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10967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

魏征,字玄成。

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

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

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

有诗文流传于世。

据史载: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

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对侍臣说: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

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书进谏,使太宗猛醒。

太宗看此疏后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

后来,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

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

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本文为其中一篇。

题解,视频:

唐太宗与魏征相关资料,疏“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

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体知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文武并用,垂拱()而治,zhng,jn,yng,xi,ch,gng,读准字音,谏太宗十思疏课文范读,思,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第一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课文研读,动词使稳固,疏通,动词主持,掌握,翻译:

我听说:

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课文研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中心论点: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课文研读,简析:

1.正面阐述:

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

2.反面申述:

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3.提出结论:

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心论点: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课文研读,思考题:

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

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课文研读,第二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课文研读,大,能够,深重,监督,通“震”威吓,苟且免于刑法,应该,翻译:

所有的国君,承受上天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天下困难吗?

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

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

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的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用威风怒气来吓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

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

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课文研读,简析:

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3.用古人的论述以的关系比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课文研读,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水和舟,民和君,思考题:

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课文研读,第三段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课文研读,引起喜好的东西,兴建,适可而止,虚,养,居于之下,慎终,堵塞蒙蔽,端正,斥退奸恶小人,奖赏不当,因为,选拔,撒播,恩惠,职责,翻译: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

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自足来自我克制;

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

想到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

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河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

喜欢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

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

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课文研读,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

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

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1.提出“十思”的内容:

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戒纵欲(第5、6条)戒轻人言(第7、8条)戒赏罚不公(第9、10条)2.做到“十思”的好处:

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1.“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

“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

3.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课文研读,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提出十思,正面,解决问题,文章小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固本思源论证,为什么思,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善始实繁克终概寡,一、骈散结合。

一方面本文充分利用骈文对偶、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

一方面又突破骈文的形式束缚,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组成的排比句;

二不避首尾虚字,如虽、终、诚能、何必、乎、也、哉等;

三不避散句,如“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等。

二、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

文中看不到繁复的引证,也无僻词典语,只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

语言朴素自然,精练鲜明。

三、运用设喻、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使说理更生动,更透彻,更充分。

艺术特色,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项王曰:

“沛公安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求闻达于诸侯,安,安定,怎么,哪儿疑问代词,养生的东西,求,追求,探求,请求,要求,课堂练习,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自己的见闻,谈谈学习“十思”的现实意义。

3.找出文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和特殊句式,并记在复习本上。

作业布置,再见,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

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

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著有类礼20卷。

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

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作者简介】,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

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

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

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

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

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背景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