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组长:
成员:
2.2职责:
2.2.1处置工作组: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作业的具体实施;
负责如实报送应急处置信息反馈;
负责定期组织演练;
负责对应急工艺、标准或程序的完善和创新;
负责定期应急备品、备件的维护、保养和补充。
2.2.2组长:
全面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指挥,包括人员、物资的调动和使用;
负责指挥协调事故单位和抢险队员现场工艺处理;
接受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数据的资料完整。
紧急状态下,有权力对人员疏散撤离、救援方案紧急调整做出直接决策。
2.2.3副组长
在组长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具体指挥各专业组进行抢险救援、群众疏散、物资供应、现场警戒等。
2.2.4成员职责
接受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处置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服从现场指挥,做到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紧急状态下,专业救援组未到之前,企业领导和职工全面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对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协助现场指挥,对相关工艺进行处理;
协助灭火,抢险和抢修;
协助有关人员抢救中毒和受伤人员,疏散无关人员和对事故现场保护;
协助外援进行工作;
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有权制止现场违章。
3应急处置
3.1事故预警
企业操作人员依据巡检或检测仪报警,第一时间向当班班长报告;
并同时向调度中心报告;
班组能控制的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对难以处置的事故,向调度中心报警,同时向车间领导报告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3.2信息报告程序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设有24小时值守电话,负责信息的接收与通报,企业信息报告程序为:
事故发生岗位当班操作工(班长)立即通过调度中心直通电话报告车间负责人,同时报告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值班调度)通过电话、事故报警装置分别通知企业应急指挥部和各生产工序,由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下令通知各专业组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紧急情况下,现场事故发现人可直接向公司、潞城市市安监局和长治市安监局及110、119、120报警。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值守电话:
公安消防大队值守电话:
公司应急救援大队电话:
车间所有生产作业现场均配置调度中心直通电话,对外固定电话,设有事故报警信号台,车间办公室有24小时值班电话。
现场应急处置组成员及抢险队员须保持开机状态,接到指令,迅速赶到现场,参加应急抢险,事故处置。
3.3事故报警
事故报警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详细位置及时间;
(2)事故的类别(泄漏、爆炸、火灾)、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涉险、已经采取的措施、周围的环境、当时的风向、风力;
(3)报警人姓名、地址;
(4)在明显路口接应救援队伍。
3.4处置措施
3.4.1事故分级处置
操作工如发现设备或管线上小范围泄漏,根据实际情况,由当班班长和操作工能够处理的,由车间指挥,班组依据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理。
班组成员服从班组长调动,处理时正确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必要时穿防护服、戴胶皮手套。
处理事故后进行记录,上报生产调度。
车间内部无法控制或处理的泄漏事件,应在先期处置的同时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请求公司救援。
上级预案启动后,车间应配合公司应急指挥部参与事故救援和处置。
3.4.2人员疏散方案
各区域接收疏散人员的警报后,应尽快组织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到指定地点结合,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装置负责人在撤离前,利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该领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电源和管道阀门等。
3.4.2.1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
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
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班长清点人数后,向车间主任(主任不在时由副主任负责)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3.4.2.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收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出的撤离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
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
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负责人清点人数后,向事故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3.4.2.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扑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
由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处置工作组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
在进入事故点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处置工作组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抢修(或救护)队完成任务后,专项处置工作组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队下达命令。
专项处置工作组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3.4.2.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部门主管负责人报告事故信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
在报告事故信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
人员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
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
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3.4.2.5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事故已经失控;
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让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应急救援、抢险队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危急队员的生命安全时;
3.4.3确定危险区域、确定相应防护
3.4.3.1危险区的隔离
(1)危险区的设定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①事故中心区:
即距离事故现场0~500m区域。
此区域为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的危险。
②事故波及区:
指距离事故现场500~2000m区域。
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造成作用时间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或者造成轻度中毒危险。
③受影响区:
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该区域可能有从事故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
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
①事故中心区以距事故中心约5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50m距离上设置一个警戒人员。
专业警戒人员(保卫科)必须着正规服装,并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
义务警戒人员必须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
若政府其他部门的人员参与警戒,必须着正规服装。
②事故波及区以距事故中心约20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百相间警示色带标识,写上“危险化学品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路口设身着制服带“警戒”标识字样袖套一人。
(3)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①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当地公安和企业保卫科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置“事故处理,禁止同行”字样的标识。
并指定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②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3.4.3.2人员防护
(1)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的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在黄磷、油类的燃烧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
(2)处置低温液体的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①穿防护服对人体进行防护
人体没有受足够保护或裸露的部位在接触没有绝热的管道或容器时,由于水分立即被冻结而被粘住,分开时可能撕伤皮肤,所以应避免穿湿衣服或用浸过水的手操作,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穿防护服,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冻伤。
凡使用接触低温液体必须戴上石棉或干皮革手套。
手套应当宽大,以便当液体喷溅到手套或进入手套时能及时脱掉。
②如果容易产生喷溅或飞溅,应当戴上面罩或护目镜以保护面部和眼睛。
③操作时应当穿工作裤或类似衣着,最好不要有口袋或裤脚卷边,裤脚应当罩在靴子外面。
④如果有大量喷溅的危险,应当穿上防冻、防火的专用工作服。
3.4.4现场询情
一旦发生事故,第一时间要了解有无中毒、伤亡人员,储存量、泄漏大小、部位、形式等,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周边附近单位、电源、火源情况以及能使用的消防设施、采取工艺处理措施及现场人员提供的情况。
3.4.5现场检测时监控
应不间断地对泄漏区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及时掌握泄漏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以便恰当划定警戒区,为现场指挥部的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6设立警戒区域
根据重度、中度、轻度划分设立警戒标志(区域划分图后附),在安全区设立隔离带、设置两个出入口,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凡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车辆、物资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登记。
3.4.7成立救生小组
由车间及救援人员组成救生小组,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域,采取正确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并对救出的人员进行登记,加标识以便现场急救,对伤情较重的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3.4.7.1抢救原则:
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3.4.7.2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