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405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

数与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一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我的成长足迹。

1、师:

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作品欣赏。

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

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二、基本练习。

1、课本第79页第1题:

读数写数。

说一说,你对哪幅图中的哪个数比较感兴趣,你能读出来或写出来吗?

(1)要求学生独立地写数和读数,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或写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课前所收集的万以内的数据。

重点是体会中间有0和末尾是0的读写。

2、第2题:

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00少得多,可能是();

32×7048×1921×51

(2)38与23的积可能是:

863874594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然后老师进行概括。

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3、找规律填数。

(1)208520902095()()

(2)120011001000 ( ) ( )

先找到一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

 4、在括号内填上“>、<或=”。

   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常见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复习克、千克质量单位。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回想一下:

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1千克。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

一、我的成长足迹。

1、说一说

2、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作品欣赏

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

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

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按要求读写数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然后老师进行概括。

 

找规律填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会比较数的大小,根据一定的情境,能够进行判断。

2、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巩固练习。

1、书本第78页第6题。

四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想一想,标出每位同学的体重。

小兵:

我比小芳重,比小军轻

小丽:

我比小芳轻。

师:

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话进行判断。

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判断:

小军>小兵>小芳.

从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判断:

小军>小兵>小芳>小丽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1)看到图后,先说一说图的意思。

(2)根据图的分法再写出分数。

(3)能正确地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同时理解分数的意义。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

(1)先根据图上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

(3)复习有关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二、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先自己找一找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数,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一、练习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

 

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

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第80页第10题: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

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

二、解决问题。

1、书本上第11题。

5只动物要同时过河,该怎样乘船?

要示学生独立思考后用线连一连。

答案:

大象和牛乘大船,其余的乘小船。

2、书本上第12题。

题目:

小明要买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他只带了4元,可以有哪几种选择?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先排除买蛋糕的可能,因为选择蛋糕,余钱不够再买一种饮料。

小明可以选择两种饮料和两种点心搭配,共有四种选择:

牛奶与面包牛奶与饼干

桔汁和面包桔汁和饼干

3、书本上第13题。

题目: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

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

1200步大约多长?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一个标准,再估算。

第一个问题:

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

第二个问题:

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

第三个问题:

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

不同的纸张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长也不一样,实际教学时可请学生选实际量一量,再估算。

4、列竖式计算。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计算

 

自由发言

 

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

 

独立完成

 

板演

 

第四节复习课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会进行计算,学会检查,并提高准确率。

教学重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解决问题。

1、哪种要便宜。

出示书本上的两幅图,让学生看懂图意。

第一幅图:

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为标准,那么小瓶的要达到大瓶的数量,需要乘4,所以价钱也乘4。

如果把小瓶的作标准,那么大瓶装的买500克,只需要除以4,价钱也除以4。

第二幅:

判断哪种油便宜。

先让学生思考,再讨论。

二、计算。

让学生把这些题做在2号本上,教师批改后,再针对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

三、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

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样安排桌子?

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让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没有空位。

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张圆桌,2张方桌;4张圆桌,7张方桌。

四、递等式计算。

也要求学生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

五、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

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时间:

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扫地5分

擦家具20分,晾衣服5分

怎么样做得快?

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扫地、擦家具两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

解决问题。

 

独立计算

 

解决问题

 

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

第五节复习课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能列举各种结果。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

小猫到小狗家做客,要过两条河,画一画有几种走法。

(1)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

(2)可以进行板书:

A——C、A——D、A——E

B——C、B——D、B——E

二、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要求:

(1)5位于中央;

(2)每一数字不能与比它大1或比它小1的数字在同横行;

(3)2、4在最下面一行;

(4)1和6在最上面一行;

(5)8在5的上面;

(6)9在中间的竖行内;

(7)3、4、6在最右边的竖行内;

(8)7在3左边的第二个空格内。

让学生根据要求一步一步地填入空格内,最后集体校对。

答案:

1

8

6

7

5

3

2

9

4

三、数学活动:

24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4点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小组比赛。

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

 

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独立填数

 

数学活动

第六节复习课

教学目标1、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

教学难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与练习。

1、书本上第84页第1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判断所拍到的熊猫照片。

2、出示书本上第84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教师板书。

在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是锐角、直角、钝角。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

(1)长江大约长6300();

(2)小华家住房面积是98();

(3)豹子每时大约可以跑120();

(4)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

(5)课桌大约高80()。

体会并认识长度和面积单位,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

4、出示书本上第85页的第4题。

题目:

有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草地,草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1)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方形周长=(长+宽)×2

(2)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求护栏的长就是求长方形周长。

5、李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

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让学生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第一步先求出客厅的面积:

6×4=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

第二步再求出方砖的面积:

2×2=4(平方分米)1×1=1(平方分米)

第三步求出方砖的块数:

2400÷4=600(块)2400÷1=2400(块)

第四步求出价钱:

600×5=3000(元)2400×3=7200(元)

比较:

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要便宜,需要600块。

二、完成《课堂作业本》和《同步练习》。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要学会检查。

独立完成

 

看一看,数一数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

 

集体做

 

独立完成,完成后要学会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