载体、文件、系统或者服务XX的访问或者改动的机会。

  对涉密人员的管理也要充分体现管理(使用)权与监督权相分离的原则。

  即接触秘密的人员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不能由接触秘密的人自己履行。

  现在很多单位设置的保密专职人员,往往把本单位所有的秘密事项(如移动涉密载体)统管起来,这种做法实际上违背了秘密分割和最少知道原则,管理涉密事项的人如果不可靠,就会造成秘密的完全泄漏。

  反之,负责监督秘密访问(存取)的人员不能得到秘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制约。

  为了实现这一机制,必须在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上加以改进,例如建立移动涉密载体的监管系统。

  与此类推,对涉密计算机网络、涉密场所等,都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系统,把使用涉密网络和进出核心涉密场所的人员有效管理起来。

  (四)奖惩激励机制奖惩激励是管理学常用的机制。

  保密存在风险,保密人员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奖惩激励体现的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对允许接触秘密的人员,按照所允许接触的信息的秘密级别确定相应百分比的附加工资或津贴。

  国家权力机关、军队相关部门在进行组织变动、编制体制调整、人员晋级晋衔、立功受奖考评时,对涉密人员要在其他同等条件下保留相应的优先权。

  同样,如果出现失泄密事件,确定责任后,要依据国家、军队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奖惩激励机制的目的是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保密转变到“我要保密上来。

  综上所述,核心秘密的保密管理必须将涉密人员的管理放在第一位。

  这是因为获取、利用、处理甚至管理秘密的主体是人。

  虽然在信息时代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保密技术,例如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加强对秘密载体和信息秘密的保密监管与控制,但是,一旦有权限接触秘密的人出现问题,上述所有手段与措施都会功亏一篑。

  相反,如果能建立有效的涉密人员教育、培训、审查与考核体系,就能极大地弥补技术管理先天存在的不足,降低主动卖密或无意识泄密的风险。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措施篇2新保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这是第一次将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从而将建立保密承诺制度纳入保密管理体系之中。

  明确保密承诺的法律性质《现代汉语辞典》将承诺解释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

  作为物权法或合同法上的承诺,是指受邀人承诺同意邀约人要约的意思表示。

  当承诺人做出某项承诺时,就意味着他已经订立了一项约定或合同,并许诺按照要求履行相应的责任或义务。

  保密承诺是指保守国家秘密的承诺,其表现形式是签订保密承诺书。

  保密承诺书是指依据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接触或者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在任职、上岗或者离岗之前,自愿为自己设定具体保密义务、限制自身权益,从而不使国家权利受损的书面合同。

  其法律特征表现为三方面:

一是保密承诺书的一方是国家。

  基于国家秘密属于国家所有和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这一根本前提,任何合法掌握或使用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和合法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自然人,都必须承担具体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二是在保密承诺书中,无论是设定实体性义务,还是设定程序性义务,都是服务于实现保护国家秘密这个根本目的。

  三是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是一种公法上的义务,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承担保密义务。

  保密义务并不因承诺而产生,承诺内容只是保密义务具体化的一种形式。

  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自觉承诺不泄露接触或者知悉的国家秘密信息,在国外早有立法先例。

  如,美国1995年的第12968号总统行政命令《接触秘密信息的规定》、法国2003年的《法国1300号部际保密条例》、英国议会1989年修订的《公务员保密法》和保加利亚议会2004年修订的《保密法》等。

  国外签订保密承诺的主要目的,一是使涉密人员认识到,允许其接触秘密信息表明国家的信任;

二是告知涉密人员负有保守该秘密信息的义务,未经批准不得披露该秘密信息;

三是告知涉密人员,如果违反保密承诺所声明的保密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建立保密承诺制度的意义涉密人员是国家秘密的特殊载体,是保密管理的重点。

  在保密工作实践中,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涉密载体、涉密场所的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经验。

  相对而言,在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方面,分类不清、办法不多、效果不好。

  在法律层面上建立保密承诺制度,是加强对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是适应当前保密与窃密斗争严峻形势的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各种敌对势力和境外情报机构加紧对我国进行情报窃密活动,窃密目标有很强的针对性,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重要涉密单位、领导干部、重要涉密人员是窃密活动的主要目标,必须加强重点防范和管理。

  二是适应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涉密人员价值取向、利益追求趋于多元化;

涉密人员流动加快、流向复杂,涉密主体呈现多元化,保密管理难度加大。

  三是提高涉密人员保密能力的需要。

  目前,对涉密人员的管理,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涉密人员保密意识不强,工作中麻痹大意,侥幸心理严重;

保密知识技能薄弱,难以应对高技术条件下保密管理的新要求。

  通过建立保密承诺制度,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建立保密承诺档案,有利于实现对涉密人员的跟踪管理,建立涉密人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有利于涉密人员了解单位的保密规章制度,知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