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7070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火灾也是燃烧,但它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亦即失去控制的燃烧。

火在人类手上,一直是具有巨大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力量,一方面它是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一座里程碑;

另一方面,一旦对它失去控制,超出了燃烧的有效范围,就会酿成灾害。

3.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 )的能源。

A.温度 B.热量 C.温度和热量 D.能量

『答案解析』温度和热量是构成着火源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参数,例如从煤炉子飞出的火星,落在油棉丝上,能把油棉丝点燃,但如果落在大块木板上,虽

然其温度已大大超过木材的着火点(295℃),但由于热量不够,火星很快就熄灭了。

所以着火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

参见教材P176。

4.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

A.无需着火源作用 B.无需明火作用

C.无需加热 D.无需氧化剂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燃是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亦即没有明火作用的燃烧现象。

参见教材P177。

5.油脂滴落于高温暖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 )。

A.着火 B.闪燃 C.自热自燃 D.受热自燃

『答案解析』自燃的热量来源不同,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油脂受高温暖气片的加热,是属于外界加热,使油的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发生燃烧现象,这种外界加热引起的自燃称为受热自燃。

6.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燃点是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如黄磷的自燃点为30℃,煤为320℃。

当气温达到30℃时黄磷就会发生自燃,显然比煤的危险大。

所以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越小。

7.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是( )。

A.分子碰撞理论 B.燃烧素学说

C.过氧化物理论 D.链式反应理论

『答案解析』人类用火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200多年来,为揭示燃烧的实质,科学界先后创建过不少有关的学说和理论,但都欠科学性。

1920年左右由苏联科学家H.H.谢苗诺夫创建的链式反应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公认,是具有科学性的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

参见教材P179。

8.锅炉爆炸属于( )。

A.化学性爆炸 B.物理性爆炸 C.爆轰 D.殉爆

『答案解析』锅炉爆炸是典型的物理性爆炸。

锅炉的水与水蒸气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锅炉的爆炸及爆炸威力取决于蒸汽压力,爆炸前后其介质的性质不发生化学变化。

参见教材P180。

9.可燃气体的火灾属于( )火灾。

A.B类 B.D类 C.A类 D.C类

『答案解析』根据火灾按照物质燃烧特征进行分类的GB4968—2008《火灾分类》,将火灾分成A、B、C、D、E、F六类,其中可燃气体火灾属于C类。

10.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 )。

『答案解析』闪点是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闪点为一39℃,煤油为28~35℃,在一39℃的天寒地冻条件下,不少可燃液体已不能被点燃,而汽油仍可发生燃烧,说明汽油有低温火灾的危险性。

所以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11.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轰燃发生于( )。

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减弱期

『答案解析』火灾的发展过程由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到熄灭期,由于轰燃使火灾由局部火转变为大火,出现熊熊烈火,火势迅猛,容易被误解为轰燃是发生于最盛期。

应当说,轰燃是在火灾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条件下,才使火灾进入最盛期,所以说,轰燃是发生于发展期。

参见教材P178。

12.可燃液体发生着火时,燃烧的是( )。

A.可燃蒸气 B.可燃液体 C.以可燃蒸气为主和部分可燃液体

D.以可燃液体为主和部分可燃蒸气

『答案解析』可燃液体发生着火时,从表面现象来看,液体会在着火过程中不断被烧掉,因而容易被人们误解以为燃烧的是液体本身,但实际上从闪燃现象的研究可以说明,同样一桶汽油在闪点以下,用明火点不着,到闪点的温度时才会点燃,而且由于蒸气“供不应求”,火焰很快又熄灭。

说明液体燃烧时,是蒸气在燃烧而不是液体本身。

总之,可燃液体的燃烧方式是先受热蒸发为可燃蒸气,然后按气体的燃烧方式。

13.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2.5%时不会发生燃烧,是说明燃烧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一般条件 D.综合条件

『答案解析』一氧化碳属于可燃物是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一,但实验结果表明,当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2.5%时,是不会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的,这就从可燃物这个条件来说明,燃烧除必须具备必要条件外,还需具备充分条件。

14.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 ),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烟

『答案解析』烟气是火灾现场的燃烧产物,它是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多种有毒、有害或腐蚀性气体、微粒组成的混合物,能造成火灾现场人员窒息、中毒甚至死亡的危害,在诸多有害有毒烟气组成中,罪魁祸首是一氧化碳,经分析统计表明火灾中约有一半人员的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15.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 )。

A.氧化剂 B.可燃物 C.着火源 D.降温

『答案解析』在厂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管道系统的密闭性差或加料、放空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跑、冒、滴、漏时有发生,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有效控制可燃物,消除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即消除可燃物。

16.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

A.消除着火源 B.消除可燃物 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D.消除氧化剂

『答案解析』根据防火技术基本理论即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规定电石库距离产生火花的车间须30m以上,即规定安全间距,是为了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17.可燃液体的危险等级按( )分类。

A.自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挥发性

『答案解析』根据是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将可燃液体按闪点分类。

18.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

A.感烟式探测器 B.感光式探测器

C.图像式探测器 D.光电式探测器

『答案解析』感烟式探测器是利用火灾初起期由于可燃物阴燃冒烟的信息,通过烟雾进入探头时,与离子接触并吸附离子,使内外电离室的等量离子改变,即等数电阻值改变,从而改变内外电离室的电压分配,利用这种电信号进行火灾报警,所以是属于接触式火灾探测器。

参见教材P205。

19.( )灭火剂已被发现对大气的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A.二氧化碳 B.四氯化碳 C.泡沫 D.卤代烷

『答案解析』卤代烷灭火剂因具有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灭火后不留痕迹等诸多优点,曾被广泛应用,但近期不少国家的研究表明,卤代烷灭火剂对大气的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应禁止使用。

参见教材P204。

20.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 )灭火器扑救。

A.干粉 B.干沙 C.水 D.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电石(乙炔)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器扑救。

参见教材P202。

二、多项选择题

1.燃烧三角形包括下列的( )。

A.可燃物 B.浓度 C.热量 D.氧化剂 E.着火源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燃烧三角形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燃烧必须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构成燃烧系统)才会发生。

参见教材

P175。

2.燃烧类型包括( )。

A.自燃 B.着火 C.闪燃 D.阴燃 E.轰燃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需综合理解。

燃烧的定义是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

但燃烧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类。

每类燃烧都有各自的特征。

由于化学性爆炸亦可称为瞬间燃烧,所以为采取有效的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必须深入研究各类燃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才能更好地理解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

3.下列哪些火灾属于A类火灾( )。

A.木材 B.棉麻 C.汽油 D.纸张 E.天然气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根据GB4968--2008《火灾分类》,A类火灾为固体火灾,因此,木材、棉麻和纸张,属于A类火灾。

4.泡沫灭火剂不宜扑救( )的火灾。

A.石油产品 B.木材、纤维 C.橡胶 D.带电设备 E.电石(乙炔)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泡沫灭火剂因含较多水分,不仅不宜扑救遇水燃烧一级危险品电石(乙炔)的火灾,而且也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否则有触电危险。

5.以下( )是能发生闪燃的物质。

A.可燃液体 B.可燃固体 C.可燃气体

D.能挥发可燃蒸气的可熔化固体 E.所有可燃物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除可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现象外,有些可燃固体受热能熔化成熔融状态,并挥发出可燃蒸气,如沥青、石蜡、硫等可熔化固体,也能发生内燃现象。

6.下列( )是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措施。

A.设备密闭 B.正压操作 C.安装爆破片 D.惰性介质保护

E.通风换气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爆炸虽然是在瞬间发生,但分析爆炸过程可以了解,首先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相互扩散,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是发生爆炸的第一阶段,因此采取下列措施:

设备密闭,防止可燃物的跑、冒、滴、漏;

正压操作,防止空气进入容器管道系统内;

惰性介质保护,消除氧化剂;

通风换气,及时将可燃物排出室外。

都是为了防止可燃物和空气的相互扩散与均匀混合,亦即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参见教材P212。

7.下列影响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因素有( )。

A.初始温度 B.初始压力 C.通风条件 D.惰性介质含量

E.容器管道直径

『答案解析』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受诸多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