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78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绵阳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63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5•绵阳)日常生产、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在金属表面除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腐蚀 D.化学肥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考点:

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

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

A.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C.根据金属防锈的原理来分析;D.根据过度使用化学肥料的害处来分析.解答:

解:

A.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硬水软化,加热煮沸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错误;B.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隔绝了氧气,而可燃物的着火点是无法改变的,故错误;C.在金属表面除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达到了防锈的目的,故正确;D.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浪费,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一些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认识等. 2.(2015•绵阳)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abcd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铁锅生锈蔗糖溶解B单质化合物C60纯净的空气C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uSO4•5H2O葡萄糖D纯净物混合物冰水混合物食盐溶液 A.AB.BC.CD.D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

概念关系型.分析:

A.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区别来分析;B.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区别来分析;C.根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和区别来分析;D.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来分析.解答:

解: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铁锅生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蔗糖溶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目要求;B.单质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C60属于单质,但是纯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并列关系,五水硫酸铜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D.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食盐溶液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

掌握常见的化学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3.(2015•绵阳)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轴承和骨架是由合金制成,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 B.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符合“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 D.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B.根据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来分析;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

A.汽车的轴承和骨架都是由合金组成的,轮胎是合成橡胶制成的,故正确;B.汽油或柴油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而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此类物质产生的较少,有助于减轻空气的污染,故正确;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节能减碳”的环保,故正确;D.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减轻污染的措施、节能减排以及分子的性质,难度不大. 4.(2015•绵阳)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 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决定 C.MnO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做催化剂 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汽油等溶剂,形成紫红色溶液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结合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高锰酸钾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

A、由锰元素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的信息,上角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而不是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锰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难溶于汽油,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一格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15•绵阳)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Zn置换H2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置换反应,则所有置换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H2O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C.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 D.CH4充分燃烧生成的H2O和CO2,则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元素

考点: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

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来分析;B.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解:

A.Zn置换H2是置换反应,锌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发生了变化,置换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正确;B.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中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是此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故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关键是抓住定义和物质的性质,对于错误的推理要通过反例推翻. 6.(2015•绵阳)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2S)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硫酸,其反应方程如下:

①4FeS2+11O22Fe2O3+8SO2②Fe2O3+3CO2Fe+3CO2③2SO2+O22SO3④SO2+H2O�T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反应①②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③④属于化合反应 C.将5gSO2溶于95g水形成溶液,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 D.将100g蒸馏水加水100g98%的浓硫酸中,可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

物质的制备.分析:

A、根据各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B、根据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三氧化硫和水反应会生成硫酸,溶质质量增大进行分析.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依据浓硫酸稀释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

A、通过分析各个反应,①中的铁从+2变成+3,氧从0变成�2,②中碳从+2变成+4,③中硫从+4变成+6,故A正确;B、通过分析各个反应可知,反应①②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③④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C、三氧化硫和水反应会生成硫酸,溶质质量增大,所以将5gSO2溶于95g水形成溶液,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需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故D错误.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相互转化,学生应学会利用物质组成元素的差异和元素守恒来分析,在利用元素守恒的基础上若再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分析更合理,但氧化还原是高中化学知识点. 7.(2015•绵阳)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测定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试纸变为浅红色溶液pH为2B鉴别NaOH和NH4NO3在装有等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b固体加a的试管水温升高,加b的试管水温降低A是NaOH,b是NH4NO3C验证燃烧是否需要O2做白磷是否燃烧的对比实验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燃烧需要O2D比较Al、Cu的活泼性将未经打磨的Al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Al的活性炭低于Cu

 A.AB.BC.CD.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鉴别;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

A、根据pH试纸先用水润湿,这样的操作会使溶液变稀,使测量的数据不准确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的溶解性及伴随的能量变化分析;C、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对比实验是否合理;D、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分析实验的合理性.解答:

解:

A、pH试纸先用水润湿,这样的操作会使溶液变稀,使测量的数据不准确,故操作错误;B、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研究白磷燃烧是否需要O2,变量是否存在氧气所以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但实验①和实验②温度不同,一个是热水,一个是冷水,所以将实验②改成热水就行了,故操作错误;D、未打磨的铝条表面存在氧化铝的保护膜从而阻碍了铝与硫酸铜的反应,所以不能说明铝不如铜活泼,故操作错误;故选项为:

B.点评:

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 8.(2015•绵阳)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ABCD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