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1413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动机原理期末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前置前驱

FR:

前置后驱

MR:

中置后驱

RR:

后置后驱

4DW:

四轮驱动

6.汽车识别代号编码(VIN)如何构成?

有何作用?

汽车识别代号编码(VIN)由17位构成,前3位是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4~9位是车辆说明部分(VDS),第10~17位是车辆指示部分(VIS)。

汽车识别代号编码(VIN)是车辆管理、检测、防盗、维修、保险、召回及二手交易时证明汽车身份的唯一依据。

7.汽车有哪些主要参数?

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轴距、轮距、总长、总宽、总高、前悬、后悬)、质量参数(装载质量、整备质量、总质量、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轴荷分配)、性能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度、汽车的燃料消耗量、汽车的制动距离、最小转弯半径、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汽车有害气体排放)等。

2

 

8.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影响汽车附着力的因素有哪些?

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汽车驱动力不能小于行驶阻力,也不能大于附着力。

影响汽车附着力的因素包括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和影响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因素。

其中,附着系数与路面种类及路面状况、轮胎结构及轮胎气压等有关;

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与汽车的总体布置、行驶状况及道路的坡度有关。

9.与蒸汽机相比,内燃机有哪些优缺点?

单机功率范围大,适应性好;

热效率高;

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起动性能好;

排气污染,噪音大,结构较复杂,零件加工精度高。

10.车发动机主要由哪几大部件和系统组成?

在汽车发动机中,柴油机主要由机体组件与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等部件组成,而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还多一套点火系统。

11.简述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与构成。

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是实现工作循环和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件,由活塞、连杆、曲轴、飞轮、轴承等组成。

发动机工作时,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

而飞轮则释放能量再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使发动机连续工作。

12.简述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进气行程:

排气门关,进气门开,活塞下行,气缸内形成一定负压,使可燃混合气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

进气门关,活塞上行,气缸容积缩小,其内可燃混合气被压缩。

做功行程:

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点火,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带动曲轴旋转。

排气行程:

活塞行至下止点时,排气门开,活塞上行,将膨胀做功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13.为什么汽油机采用点燃式,而柴油机采用压燃式?

汽油沸点低,易汽化和点燃,故汽油机采用点燃式;

柴油不易汽化和点燃,但自燃温度低,故柴油机采用高压缩比使空气温度超过其自燃温度,再喷入柴油混合后使其自燃。

14.压缩行程有什么作用?

柴油机与汽油机压缩比为何不同?

压缩行程可提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压力和温度,为迅速燃烧创造条件;

增大氧气密度,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增加燃料,提高发动机做功能力;

提高发动机效率。

柴油机采用压燃式,需使空气压缩到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故压缩比高;

而汽油机采用3

点燃式,同时还要防止爆燃和表面点火,故压缩比不能太高。

15.什么是汽车发动机的标定功率?

我国分哪四级标定?

汽车发动机标定功率即制造厂按国家规定在发动机名牌上标定的功率。

我国分以下四级标定:

15min功率、1h功率、12h功率、持续功率。

16.评价发动机的常见性能指标有哪些?

什么是发动机特性?

评价发动机的常见性能指标有:

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运转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耐久性能指标。

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及运转情况的变化关系称为发动机特性。

17.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其所包括的主要组件。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是实现发动机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并对外输出动力,使发动机连续工作。

所包括的主要组件是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

18.简述机体组件的主要构成以及机体的功用和要求。

机体组件是发动机的骨架,用于支承和固定发动机零、部件和附件,并承担发动机的各种负荷。

机体的功用支承发动机零部件,布置润滑油道和冷却水道。

对机体的要求是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

19.汽油机燃烧室主要有哪些类型?

汽油机燃烧室主要有半球形、楔形、盆形、多球形、篷形等类型。

20.简述气缸盖的功用及其基本结构型式。

气缸盖的功用是密封气缸顶部;

与活塞顶、气缸套(或气缸壁)共同构成燃烧室;

有冷却水套和进、排气道等;

安装进排气门、火花塞(喷油嘴)等构件;

顶置凸轮的凸轮轴轴承孔。

气缸盖的基本结构型式有3种:

单体式(1缸1个);

块状(2缸或3缸1个);

整体式(缸径≤105mm,缸数小于6时,全部气缸共1个)。

21.简述活塞的功用及其构成。

活塞的功用是与气缸、缸盖组成工作容积和燃烧室;

通过活塞销和连杆驱动曲轴旋转。

活塞主要由顶部、头部、槽部、裙部四部分构成。

22.简述曲轴的功用及其构成。

曲轴的功用是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顶的燃气压力转变为曲轴转矩输出到汽车传动系;

驱动配气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如风扇、水泵、发电机等。

4

曲轴一般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重以及前端轴、后端轴等部分构成。

23.简述飞轮的功用及其构成。

飞轮的功用是主要包括:

贮存作功行程的能量供耗功行程使用,使发动机运转平稳;

发动机起动时通过齿圈与起动机齿轮啮合,带动曲轴旋转;

摩擦式离合器的主动件;

克服短暂的超负荷;

刻有压缩上止点标记。

24.简述可变气缸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

变气缸控制技术就是根据汽车负荷变化,控制发动机以不同的气缸数模式工作的技术。

以广本8代雅阁VCM发动机(V型6缸)为例,当发动机启动、加速或者低挡位爬坡时,6个气缸全部工作;

当发动机怠速或汽车以中低速运行时,关闭一侧的3个气缸,只有另一侧3个汽缸工作;

当汽车以中速、高速巡航和缓坡行驶时,两侧各关闭一个气缸,只有4个缸工作。

可变气缸控制技术的作用是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气污染。

25.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就是由进、排气门开闭所执行的过程。

26.什么是发动机的配气定时?

配气相位不当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

发动机的配气定时就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实际开启、关闭时刻,也叫配气相位。

配气相位不当直接影响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

27.什么是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充气效率即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即每一工作循环的实际充气量与理论充气量的比值。

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进气终了温度和压力、残余废气、配气相位。

28.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有哪些措施?

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主要有:

1)减少流阻,如气道光滑、形状合理、取消化油器等;

2)采用多气门技术,改善换气效果;

3)进、排气道分置;

4)合理设计配气相位,尤其是采用可变配气正时电控技术,优化气门开、闭时间和气门升程;

5)采用进气谐波控制技术;

5

6)采用增压中冷技术。

29.简述发动机换气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发动机换气系统的作用是:

按照发动机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定时充分地进气和干净地排气,在各种工况下保持最佳充气效率和最佳性能。

发动机换气系统一般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系、配气机构、排气管系、排气消声器等部分组成。

30.发动机配气机构有何作用?

气门式配气机构主要由哪些组件和零件组成?

配气机构是换气系统的控制机构,其作用是按发动机工作循环和各气缸工作顺序要求,准时开闭进、排气门,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并及时排出燃烧膨胀后的废气。

确保开闭及时、开度足够、关闭严密。

配气机构主要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中气门组包括气门座、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气门锁片等;

气门传动组包括正时齿轮(链轮、带轮)、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轴、摇臂、调整螺钉、锁紧螺母等。

31.简述气门式配气机构工作原理。

气门式配气机构工作原理如下:

(1)气门开启(凸轮驱动):

凸轮轴转到凸轮的非圆柱面部位与挺柱接触时,挺柱推动推杆移动,使摇臂转动并克服气门弹簧张力,使气门打开。

(2)气门关闭(弹簧复位):

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圆柱面与挺柱接触时,摇臂复位,气门弹簧张力恢复,使气门关闭。

32.什么是气门锥角?

气门锥角即气门顶部密封锥面与气门顶部平面的夹角。

作用:

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

气门落座时对中、定位;

避免气流拐弯过大而降低流速;

挤掉接触面的沉积物。

33.名词解释:

可燃混合气、理论空气量、混合气浓度、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功率混合气、经济混合气。

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理论空气量—根据化学反应,单位质量燃料理论上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也叫理论空燃比。

混合气浓度—可燃混合气中燃料和空气的质量比。

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

6

过量空气系数—可燃混合气中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功率混合气—能够使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的可燃混合气。

经济混合气—能够使发动机燃料消耗率最低的可燃混合气。

34.汽油机燃烧过程有哪些特点和要求?

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点火提前角的大小对汽油机性能有何影响?

(1)特点:

混合气预混时间长,均匀;

可控制点火时间、地点、能量;

传播式燃烧,燃烧速度和放热速率取决于火焰传播速度。

(2)要求:

燃烧完全—充分利用燃油热能,尽量减少有害排放;

时机恰当—在上止点后12°

~15°

达到最大燃烧压力;

稳定正常—保证发动机可靠工作。

(3)可分为三个阶段:

着火延迟期、速燃期、后燃期。

(4)着火延迟期的特点:

跳火前为压缩行程,跳火后逐渐脱离压缩线,气缸内温度、压力急剧升高。

速燃期的特点:

速燃期愈短,经济性、动力性愈好,但过短会导致压力升高率过高,工作粗暴,排放污染增大。

后燃期的特点:

在膨胀过程中燃烧,排气温度和热负荷高,热效率低,经济性差,易冒黑烟,故希望尽量缩短后燃期。

(5)点火提前角过大,则边压缩边燃烧,压缩功大,热效率和输出功率低,发动机易过热,工作粗爆程度增加;

混合气压力过高,燃烧前温度过高,爆燃倾向加大。

点火提前角过小,则边膨胀边燃烧,膨胀功小,热效率和输出功率低;

传热损失大,排气温度高,易产生化油器“回火”或排气管“放炮”现象,排气污染增大。

35.改善汽油机燃烧过程有哪些措施?

(1)选择合适的压缩比;

(2)合理设计燃烧室;

(3)正确选用燃料;

(4)保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5)精确控制混合气的形成;

(6)精确控制点火提前角。

36.什么是汽油机的非正常燃烧?

有何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