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1018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6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建设背景

第一节示范区概况

一、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

xx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北距昆明176公里,南距州府蒙自140公里,位于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间,居南盘江河套之中,东与泸西县、邱北县毗连,西与华宁县、建水县隔江相望,南与开远市为邻,北与路南县、宜良县接壤,县境内四周环山,山岭属横断山脉云岭分支中南北走向的绛云露山脉的南延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低凹,形成狭长的平坝和丘陵地带,全县总面积3904.97km2,其中耕地面积55.76万亩,山地面积92.34%,平坝面积占7.66%。

全县平均海拔1530m,属低纬高海拔山区,最高点为东山主峰金顶山,海拔2315m,最低点在东山区与邱北县舍得接界的河谷地带,海拔870m,坝区海拔为1100~1500m。

项目区选择在新哨镇招纳行政村,位于昆河公路沿线,距新哨镇1km、县城18km,海拔在1400m左右。

(二)气候条件

xx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17.3℃,月平均气温22.2℃,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4.5℃,有效年积温3510.7℃(葡萄生长需在2100~3300℃之间)。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88mm,最高年1326.4mm,最低年724.9mm。

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1369mm,陆面蒸发量为684mm。

年日照时数2176.4h,农业有效光时率87%,恼太阳辐射量为132.5千卡/cm2。

干湿季节分明,雨季为5~10月,雨量集中,平均为845mm,占全年雨量的85.6%,干季11~次年4月,雨量偏少,平均为143mm,仅占全年的14.4%。

(三)土壤条件

xx县境内土壤结构主要母岩是砂岩,砂页岩、石灰岩,形成的土壤有棕红壤、黄红壤、红壤,以及一定数量的紫色土,特别是砂岩、砂页岩上发育的土壤,土体疏松,质地轻,肥力中等,是我省最适宜葡萄生长的区域。

通过多年种植葡萄实践证明,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当地培植优质、高产、早熟品种葡萄,具有发展葡萄种植业的自然优势。

项目区土壤为棕红壤,带粘性,土层厚度为40~90cm,土体疏松,质地好,土壤肥沃。

2001年西南林学院对其进行了土壤理化分析,PH值为6.5~8.5,有机质、速效磷及速效钾等含量较高,土壤无污染。

(四)水源条件

xx县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9.14亿m3,现有水利设施可控水量为1.89亿m3,占可利用量的20.7%。

南盘江及其支流甸溪河流经境内,境内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南盘江切割较深,雨季大多数水资源汇流到河流之中,水资源利用率低。

山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资源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逐渐枯竭,加之石灰岩分布面积大和受地质条件限制,水利建设难度较大,旱季干旱缺水优为突出;由于水利工程病险较多、老化问题突出(目前有近50座中小型水库带病运行),加之部分水库虽水量较多,每年都有弃水,由于利用条件不具备或没有配套工程的投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坝区缺水问题也十分明显。

项目区可利用水源有太平水库和甸溪河。

太平水库修建于1956年,经多年扩建,现状总库容8600万m3,正常蓄水8000万m3,兴利库容7852万m3,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水库有效灌溉面积11.49万亩,渠道输水流量Q=0.5~19m3/s。

现有0.5m3/s的三面光渠道从项目区边缘经过,但由于各种原因,现状水库水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每年有大量弃水,项目区受地形限制,缺乏小坝塘调蓄,很难利用水库水源。

甸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5.1m3/s,丰水期平均流量为26.7m3/s,枯水期平均流量为6.64m3/s,离项目区500m左右,高差近50m。

二、社会经济概况

xx县辖区内有14个乡镇,134个村公所及办事处,1128个村(社),居住着汉、彝、傣、苗、回、壮等21个民族。

据2002年统计,全县总户数129512户,总人口487840人,其中农业人口430412人,占总人口的88.2%,非农业人口57428人,占总人口的11.8%,少数民族201536人,占总人口的41.3%,人口自然增长率7.4‰。

xx县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631156万元(现行价),其中第一产业43170万元,第二产业542992万元,第三产业44994万元,人均GDP129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9元,人均粮食产量356kg。

xx县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情况见下图:

三、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xx县具有特有的葡萄种植自然资源,葡萄成熟早、含糖量高、酸度适中、果香味浓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据资料记载,xx县已有近40年葡萄种植和20多年酿造葡萄酒的历史。

自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省建成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省政府在蒙自县专题召开了葡萄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确定把xx县和蒙自县列为我省葡萄种植重点县。

这一时期,由于受烤烟“双控、双降”,蔗糖销售疲软,甘蔗价格下滑的影响,xx县的糖烟两大经济支柱产业受很大冲击,xx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巨大挑战,面临农业人均收入水平降低,经济下滑的困境,县委、县政府遵循市场引导、效率优先的原则,提出巩固提高传统支柱产业、培植壮大新兴后续支柱产业,鼓励发展名特优新产品的发展思路。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使农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xx县委、县政府遵照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精神,在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加大、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提高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将培植葡萄产业作为壮大群体支柱产业的龙头来抓,使其成为xx县继烟、糖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强化技术管理,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培植环境,出台优惠免征税收及扶持政策,包括在规划区域内每种植一亩酿酒葡萄给予贴息贷款2000元,外来投资商每种植一亩酿酒葡萄补助600元,从挂果起三年内以每公斤3元的保护价收购,若市场价低于3元,仍按3元收购,对在区域内连片种植100亩以上鲜食葡萄的农户或企业,从收益之年起享受免征两年农林特产税等。

同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生物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成员,新设xx县生物资源开发办,编委专门核定编制人员9人。

葡萄产业的开发建设由县人民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办公室及县葡萄产业开发中心组织实施,规划区域内乡镇成立葡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由于政府创造了良好的葡萄产业发展环境,外来投资商纷纷来xx县投资种植葡萄及建造酒厂,地方企业和农户也积极响应,发展极为迅速,xx县葡萄种植面积现已达到4.1万亩,其中酿酒葡萄3.3万亩,鲜食葡萄0.8万亩,县属1.7万亩,东风农场2.4万亩。

并建成千亩示范园区3个,百亩示范园区30个,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实现税收2500万元,支付农民资金3000多万元,涉及农户8500多户。

现已投产的“云南红”和“神泉”葡萄酒在市场已有良好的声誉,特别是“云南红”已走进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为国宴特供酒。

xx县葡萄产业的发展促进了xx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了调整产业、财政增收、农民增效的效果。

根据《xx县葡萄产业发展规划》xx县到2005年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5万亩。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

《水法》明确规定: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

制定节水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二、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通向东南亚和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要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精神,以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为点,以旱地水浇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面,点面结合。

重视渠道防渗衬砌,兼顾管道输水模式,示范推广喷灌、微灌等先进技术。

充分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切实加快以花卉、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项目区生产缺水严重

项目区属丘陵半山坡地,全部种植葡萄,虽有太平水库沟渠从项目区边缘经过,但地高渠低,很难利用。

据项目管理单位统计,整个项目区只有100亩左右的地块可以从渠道引水自流灌溉,其余均靠提水灌溉,并且不能灌溉整个项目区,不但投入人力物力较大,运行成本较高,而且灌溉质量得不到保证。

每年的2~5月上旬是项目区葡萄的需水高峰期,而此时正是项目区的旱季,缺乏灌溉,葡萄生长得不到所必需的水分,往往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都受很大影响;5月下旬项目区的葡萄进入成熟期,项目区也进入雨季,而此时葡萄成熟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由于前期干旱缺水,缺乏灌溉,果实都处于缺水状态,当遇到丰富的雨水后,葡萄为满足生长需求,大量吸收水分,果实迅速澎大,导致出现大量的裂果。

据管理单位统计,每年由于干旱缺水导致葡萄裂果所产生的减产约为50%(项目区葡萄还未进入盛产期,进入盛产期后,葡萄灌溉问题还未解决,据估算,那时的损失最少也得达到30%),同时,由于前期干旱缺水,后期葡萄病虫害较为严重,干旱引发的病症主要有黑痘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葡萄天蛾、沟顶叶甲、红蜘蛛等。

四、为促进xx县产业调整提供基础保障

xx县葡萄产业是继烟、糖之后的一大支柱产业,近两年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但随之葡萄灌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据xx县水利部门统计,虽然xx县加大了葡萄灌溉的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争取每年对葡萄灌溉两次,但灌水次数远远达不到葡萄需水要求,葡萄生产仍处于缺水生产状态。

并且,目前绝大部分葡萄种植面积都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对灌溉干支渠进行了衬砌,田间仍是漫灌的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增大,葡萄灌溉水源也越来越紧张,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xx县的葡萄产业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阻碍,产业结构调整也将难于进行。

所以说,现在节水是为将来继续和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条件,提供基础保障。

五、为xx县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起示范作用

水利建设的实践表明,要有大规模的建设,都应通过从示范建设到大规模建设的这样一个过程,只有通过示范工程收到明显效益的时候,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才有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积极性。

节水灌溉是水利部门的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不可能只依靠国家投入,但需要国家的投入来引导企业、个人等群体加入到节水灌溉的行列中去。

对于xx县的葡萄种植,大家都知道缺水,都知道葡萄缺水的危害,可为什么至今还没采取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来缓解缺水问题,这正是缺少示范工程来引导企业和农户。

由于进行节水灌溉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当人们还没有看到节水灌溉的好处是,都不愿意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下进行风险投资。

本项目区地处xx县葡萄种植的中心地带,附近不仅有2.4万亩葡萄种植的东风农场,还有近1万亩的农民种植面积。

据新哨镇的农户谈到,三年前,本项目区还未种植葡萄,附近没有几家农户种植葡萄,自从本项目区开始建设后,农户看到了种植葡萄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纷纷加入到种植葡萄的行列,当然,这和xx县政府正确引导和优惠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如果本项目得以实施,有明显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势必对附近乃至全县发展节水灌溉都有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如果xx县有20%的葡萄种植面积仿照发展节水灌溉,那时的节水灌溉效果就显而易见,如果是有50%的面积发展节水灌溉,那么本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水源有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