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
《危化品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散落在地面上的物品,应及时清除干净。
对于扫起来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应采用合适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置,以确保安全。
8、装卸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漱口、淋浴。
中途不得饮食、吸烟,并且必须保持现场空气流通,防止沾染皮肤,黏膜等。
如装卸人员出现头晕、头痛等中毒现象,应按救护知识进行急救,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9、两种性能相互抵触的物质,不得同时装卸。
对怕热、怕潮物质,装卸时要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第二章、危化品的安全基本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和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反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污染环境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共分为8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1)易燃液体分类:
按闪点高低分为①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汽油)、②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甲苯)、③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二甲苯)
1、爆炸品:
此类物品具有易于燃烧和爆炸性能。
当受到高热、震动、摩擦、撞击等外加作用或与酸碱等物品接触、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同时气体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储存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钢瓶是压力容器,装卸搬运作业时,应用抬架或搬运车,防止撞击、拖拉、摔落,不得溜放滚动,搬运前应检查钢瓶阀门是否漏气,搬运时不要把钢瓶阀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
装卸有毒气体钢瓶时,应穿戴防毒用具;
剧毒气体钢瓶要当心漏气,防止吸人有毒气体;
搬运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易燃气体严禁接触火种,在炎热的季节搬运作业应安排在早晚阴凉时进行。
3、易燃液体:
其闪点低、汽化快、蒸气压力大,又容易和空气混合成爆炸性的混合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不仅火焰能导致起火燃烧或蒸气爆炸,其他如火花、火星或发热表面都能使其燃烧或爆炸。
因此,在装卸搬运作业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室内装卸搬运作业前应先进行通风;
搬运过程中不能使用黑色金属工具,必须使用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装卸机具应装有防止产生火花的防护装置;
在装卸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
夏季运输要安排在早晚阴凉时间进行,雨雪天作业要采取防滑措施;
罐车运输要有接地链。
4、易燃固体:
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容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而且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气体。
在装卸搬运时除按易燃液体的要求处理外,其作业人员禁止穿带铁钉的鞋,不可与氧化剂、酸类物质共同搬运。
搬运时散落在地面上和车厢内的粉末,要随即抹擦干净。
装运时要捆扎牢固,使其不摇晃。
5、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这类物品在相互作用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热量,由于反应异常迅速,反应时放出的气体和热量又多,放出来的可燃性气体能迅速地在周围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明火或由于自燃就会引起爆炸,所以在搬运装卸作业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防水、防潮,雨雪天没有防雨设施不准作业;
若有汗水应及时擦干,绝对不能直接接触遇水燃烧物质;
在装卸搬运中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必须做到轻拿轻放;
严禁滚桶、重放、撞击、摩擦,防止引起火花;
不得与其他类别危险化学品混装混运。
6、氧化剂和过氧化物:
在装运时除了注意以上规定外,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有机物及自燃、易燃、遇湿易燃的物品混装混运,一般情况下氧化剂也不得与过氧化物配装。
7、毒害品及腐蚀物品:
尤其是剧毒物品,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局部刺激或中毒,甚至死亡。
腐蚀物品具有强烈腐蚀性,除对人体,动、植物体,纤维制品,金属等能造成破坏外,甚至会引起燃烧、爆炸。
装卸搬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检查包装容器是否符合规定,包装必须完好;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胶手套、胶围裙、胶靴、防毒面具等;
装卸剧毒物品时要先通风、再作业,作业区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装卸要平稳,轻拿轻放,严禁肩扛、背负、冲撞、摔碰,以防止包装破损;
严禁作业过程中饮食;
作业完毕后必须更衣洗澡;
防护用具必须清洗干净后方能再用;
装卸现场应备有清水、苏打水和稀醋酸等,以备急用;
腐蚀物品装载不宜过高;
严禁架空堆放;
桶装腐蚀品运输时,应套木架或铁架。
第三章、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一、燃点、自燃点、闪点、燃烧、爆炸和火灾
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1、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2、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3、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4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
1、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2、助燃物。
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
3、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称为火源。
如明火、电火花、聚焦的日光、高温灼热体,以及化学能和机械冲击能等。
三、爆炸
1、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的能量,或者是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膨胀,压力迅速下降到常温的现象,都称为爆炸。
(1)化学性爆炸。
物质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形成的爆炸。
这种爆炸能够直接造成火灾。
我们公司主要根据化学反应行成爆炸性混合性爆炸。
这就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遇到火源而发生的爆炸
(2)物理性爆炸。
通常指锅炉、压力容器或气瓶内的物质由于受热、碰撞等因素,使气体膨胀,压力急剧升高,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发生的爆炸。
2、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发生爆炸。
爆炸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
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四、火灾基本概念和预防
1、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或物的损失。
2、火灾发生的条件
(1)火三角是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的简称,也叫火灾三要素。
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则火灾燃烧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三角是火灾燃烧的必要条件。
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切断火三角就可以扑灭火灾。
3、火灾的双重性:
火灾过程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
确定性是指火灾的孕育、发生、发展、熄灭过程具有规律性,随机性是指火灾各个子过程都要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五、防火的基本措施、灭火器的功能和使用
1、火灾的发展过程先是酝酿期,可燃物在热的作用下蒸发析出气体、冒烟和阴燃;
其次是发展期,火苗窜起,火势迅速扩大;
再是全盛期,火焰包围整个可燃材料,可燃物全面着火,燃烧面积达到最大限度,放出大量的辐射热,温度升高,气体对流加剧;
最后是衰灭期,可燃物质减少,火势逐渐衰落,终至熄灭。
2、防火的要点和采取的基本措施:
(1)严格控制火源;
(2)控制可燃物:
(3)降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
(4)防止可燃物质跑冒滴漏。
(5)阻止火焰的蔓延,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6)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7)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8)一旦发生火灾,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火灾就会熄灭。
(9)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
3、干粉灭火器
1、灭火器的指针指向绿色区域方有效,黄色、红色区域表明灭火器已失效。
2、灭火器的灭火性能与罐体大小无关,由内装的灭火物质的成分含量决定,成分含量越高,灭火性能越好;
4、灭火器的使用范围:
普通固体材料火、可燃液体火、带电电器设备火、气体和蒸气火。
5、灭火器的使用:
先一手握住剪形把手的下把手,上下摇动,不要左右摇,把干粉摇匀后,灭火时,在室外应选择上风方向灭火,操作者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
(1)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2)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
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完全扑灭。
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直见喷嘴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
(3)如果人身上着火了,是不能使用灭火器来灭火的,普通钢瓶灭火器50%是防腐防锈剂,只有50%是干粉。
这些材质喷到着火的人身上,火是可以扑灭,但是人体皮肤会严重受损、坏死。
第四章、二甲苯、溶剂油基本知识
一、二甲苯、200#溶剂油对人体健康危害
1、、二甲苯:
C6H4(CH3)2
2、理化性质与用途: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闪点:
24℃;
沸点:
144℃;
蒸气密度;
3.7。
不溶于水。
用作树脂、涂料、油墨清洁剂和农药之溶剂、染料的组成部分,还用来制造、染料、塑料和药物。
3、毒性:
属低毒类,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有麻醉作用。
吸入:
刺激鼻和喉,头晕头痛、精神混乱、疲倦、恶心和醉感。
眼睛接触:
蒸气会刺激眼睛,液体导致严重刺激,发红肿胀和灼伤。
通常影响是暂时性的。
皮肤接触:
液体产生灼伤感、干燥和皲裂。
液体被皮肤缓慢吸收后会产生与吸入相同的症状。
4、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5、健康危害: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6、急性中毒:
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