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0881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二.教学的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如何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且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二)教学难点

生活是数学教育的中心,只有将所学的数学只是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感受到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1)三角形的稳定性

a.问题情景: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建筑工人叔叔在建瓦房的时候,会将屋顶弄成三角形;

人们在制造自行车的时候,会把自行车的框架做成三角形,还有为了固定天线,大人们会给天线一条拉线,而拉线与天线、地面恰好也形成一个三角形。

为什么呢?

同学们有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为什么是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或其他的呢?

b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并探究结果(提问个别学生)

c老师跟学生一起探究结果:

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木框、四边形木框和五边形木框,分别请三名学生上来拉动三个不同的木框,感受三个不同木框的变形性。

d请同学说说生活中其他一些关于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

(2)身高问题

A情景引入:

相信同学们看过不少关于侦探破案这类的电视,也相信不少同学会很佩服侦探们推断能力。

有时候,电视上会有这样一幕:

×

侦探看着现场罪犯留下的脚印,估量了一下,然后自信的说出了罪犯的大概身高。

我想这个时候同学们肯定被侦探折服,其实道理很简单,它用到了我们数学中的比例知识。

b拿出准备好的米尺,分别请三名同学上来侧其脚底长和身高,并将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c请同学们利用测得的数据计算三名同学的脚底长跟身高的比例

d老师分析结果:

一般人的脚底长跟身高的比大约是1:

7,所以一般情况下知道一个人的脚长可以大概知道一个人的身高,同样知道一个人的身高也可以推出一个人的脚底长。

E还有在我们身体上除了脚长和身高有比例关系外,我们的拳头和脚长也类似的关系:

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跟脚底的长度的比大于而是1:

1.

F总结:

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好处,到商店买袜子的时候,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圈,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

当然同学们不大相信的话,可以回家好好量一下,不过会存在误差的哦。

(3)总结

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的会运用到数学知识,小到买菜做饭,大到各行各业的高科技研究,这些都离不开数学。

在这里,老师在举一个例子:

比如某个城市要绿化,假设这个城市就是我们雷州市吧。

绿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能同学们会这样想,绿化嘛,不就随随便便中几棵树就行啦。

其实不然,绿化也是要用到数学的。

首先我们要考虑绿化的面积,同时还要确定每棵树之间的间距,然后还要预计树木的数量等一系列数学问题。

再如城市要新增汽车,但汽车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也要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之后才能确定应增加的汽车数目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

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

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

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二)探索新知

(1)提出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

有一天,妈妈在厨房烙饼,小明注意到,妈妈每烙一张饼用两分钟,正反面各一分钟,而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然后小明在想,妈妈要烙三张饼,那最快几分钟能烙好呢?

怎么烙最快呢?

提问:

请同学们帮小明想想解决方案

(2)先让学生思考,并提问两位同学,在黑板记录两位同学的答案及方案。

(3)师生一起探讨答案和方案

得出结论:

要用3分钟:

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

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

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第二课时)

(二)生活应用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很多生活中隐藏的数学影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发掘更多有趣的数学咯

(1)打折问题

A新年快到了,很多商场为了吸引顾客,都会打着降价打折的旗号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假设现在有四家商店都又优惠活动,具体如下:

杭州百货大楼满300元送135元礼券;

银泰百货满300元送150元礼券;

解百满300减100;

杭州大厦则实行七五折销售。

这时候妈妈很想去“血拼”一场,但是看到这么多家商场又不知道该家哪家比较划算,这就为难妈妈了,那么现在是时候到你们来帮妈妈排忧解难了

B鼓励学生用方法来思考(提示:

用同样的钱,妈妈可以买到多少钱的东西呢?

又或者算一下各商场的优惠幅度是多少)

C分别请三位同学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如果方法一样,再请方法不一样的同学)

D师生共同讨论黑板上的方案,并且对比不一样的方法。

1、杭州百货大楼满300元送135元礼券,优惠幅度是%,[135÷

(135+300)×

100%=%]。

2、银泰百货满300元送145元礼券,优惠幅度是,[150÷

(150+300)×

3、解百:

300元减100元,优惠幅度是%,(100÷

300×

100%=%)

4、杭州大厦的七五折销售就是优惠25%,(1-75%=25%)

(2)糖果问题

想必你们都爱吃糖果,那老师想知道,你们平时买糖果的时候是怎么买的?

一颗一颗买,或者几颗又或者称重的?

还是你们批发一大包一大包的买呢?

(提问学生)

假设现在市里新开了一家糖果店,这家糖果店的糖特别的好吃,(你们想不想吃)但是店老板有个怪习惯,他店里的糖果要么四颗一包,要么七颗一包,而且只论包卖,不肯拆包零售。

如果你去这家糖果店买糖果的话,哪些颗数的糖果买不到?

A学生思考(提示:

我们没买一包糖果,都是固定颗数的了,要么四颗,要么七颗,那就是说我们买的糖果都是四的倍数和七的倍数的和咯)

B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并请三个代表上来写出答案并做大概分析

C师生共同交流分析,得到结果

(四)请学生讲讲着两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