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1146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实验探究,讲练结合

六、教学用品

1、天平、砝码 

 

2、制作PPT课件

七、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图示导入 

2.引出等式 

3.探究性质1 

4.出示性质1 

5.练习与巩固

6.探究性质2 

7.讨论并出示性质2 

8.练习与巩固 

9.课堂小结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或依据

课堂引入

图示引入

师:

天平右盘放一个质量为10kg的圆柱体a,左盘什么也不放,天平会出现什么状态呢?

要使天平平衡,那么天平左边应该放一个质量为多少的小方块b呢?

此时你们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平衡吗?

a=b,这是一个等式,那么等式有什么性质?

它的性质又有什么用途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等式的性质。

(板书:

等式的性质)

观察,思考,说出天平处于的状态。

预设:

处于右边下沉状态;

b=10kg

a=b

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天平秤,通过天平处于的平衡状态引出等式 

a=b,从而引出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能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又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

让学生从中体验学生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新课学习

1.探究等式性质1

复制一张天平图,将其中一图作为参考对象,另一个图进行操作变化。

如果在天平左边加上一个质量为10kg的小方块c,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需要进行什么操作?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添加演示。

) 

师追问:

你能用一个数学等式来表示这个操作的过程吗?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等式。

从a=b到a+c=b+c,等式两边分别进行什么变化?

等式有何变化?

在第二个图中,如果右边拿掉小方块c,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左边需要进行什么操作?

你能用等式表示这个操作过程吗?

等式两边分别有什么变化?

等式有没改变?

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两个过程吗?

如果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两个小方块c,天平依然平衡吗?

请你写出相关的等式。

反馈结果,说出等式两边的变化。

一个圆柱体的质量为a,一个小方块的质量为b,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的关系吗?

如果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b,等式是否成立?

右边也要同时加上一个质量为10kg的小方块。

学生观察演示过程. 

学生思考,并回答:

能。

a+c=b+c 

思考,并说出变化。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c,等式仍然成立. 

左边也拿掉小方块c。

思考并说出等式,预设:

a+c-c=b+c-c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c,等式也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c,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在纸上写出等式。

学生代表反馈等式,并说出 

等式两边进行的变化,等式是否成立。

成立。

通过天平左右两盘增减小方块数,将抽象的算式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发现新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本环节教学思路始终围绕着:

天平——等式——比较等式间的关系——归纳等式的性质,这样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再将具体事物抽象化,符合一般的认知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2. 

概括并出示性质1 

通过上面的操作活动,你能说一说等式有什么性质吗?

(先由学生试着说,再由教师出示结论,一起读一读) 

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性质1:

加减性质)

学生先独立尝试,再由两名学生代表说。

学生一起读一读。

圈一圈、画一画关键词。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加减性质。

通过操作途径来发现等式的加减性质,将抽象的算式具体化,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通过操作活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练习与巩固

一、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结果仍是等式。

(1)若4x=7x–5,

则4x+=7x

(2)若3a+4=8,

则3a=8

(3)如果x-3=2,

那么x-3+3=

二、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结果仍是等式,并说出依据。

(1)如果2x+7=10,那么2x=10-____;

依据:

(2)如果5x=4x+7,那么5x-_____=7;

(3)如果a+8=b,那么a=______;

答案:

一、

(1)3x

(2)-4(3)2+3

二、

(1)7;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减去7

(2)4x;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减去4x

(3)b-8;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减去

1.学生先独立完成题目;

2.反馈:

集体校对,典型错 

3.误呈现,分析原因。

4.说说运算的依据。

通过及时的练习对所学新知进行巩固和深化,在练习中,要求学生说出计算的依据,帮助学生巩固等式性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说理能力。

3. 

探究等式性质2 

如果天平右边的圆柱个数变成原来的2倍,左边的小方块个数为几个?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比较从a=b到2a=2b等式左右两边分别进行了什么变化?

等式是否依然成立?

讨论:

等式两天同时乘以或除以3,4,或者是b,等式是否仍然成立?

2个 

a*2=b*2 

分别乘以2,等式依然成立。

学生讨论。

反馈:

也仍然成立。

本环节先让学生根据前面研究的成果及积累的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判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形式, 

又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性质2进行讨论和交流,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合作与交流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本性质中的乘数或除数不为0,大部分学生不容易发现。

通过交流,让学生之间有个相互补充的机会。

4. 

讨论并出示性质2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说一说等式还有什么性质吗?

教师引导:

在做乘除法时有一个特殊的数你们想到了吗,它是谁?

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0行不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互说。

是0. 

引导学生排除特殊情况0,从而更加全面而严谨的概括出等式性质2:

乘除性质。

排除0的原因:

1.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没 

有价值了。

2.因为0不能作除数,也没有意义。

那么,这个结论应该怎样说更准确、完整呢?

(学生试着说,教师出示结论,全班一起读一读) 

性质2:

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除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性质2:

乘除性质)

除数为0 

没有意义。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新的 

结论,全班一起读一读结论。

1.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说说左右分别进行什么变化,根据性质几。

(1)若3x=-9,那么x=__

(2)若-0.5x=2,那么x=__

(3)如果4x=-12y,那么x=,(4)如果-0.2x=6,那么x=

第一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答案:

-3。

性质2

第二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5,答案:

-4。

性质2;

第三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答案:

-3y。

性质2 

第四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2,答案。

-30。

2.判断对错,对的请说出根据等式几?

错的请说出为什么。

1、如果x=y,那么x+1=y=3()

2、如果x=y,那么x+5-a=y+5-a()

3、如果x=y,那么2x=2y()

4、如果x=y,那么()

5、如果x=y,那么()

6、如果x=y,那么()

第一题错,根据等式性质一,等号两边应该加同一个数;

第二题对,根据等式性质一;

第三题错,根据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应该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第四题对,根据等式性质二;

第五题错,根据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题中没有说名a≠0;

第六题对,根据等式性质二。

通过及时的练习对所学新知进行巩固和深化,在练 

习中,要求学生说出计算的依据,帮助学生巩固等式性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说理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何收获?

学生回顾

及时小结课堂所学内容,提高记忆力,同时也为后面的练习教学打下基础。

十、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猜想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猜想是学生感知事物作出初步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一旦做出某种猜测,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与所学的知识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