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1490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单机测量仪器是一个自封闭系统,只能完成单一的测试功能,一般也提供RS-232或GPIB接口,可以与本地计算机或其他仪器设备互连,组成自动测试系统,完成较为复杂的测试任务。

但是,这种局部的自动测试系统仍不能满足分布式远程测量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试任务日趋复杂,对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复杂大型设备系统和工业现场,需要进行大容量的多点综合测量,有时,在获取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往往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控制,从而构成闭环的综合测控系统。

为满足多点分散测量需要,早期面向工厂自动化的测试系统多采用4~20mA模拟信号传输。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采用RS-485总线连接各现场仪表,由于其采用差分平衡传输,具有较高的抗干扰特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但由于其主-从式结构,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低。

而对于远程数据传输,则较多的利用已有的公用电话网络实现。

即使在今天,在简单应用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廉价的实现方案,比如电力部门的部分远程抄表系统。

上述分布式的测试需求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包括军事和民用两个方面,如军事应用中的武器试验、武器装备运行状态监测、数字化战场、核爆炸试验、风洞试验、航空航天测试等;

民用方面如钢铁、石油、化工等工厂自动化,以及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城市基础设施(管道、桥梁、机场、高速公路等)监测、国家主要江河水文监测、气象监测、环境监测等。

由于测量数据量巨大,地域高度分散,加之测试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远距离协同操作的要求,需要进行大量分布式综合测试和并行处理,传统的测试系统已不能胜任,因而需要对测试系统从体系结构、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人机接口到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重新设计、评价和测试。

近年来,国内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分布式网络化测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5-6][9-14],已成为一大趋势。

我国从“九五”期间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863计划都支持有相关的研究课题,特别是863计划的现代集成制造(CIMS,ContemporaryIntegratedManufacturing)主题,开展面向现场应用的分布式网络化测控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1.分布式网络化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特点

Gateway

缓存,

传感器

智能仪表

过程数据库

组态软件

办公自动化

Gateway/FireWall

w

Internet

现场级

工厂级

企业级

Internet级

综合管理/

企业数据库

子网DB

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综合性能。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应用,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Intranet),并接入到Internet,测试信息则通过企业网与外部Internet互连。

因此,基于网络化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应为图1所示的多级分层的拓扑结构,即由最底层的现场级、工厂级、企业级至最顶层的Internet级。

而各级之间则参照ISO/OSIRM模型,按照协议分层的原则,实现对等层通信。

这样,便构成了纵向的分级拓扑和横向的分层协议体系结构。

图1网络化测试系统的分级层次化体系结构

在图1中,各级功能简述如下:

现场级总线用于连接现场的传感器和各种智能仪表,工厂级用于过程监控、任务调度和生产管理,企业级则将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测试系统集成而融为一体,实现综合管理。

底层的现场数据进入过程数据库,供上层的过程监控和生产调度使用,以进行优化控制,数据处理后再提供给企业级数据库,以进行决策管理。

网络化测试系统可以认为由底层的现场单元和上层的通信网络构成。

现场单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差别很大。

如智能传感器、执行器、智能I/O模块、智能仪表、测试仪器甚至计算机等。

为了能接入现场网络,它们都需要有相应的现场网络接口功能,一旦接入现场网络,它们即成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

企业级和工厂级网络一般采用高速以太网(FastEthernet),而现场级网络则有多种选择方案,如传统的RS-485(简单测试任务情况下)、专用的现场总线(Fieldbus)以及通用的以太网(Ethernet)等,因而也就有基于不同现场级网络的测试系统。

现场级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测试系统的性能,因此,应根据测试任务和要求、现场测控单元类型、性价比以及后续的技术支持和维护等综合考虑。

上述网络化测试系统的分级层次化体系结构是一种开放的全分布式结构,现场单元具有自治功能,可以直接相互通信,使得测控功能分散化,并缩短了信息通路,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和可靠性。

各级之间也可运行不同的网络协议,通过Gateway(这里指通用的通信控制器)进行路由选择和协议转换,实现异构网络的可互操作性(Iinteroperability)、互连性(Interconnection)和互用性。

2.基于现场总线的测试技术

九十年代以后在北美和欧洲兴起的面向工业测试现场的现场总线技术(Fieldbus)[1]在国外已得到很好的应用,这主要因为其本身就是服务于现场的专用总线,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特殊要求,如总线供电、本质安全防爆等,并提供有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

当然,各种不同的现场总线在性能上有所不同,如CAN总线主要用于离散控制系统,Profibus主要用于过程控制,HART用于一次仪表,而基金会总线FF和LonWorks则可适用于各种应用对象。

国外许多公司都推出了具有现场总线接口的传感器、执行器和各种智能仪表,更推动了以太网控制系统(FCS,FieldbusControlSystem)的应用[2][3]。

但是,底层的现场总线与上层的以太网互连时,必须经过专门的网关设备进行协议转换,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网络通信效率。

而且现场总线带宽一般较低,对要求较高的实时性场合难以胜任。

此外,由于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共存,未能实现统一标准(以后也难以统一),加之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依赖进口的价格因素,在国内的应用并不多。

3.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测试技术

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内外利用业已成熟的以太网技术,对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测试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5][6][13],国外对现场级高速以太网的研究则大约始于1997年。

尽管对以太网测控系统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认为应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现场总线发展的方向。

原现场总线厂家如FF(FoundationFieldbus)、Profibus、ControlNet等都在组织研究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总线协议,其中,基金会现场总线H2(FoundationFieldbusH2)标准引人注目。

另外,1998年底成立的美国IAONA组织(IndustrialAutomationOpenNetworkingAlliance)主要研究以太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正如文献[4]指出的,“以太网无处不在”(EthernetEverywhere),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各级网络。

3.1以太网测试技术的优势

采用以太网作为工厂底层的现场级网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首先,由于以太网技术成熟,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丰富的以太网产品如10M/100M集线器、交换机,接入设备的以太网卡,互连设备的网关、路由器、网桥、中继器等可以直接选用。

另外,以太网比现场总线具有更高的带宽,而且还可以较容易地升级到100M甚至1000M高速以太网,其可靠性也较高,因而底层网络可以采用不可靠的UDP协议通信,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效率。

将现场以太网、企业内部网Intranet与Internet集成,非常方便测试系统的维护,因为连接在底层以太网的智能仪表等具有即插即用(PnP)功能,而且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直接操作它,从而通过FTP、SMTP、HTTP等真正实现远程设置、远程测量、远程控制、远程校准、远程故障诊断和远程报警等,真正实现测控网络和信息网络的无缝接口以及测试系统的远程操作。

另外,以太网测试技术可以及时吸取以太网技术的最新成果,从而促进其发展。

3.2以太网测试技术的实时性

尽管以太网的突出优势,还是有人提出以太网不适合于现场级网络的反对意见,这主要是针对以太网在工业控制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关于以太网测试技术的实时性研究,可以见诸国内外的大量报道[7][12]。

确实,由于以太网采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CSMA/CD的非确定性,不能满足响应时间的严格实时性要求,但采用交换式以太网和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应用要求。

实际上,实时性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应根据具体对象加以分析,确定真正所需要的采样时间,以兼顾网络性能(QoS,networkQualityofService)和控制性能(QoP,controlQualityofPerformance)[9],比如,若采样时间较快,可以提高控制性能,但是由此产生的数据量则很大,加大了网络通信负荷,降低了网络性能,而网络性能的下降最终又影响控制性能,甚至使整个测控网络瘫痪。

因此,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非常重要。

实际上,对于一些高速测量场合,由于试验过程非常短暂,一般由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将试验数据存储下来后,再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一个50MHz采样的高速测量系统,若分辨率为8bit,如果要实时传输,则将产生400Mbps的数据流,即使是一对一的网络传输,其要求的网络带宽也要高于400M,这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也不存在绝对的实时测量。

而对于工厂自动化,一般为较低速的闭环测控系统,以太网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

3.3以太网测试系统的安全性

以太网测试系统开放性也带来了安全性问题,由于通过Internet可以直接操作底层以太测控网,应避免其从Internet上的有意或无意的攻击和破环。

考虑到以太网测试系统的分级结构,其安全性设计也应是分级进行的。

首先,测试网是企业内部网的子网,受企业网保护,企业网则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隔离,其次,在工厂级和现场级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

用户身份验证、密码、过滤技术、实时监控等。

另外,对于远程的数据传输,一般则需要经过数据加密处理。

3.4嵌入式TCP/IP应用

基于以太网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关键是,首先要设计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现场智能仪表,国外这类产品已较多,而且针对分布式测控系统中的智能仪表、智能变送器也有专门的接口标准,即IEEE1451[12]。

将集成了以太网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接口芯片与智能仪表的CPU接口,即可赋予智能仪表的以太网接口功能。

而国外一些大的公司则往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